放弃修真,我要当生活玩家
作者:nrikus | 分类: | 字数:81.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67章 吕大善人
“我话还没有说完,请大家稍安勿躁。”
李久这时候开口,众人第一次这么给面子的安静下来。他示意徐谷芽过来,她今天是充当无名前辈的。她一露面,头顶那盏琉璃珠灯投射下来的光就将她整个人衬得飘然若仙,高人感十足。
她对着底下的散修门说:“我是鉴定师,这些功法秘籍都出自我手鉴定过,并未掺假。其中低阶和中阶大家都可自行兑换,高阶功法需得为散修会做出贡献,或者贡献同等级的功法,可以兑换,绝无虚假。”
李久插嘴:“没错,只是这些功法秘籍来得并不容易,如今能用贡献兑换,也是为了提升大伙的修为,多给普通散修一些机缘。也因此,日后若是散修会要是有了麻烦,我希望各位会内的兄弟姐妹们能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咱们这个老乡会一直顺顺利利的开办下去!让咱们散修永远有个可以依靠的地方!”
他的话情感充沛,此时又是大棒又是红枣,底下众人也感动的热泪盈眶,纷纷喝彩。
高阶功法暂时只能当个胡萝卜,鼓励大家贡献自己手上的资源换,而不是直接用贡献点换。饶是这样,其他人也半信不信。他们是混社会的老江湖,不可能一句话就听着跟圣旨一样。
徐谷芽也不着急,她缓缓说道:“关于这些功法是否真实,各位若是有疑问,尽可指教。”
说罢,就有人跳上会场中间,在场是以堂屋格局,两侧扶手椅,挨个往后排坐,留出中间的空位。他这么一跃而起,跳过了两三排椅子到她跟前,一手负在身后,眼睛死死的盯着徐谷芽:“阁下姓甚名谁,我怎么从未见过,你说你是鉴定师,哦,那可否鉴定一下此物?”
说着,他就从手中举起一枚破损的玉简,众人定睛看去,发现表面已经损毁了不少,还是被人修修补补粘在一起,很难看出什么。
徐谷芽微微一笑,也是高人范十足,对着旁边的伙计侧了侧头,对方立刻举起托盘,示意来人把玉简放过去。
在刚才一眼,她就听到系统播报:“是否花费100点录入《玄符箓》?”
再看过去,系统提示“破损的玄符箓玉简”已经分辨不出痕迹。
她微微一笑:“玄符箓,不过已经破损,怕是无法辨认上面的符文痕迹了。若是你有心修复,还是找一些专业的符师看看吧。”
说完,她已经选择确认,把玄符箓给录入之后。才看向震惊的来人,对方喃喃自语:“怎么会,这可是我太奶那边家传....。”
他突然一个箭步上前,语气非常激动:“鉴定师,你能不能帮我介绍一下修复的符师!拜托了,这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
徐谷芽:“咳咳,稍后再说吧。”
好不容易把人安抚住,剩下人的人,看到她只看了一眼,就认出了玉简的来历,也都信服了七八分, 加上她自己显露炼气十层的水平,也足够震慑其他人。
除了玉简功法这个大福利,众人对于这次兑换榜单已经是非常满意了。很快就有人开始咨询下个月的活动任务了。李久也满意这个效果。等会议结束,众人离开。他对着准备离开的徐谷芽问。
“我去还是你去?”
“吕家?”徐谷芽略微思考,就见他递过一张帖子:“前几日,对方送来了一顶玄晶炼丹炉,天阶。”
“这么大的手笔,所求应该不小吧。”李久之前说给她弄一只炼丹炉,也是寻了好久,但都比不上天阶的炼丹炉,这已经是一些大师水平的炼丹师用的了。
两人匆匆收拾了一番铺子,叮嘱伙计后就去赴宴了。
吕家老宅子还不是在石泉城,而是在赵山。
这次去的直接御剑。徐谷芽打算回去就在这内城的宅子里弄个温泉,系统制作需要500红石,就能弄出一个纯天然的温泉池,她觉得还挺划得来的。
这么想着,两人坐着凤凰船一路到了赵山,此时叶明星稀,乌鸦在头顶吱呀乱叫,粗噶的声音让徐谷芽不由得皱紧眉头,等落地,看到远处偶尔一星半点的灯火,是几乎看不到人烟。
在这里生活久了,就要习惯半里地看不到一户人的情景,她见此,也不免叹了声:“当时若是赵山县令没走就好了。”
齐山县令虽然人家贪财,可办事也是办的,当初拉着她留下来重建,也是花了老大功夫了。如今这乌纱帽戴的也安心。就是赵山之前的县令,跑的比打车还快,朝廷的指令没下来,他们就半夜跑了。
后来来的县令路上被流窜的山匪给杀了。
现在还是个无主地带,听说有土匪之后,附近不少人都搬走了。
等二人走到一扇门门口,看到大门上,被灯笼映照的纹理,徐谷芽感叹:“这吕大善人一家看来也是有些仙族底蕴的,就连门口都雕刻着祈福的符文。”
说完,门口的仆从微微躬身,他们进去后,就听到悠远的丝竹乐曲,从二楼阁楼上隐约传来,斑竹叶投下细碎的金光,头顶像是白昼一样亮堂,丫鬟仆从的身影将这个宅子衬得如同热闹繁华的都市。
“这位就是徐仙师吧,久仰大名。”人还没进去,就听到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传来。徐谷芽抬起头,看到几人正靠近,看样貌,除了出声的那人三十来岁,其他都是四十多岁。她立刻说:“不必客气,吕老爷。”
“里面请,早就听闻仙师大名,之前还去买过砖石,不知道仙姑喜欢经营这些俗物,我这样的俗人也该早些拜会仙姑,这几年尤其家里的子侄都在外求学,便也少出门走动。”
“贫道也曾听过吕家大名。吕大善人修桥铺路,施斋济贫。在村里称颂。”
“哪里那里。”
吕大善人年纪四十多岁,待引入席间,一片屏风后面罩着几盏鲛油灯,透过2米多高的绣屏风隐约透过来。他见徐谷芽感兴趣,就说:“这鲛油点燃后,灯火格外刺目,需要用轻纱罩两层以上,才好用来照明。”
“光这一样,就花费不少吧?”
李久咂舌问完,席间一愣,随后就爆发出笑声,但那也不似嘲笑。
他们看着明亮的光晕之外,那些笼罩在暮色中明明灭灭的模糊人影,干脆闭上了嘴。
吕大善人拍拍手,席间有婢女给他把杯碟重新替换了。接着又有几盘菜撤下来。吕家一次宴席,耗费的菜品就有三四十样,之前那些算是开胃菜,后面才是正餐,宾客不必全部吃完,只浅尝辄止。
“听说李仙师在城里走动,最近散修会也渐渐有了名头,想必仙师也是年少有为。来来来,老夫敬你一杯。”
“这酒可是赵山独有的太岁酒。”
“何为太岁?”
"仙师尝尝便知。"
徐谷芽知道李久爱喝点小酒,早就从他嘴里听说过赵山有个格外会酿酒的老头,听席间的人解释,那老头就是吕家人。曾经早年受过吕家恩惠,给他们当了下人,后来因为偷盗被赶了出去,仍旧靠着吕家这门酿酒的手艺做小生意。
听了这话,席间不少人都斥责酒贩子借着吕家恩情贪得无厌。唯独吕大善人摆摆手道:“无妨。不过两家有渊源,他愿意卖酒,也就由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