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西汉搞建设

作者:刘珊珊 | 分类: | 字数:30.7万

第102章 回归

书名:穿越西汉搞建设 作者:刘珊珊 字数:3568 更新时间:2024-10-21 14:15:26

平心而论,司马谈堪称君子。

虽然……他对太史令一分而四有些意见,但那都是人之常情……

作为一个师从天官唐都和《易》学家杨何的小贵族,司马谈近日观测那浩渺的星空时似乎有所感悟,结合他对《易》的研究,他觉得,本次攻打匈奴正是冥冥之中有所注定……

或许就是上天的警示!

当然,迷信天象也是此时风气,司马谈儿子《史记》里记载天象也很多,长星(类似彗星)出西方,然后七王之乱,荆轲刺秦王前,白虹贯日。

作为一个深受汉恩的忠诚大臣,司马谈觉得自己应该勇于为皇帝谏言……当然,作为史学家,他也懂别人多半是利用自己,然而,他又何尝不是利用别人保护自己呢?

司马谈出列,先是谈了些让人听不懂的天文历法,结合《易》,给出了匈奴近期不可战胜的结论……

为了皇帝,也为了大汉,他也只觉得近期匈奴不可战胜,说不定哪日天相变了,匈奴就可以战胜了呢?

刘彻耐心地听着司马谈讲了半天,他深感无奈。

这司马谈是个老好人,自己不讨厌他,不知道怎么被卫昭盯上了,非要加几个太史公分权。刘彻倒是没什么不可以的,当作哄卫昭开心了,就安排上了。

现在看来,他很怀疑,莫不是这司马谈此前对鼎有什么看法,和卫昭讨论天相历法了?又因为过于啰嗦,得罪了这个女人?

刘彻在上面发散思维,司马谈在下面侃侃而谈,其他人昏昏欲睡……

卫昭在旁边听着,觉得心里感动,莫非,这位是来给刘彻挽尊的?知道刘彻要输了,就怪天文……这可真是大忠臣啊,自己不应该戴有色眼镜看他们家,虽然他们家在史书里暗搓搓地说弟弟坏话。

其他人听得也是无语……他们想干掉公孙兄弟和那卫青来着,你这说不适合出兵是什么意思?跑题了啊……

司马谈终于发完言,卫昭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已经不记得他开始说了什么了……居然忘干净了……

其他大臣跳出来打补丁,弹劾公孙兄弟浪费大汉米粮,没打胜仗。

卫昭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这才是正常画风。

刘彻也很满意,但是面上故作犹疑:“这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如何要处置……”

又有人跳出来:“我大汉虽然米粮多,但没有一粒米粮是应该浪费的,还请陛下下定决心,严惩公孙兄弟。”

这就不得不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了……这些大臣不知道李广输的更惨……对与李家交好的人而言,这就很尴尬了……

卫昭一边感叹刘彻心黑,一边跳出来:“陛下,此乃无中生有啊。将士们为国出征,流血流汗,陛下可不奖,可轻罚,但若是重罚,试问,谁还敢为大汉向北出征呢?”

请原谅卫昭跳出来刷李家和武人的好感……刘彻免李广的心思那么坚定,总有人要填补李广离开后的空白……那么,这时候,自己跳出来,后面好顺理成章地保李广,混点好感,弟弟接手军队也就容易多了……若是被程不识什么的接手了,自家不就亏大了?

卫昭很喜欢程不识等人,但是这种领兵大事,还是让我弟弟来吧……

现在自己不是刘彻的老婆,也没给他生儿子,弟弟不是外戚,少了份用人唯亲的理所当然,还是要从其他部分弥补下……

朝上又吵闹了许久,总归是在皇帝的犹疑中没有下结论……

几日后,边境传来急报,李广所率领的大军全军覆没,仅李广一人逃回。

朝野哗然……大家觉得公孙敖已经很离谱了,没想到李广更离谱……

李广为人豪爽,大汉就推崇这样的风格,他在世族中很有名望,愿意保他的可不少,可大家前两天跳的太过了,这猛然转弯还是有点难。

当然,这和卫昭没什么关系,她更关心自己弟弟怎么还不回来。

而被卫昭惦念的卫青,此刻带着七百匈奴首籍,刚刚回到大汉。

卫青副官是跟着他许久的兄弟,面露难色:“唉,将军,我们虽然到了龙城杀掠一番,但归根到底这收获实在太少了。万人才斩获七百,还不如上次马邑,咱们偏师几千兄弟,也足足斩获了几百,这次实在不能看,不知道陛下会不会……”

卫青也有些黯然,他出身低,心中也是有一口气,希望自己能为家里争光,不给姐姐丢脸,然而四路大军齐发,如此鲜明对比,自己就算是去了龙城又怎么样?往大了说,龙城是祭祀之地,意义重大,但说到底也就只有七百斩首……

然而按照自家在朝中地位,捧得人少,踩的人倒是颇多啊。

一群人忧心忡忡地回到边境,守城军吏不敢随意开门,城墙上掉下来了一个箩筐,箩筐里正是本城的县吏。

看穿着,这些的无疑是汉军,县吏还是认真地核了信物,确认真是汉军后,才示意开城门,然后小心赔笑:“各位大人勿怪,代郡、雁门传来消息,我汉军大败而回,我们边郡都在加紧防守。”

随后,这县吏又奉承道:“我上谷大幸啊,迎来了将军,不仅没有败军之忧,还有许多斩获,真是恭喜将军了。”

这人说的也没错,这兵败不能只军官的责任,大家只要涉及到,多少都会牵扯些……

这些边郡的县也苦,本来户口就少,除了面临匈奴寇边,还要承担汉军出征的劳役,大量征召民夫,转运粮草马料……

这游击将军卫大人取得战果,他们多少也有些功劳,如何能不高兴?

