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西汉搞建设

作者:刘珊珊 | 分类: | 字数:30.7万

第75章 玻璃

书名:穿越西汉搞建设 作者:刘珊珊 字数:3602 更新时间:2024-10-21 14:15:26

“什么?居然有人胆敢向匈奴走私铁器?”

刘彻听到大行令王恢的汇报,惊讶地从直接站了起来。

王恢冷静地点点头:“是这样的。今日,臣在雁门马邑的的旧识名为聂壹的商人来寻臣,与臣提及了此事。其是个商人,在当地有很多人为他办事,其中有些人说,当地官府的一些人在偷偷向匈奴出售一些铁器。”

刘彻勃然作色:“这是资敌。朕下令管控盐铁,也不只是为了钱,这些人是哪来的?”

王恢回复道:“这个他也不知道,只是听说有这个事。”

刘彻逐渐恢复冷静,这事没有的话最好,有的话必须要严惩。

卫昭说,锦衣卫有监察百官的功能,看来还是有道理的,自己在雁门人手不足,出了如此纰漏,不得不说,有人力监管不足的原因。

这些边地人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走私?

刘彻想的还要再深些,他提出盐铁官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些个不知道收敛的,比如巴蜀的卓王孙,已经被他收拾了,还有一些隐蔽他毫无头绪。

铁器出售给匈奴算是资敌,但如果没有出售给匈奴呢?会不会再来一次七王之乱?

高祖分封同姓诸王诚然是无奈之举,但隐患至今还在,真是让人头疼。

刘彻也不是没有信任的武官,比如李广、程不识他就还是信任的,不然也不能调回来做卫尉守卫宫廷,但是,他不能只有这两人可用。

比如现在,原雁门太守程不识,是他被调离岗位后居然闹出这种乱子?

刘彻忍不住眯起眼睛打量眼前的王恢,看到他恭顺的样子,心里揣测着他的意思。

王恢,这是要请战?

如果,他真的有军事才能,也不是不可以啊,起码这人都是支持自己的。但是武将不能给太多信任,毕竟,这些人的功勋是和军事挂钩的,给了太多信任难免会为了立功而夸大其词。我大汉刚和亲了,送了钱和女人,短期内开展,似乎有点亏啊。

算了,还是再问问专业人士。

刘彻马上安排人去寻程不识来大殿议事。

王恢冷静地看刘彻派人去寻程不识,倒是并不惊慌。虽然程不识的军功、名气远胜于自己,但担任长乐卫尉后,不如自己自由。

而竞争太尉,必然是需要立功的,这武官立军功不可能不离开这长安的一亩三分地。

李广也好,程不识也好,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况且,皇帝把李广和程不识调回长安,多半也是觉得这两人在边郡戍守日久,在当地势力颇深,怕威胁到皇权。

这样看来,自己这样的草根、后起之秀还是有优势的。

程不识很快到了未央宫,这位老将心思缜密,颇有几分宠辱不惊的气度,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份气度,让其成为了大汉最坚实的盾。

面对皇帝对边郡的质疑,程不识半晌没有说话。

刘彻等了一会儿,有些不耐烦了,道:“这事你怎么看?”

程不识恭敬道:“臣在雁门时并不知晓此事,不过以臣对边郡豪族的了解,此事并非无稽之谈。”

刘彻沉着脸,不做声。

就是因为不是无稽之谈才让人生气,雁门乃北方屏障,他对雁门的掌握这么差吗?

投靠匈奴也不是个新鲜事,韩嫣的祖宗不就投靠过嘛。

这年代也没什么很强的民族观念,匈奴啊,汉啊都还好,河北人赵佗不也跑到南越去建国了嘛。

看刘彻生气,殿内的两个人更加小心了。

这时,王恢突然出声:“陛下,臣以为,这对大汉来说,未必不是个机会。”

刘彻掀了掀眼皮,哦,我大汉走私铁器给匈奴,对我大汉还是个机会啊。

王恢继续劝说道:“匈奴和边郡勾结颇深,如果我们用计引诱匈奴主动入汉,再关门打狗,行那马陵之战之事,说不定能给予匈奴重创,断其臂膀。”

刘彻大为意动。

马陵之战嘛,孙膑诱导庞涓深入,然后在树上刻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果然中计,被孙膑伏击,死于马陵。此战后便使魏国元气大伤,奠定了齐国东方霸主的地位。

读过书的基本都知道这个典故。

“具体说来听听。”

“喏。这个来寻臣的马邑大户聂壹自荐,可以沟通匈奴,骗匈奴来马邑城,到时我军可在马邑设伏,一举拿下。”

刘彻犹疑地看着程不识,程不识斟酌了下,缓缓道:“马邑确实是个设伏的好地方,如果计策成功,确实可以重创匈奴。然,此计变数太大,还望陛下三思。”

王恢看到刘彻和程不识似乎并没有明确地反对这个计划,不由大喜,然后继续劝说道:“匈奴人贪婪成性,又向来小觑我大汉,我大汉正可利用这个机会,给予重击,扬大汉国威。”

刘彻思考了下,觉得也不是不行,便许下大朝可以讨论此事。

刘彻上次被董仲舒坑的挺惨的,想了许久,还是觉得要跟卫昭通个气,便又去了上林苑,并让卫青带卫昭过来。

亲政后,皇帝的时间少了很多,不能像之前一样在外鬼混,天天游猎了,刘彻觉得还是有点可惜的。

卫昭带着大汉科学院最新的研究成果来拜访刘彻,刘彻对这新鲜的成果很是好奇。

“这是丹珠?怎么是无色的?”刘彻拿着玻璃,觉得挺有意思的。

玻璃公认是埃及最早生产的,传入中国的时间颇有争议。卫昭发现,自己所在这个大汉,居然也是有玻璃的,似乎是这帮炼丹术士炼丹时的副产品。

自己此前刚好招了一批炼丹术士做科研,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惊喜。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卫昭挺高兴地,拿着玻璃看了半天,倒是术士们吓了一跳,连连提示卫昭:“侯爷,丹珠可不能吃,有人吃过丹珠,流血而死啊。”

卫昭无语了,我看起来这么傻?随后她也明白了,这东西是炼丹的副产品嘛,炼丹本质上是为了吃,所以吃玻璃似乎还是挺合理的……

她只能在下属面前装作虚心纳谏的样子,连连应下。

现在,轮到卫昭在刘彻面前装了。大汉忠良卫村姑严肃道:“陛下,此物不可服用。”

轮到刘彻无语了,他忍不住嘲讽卫昭:“这还用你说。”

卫昭嘿嘿一笑,然后开始解释:“臣此前不是给大汉科学院招聘了一批炼丹师嘛,想着看看能不能通过冶炼过程的调整,改良武器来着,然后他们炼丹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

“一开始不是这个颜色的,有次,一个炼丹师偶然加入了些金属,熔炼后又加了些木炭什么的,居然炼出了无色的,臣预感这个东西可能有用,便让他们继续冶炼,然后就逐渐变成了无色的,就是此物。”

刘彻好奇道:“此物有何用?”

卫昭解释道:“发明这个东西嘛,靠的是灵感,发现了之后可以慢慢找用处。臣觉得这东西可以塑形,怪有趣的,就让人做了几个铁模板,塑造了三个形状。陛下拿的算是普通的,各处厚度都一样嘛。”

随后卫昭拿出了凸透镜和凹透镜:“这两个就有意思了,一个中间厚两边薄,一个两边厚中间薄。”

刘彻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卫昭,吐槽道:“你还可以做一个其他模具,你不是喜欢兔子吗?你可以做个兔子形状的,然后给自己弄个玻璃兔子。”

随即他暴躁道:“这到底有什么用?”

卫昭委委屈屈解释道:“用处可大了。陛下请看——”

卫昭又从布袋里掏出了一个放大镜,和一个写着小字的纸,讨好道:“陛下看看,是不是字大了一点?”

刘彻来了兴致,试了试,还真是大了,他觉得十分有趣,便不想还给卫昭了。

卫昭也不介意,作为生产者,她更怕客户不买单,而不是客户不把小样还给她。

“老年人上了年纪,看不清东西,有这个东西,老年人看东西就清楚多了。”

刘彻有些无语:“母后视力还好,用不上这个。”

“陛下,这当然不是为太后准备的,太后身体康健,几十年内估计用不上这个。臣只是听闻陛下至孝,时常怀念太皇太后,痛心于太皇太后视力不好,便想为天下老人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派人研发了这个……”

刘彻定定地看着卫昭,心里想的是,你可真行啊,多亏祖母视力不好,不然朕束缚岂不是更大?不过,祖母死后还能给朕刷一波名声真是太好了,朕最近刚好想收拾田蚡呢,又怕太后说朕不孝,朕如果孝顺祖母,想来太后也不敢说什么了。

刘彻长叹一声,哀伤道:“长平侯懂朕啊。”

卫昭感动道:“陛下纯孝,此物,不妨叫窦氏镜好了。”这是生怕大家不把这个镜子和皇上的孝顺联系在一起啊。

刘彻想了想,道:“理应如此。”

演技点到为止嘛,两人一致跳过了这个话题。

“陛下再看看这个——”卫昭拿出了一个单筒简易望远镜。

“陛下请看,这是两个窦氏镜做的……有奇效哦……”

刘彻矜持地接过,然后透过镜筒一看,远处地景观清晰地映入眼帘,他猛地站起,又试了试,忍不住失声:“这……”

卫昭得意道:“便于侦察啊,陛下,我军可以配上这个。”

刘彻也想到了这点,不过,他想的更远……

自己刚打算对匈奴动手,卫昭这边就献上此物,他确定王恢和卫昭没什么勾连,莫非是上天要他对匈奴出兵?

卫昭可不知道刘彻在想什么,献宝道:“陛下,此物有用啊,看得远,我叫它望远镜,我们可以多生产一些窦氏镜,这样谁也不知道我们在准备军备,而需要用时,我们把仓库里的窦氏镜一组装,马上就来了新的军备,当真是神不知鬼不觉啊。”

刘彻心情大好,看到卫昭格外顺眼:“你说的很对。”

随后他把望远镜还给卫昭,倒没有自己留下。

卫昭有点纳闷:“臣这边再生产几个不难,这个不妨陛下拿回宫里把玩。”

刘彻摇摇头:“算了,这个你拿着吧,此物不比窦氏镜,近来不便于大规模生产,我把这个拿回宫,搞不好就被人注意了,或者被太后和皇后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