卫青身边的一众军汉神情恍惚,似在梦里……

刚才说话那人更是宛如梦游:“其他路……败了?”

卫青突然警醒,刚才只说了雁门代郡,没说云中啊……

“云中那边可有消息?”他姐夫怎么样了啊?

县吏倒是没有面露轻视,他也是消息灵通之人,知道这出云中郡的轻车将军与眼前这位有些关系:“轻车将军那一路并未遇到匈奴人,已经返回了。”

卫青神色一松,难得有了点好心情。

他的副官又开口道:“那咱们这700斩首,岂不是本次唯一的收获了?”众人皆是无语和暗喜,只有那县吏陪笑道:“正是,正是啊。”

很快,卫青那路回归的消息传回长安,天子……大喜。

万事最怕比较,如果单卫青一路出征,有这个斩获,刘彻定是不满意的,但跟其他人比较起来,刘彻就十分满意了……

卫青还没回来,刘彻就下令,封卫青为车骑将军,赏赐了大量的财货。

拜访卫昭的人也多了起来……大汉人还是很喜欢投机的,有利益就凑上去,没利益就跑远点。

别看卫昭此前折腾的挺热闹,她到底是个女人,此刻卫青被封车骑将军,家里才真的显赫起来。

卫昭看着一箱箱的财物被抬到家里,倒是感慨刘彻的大方和诚意,都不等卫青回来就赏赐,可见是如何看重。

卫昭还在暗暗高兴,弟弟此生终于摆脱了外戚身份,不会再有人酸,进而用这个身份来攻讦他了。

她其实最怕的是,在这件事上,历史突然失去了原定的轨迹……

看着这许多财货,卫昭有些犯难,不知道如何给弟弟置办产业的好。自己弟弟并不在乎这些东西,若是没人帮他操办,别大手大脚都花掉了……

既然弟弟立功了,卫昭便可以把战争结果告诉大姐了。长期派人阻隔消息也不是个事……战败姐姐会担心,没有消息姐姐一样也会担心啊。

卫昭带了义妁去公孙家,以防万一,又把弟弟立功,李广、公孙敖损失惨重的事情讲给大姐卫君孺听。

然后又说到姐夫只是没遇到匈奴,本人未受伤,朝野内也没人说要拿他怎么样什么的,刘彻亲口说不会罚他。

幸运的是,卫君孺果然接受度良好,也没有动胎气,心情还很不错。

弟弟立功,可能比丈夫立功对女人还好些……

难怪这几天公孙家的人似乎又恭敬了许多呢……

卫少儿也很高兴。

虽然夫家落败了些,走了下坡路,但是陈家毕竟是开国的功臣,祖上阔气过的,很多族人还是很傲慢的,还是有许多人看不上自己出身,也不喜欢自己带的儿子。

弟弟出头了,卫少儿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终日带着笑。

去病是个叛逆的孩子,看到母亲多少有些小人得志,忍不住吐槽;“姨母是侯爷,受陛下信重,舅舅是将军,杀到了龙城,母亲就不能建功立业一番,给我个好点的出身?”

这番望母成凤的发言让卫少儿柳眉倒竖,大骂去病不孝:“真是岂有此理?你这个兔崽子自己不求上进,日日把家里弄的鸡飞狗跳,今天居然催起你老娘来了?”

去病高傲地仰着头:“那母亲去和舅舅说,让我入伍,我去封个侯回来,到时候母亲不仅是侯爷的姐姐,还是侯爷的母亲。”

他随后小声嘀咕道:“舅舅总嫌我小,还没有车轮高。”

卫少儿懒得理这小子,就没一刻是安生的。突然,她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你舅舅,这次能封侯吗?”

去病得意道:“曹襄说的,能的,他可是陛下的外甥。陛下已经在给舅舅拟封号了。姨母已经是长平侯了,需要另行为舅舅选择吉利的字号。”

母子俩便畅想起来,卫少儿在畅想未来的显贵,去病在畅想自己跟着舅舅驰骋草原的样子……

哎呀,姨母是文学大家的。

虽然她自己不承认……此前写了一本豪放诗词集,大家都说是因为舅舅出征,姨母感慨于弟弟出征写出众多佳篇,自己若是出征,定然也要死缠烂打让姨母也为自己写一本的……

之前自己也想着舞文弄墨来着,姨母说她朋友写了一首词赋嘲讽自己,什么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怎么都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啊……

莫非,自己得做些好大事,让大家知道,他去病也是武勇的很……

嗯,勇冠三军的。

卫青带领大军返程,却在路上遇到了一个老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