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西汉搞建设

作者:刘珊珊 | 分类: | 字数:30.7万

第34章 锦衣卫

书名:穿越西汉搞建设 作者:刘珊珊 字数:3647 更新时间:2024-10-21 14:15:26

说到大汉双璧大家,大家总下意识地觉得是卫青霍去病,但其实现在这个年代,虽然卫青很小,霍去病还只是婴儿,大汉依然有他的双璧——李广和程不识。

两人风格完全不同,李广训练部队以恩义相结,不重纪律,每位将领与他交情好,作战时,他的行军布阵采用自由的作风,不拘一格。程不识则相反,他是非常严谨的将领,将部队按照最严格的纪律训练,分成部伍,有职责明确的层级指挥系统,安营扎寨很有章法。士兵当然都喜欢李广,但卫昭更欣赏程不识,不只因为他的不败战绩,而因为他治军严格,颇有后世……的影子。李广更像是赌国运,卫昭不喜欢这种赌的方式。再加上确实因为程不识驻守雁门,她老家平阳相对安定,也算是受其恩义,卫昭心怀感恩。

刘彻沉思,没有说话。

卫昭继续道:“第二个问题,是思想。思想上我们也得统一。陛下现在做的就很好,黄老之术过于无为而治,确实可以休养生息,但治理国家不能只算经济账,更何况只算经济账也没用,落后了就要挨打,现在积攒再多的财富也是为别人积攒的。我是平阳人,程将军驻守雁门关,故百姓愿意劳作,因为无匈奴骚扰,秋天时可以收获,我听闻其他匈奴出没之地,百姓稀少,不愿耕种,想来也是不想一年的努力白费。其实,匈奴也是人,并非不可战胜,但我大汉对匈奴没有大胜,就怕时间久了,民族也就没有信心了,再也不敢抵抗了。”

“第三,就是钱和用具。战争可是吞金兽,粮草储备、兵马铠甲,哪个不需要钱。装备的差异可以弥补人力的不足,我大汉如果士兵穿着铁甲,用铁刀铁剑,匈奴穿皮甲,用骨箭,谁赢谁输就一目了然了嘛。他们刀枪看过来,我们铁甲卸力,最多就钝痛一下,我们的刀刃碰他们一下,他们就大出血,这战争结果简直不用问了。”

卫昭两眼冒光,仿佛想到了什么好事,声音都亢奋起来,刘彻被她感染,也忍不住笑了,畅想起未来。

两个人高兴了一会儿,然后卫昭正色道:"我们得正视问题,现在可以韬光养晦,但是不能什么都不做,总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卫昭随手从桌子上抽过来纸和笔,写写画画,先写了个钱,然后又写了个铁字,字还没写完,刘彻就邀功道:“我已经下了旨意,不许盐铁私营。”

卫昭赶紧捧场:“陛下真棒,盐乃生财之道,铁更是战争必须,这两个国计民生的事业控制在陛下手里,真是万民之福。”然后她又有点担心,“可是,盐还是不同于铁的,没有盐百姓就活不下去了,陛下可要……”

“我当然不会因为赚钱不给百姓盐吃,我只是,咳咳,让那些盐商少赚些。”

卫昭开始鼓掌:“陛下大才,深谋远虑,卫某佩服。”

刘彻忍不住笑了:“你可不要奉承我了,听得怪难受的。”

听到这话,卫昭也有点不好意思,呵呵呵地笑了起来。

随即,卫昭又严肃道:“现在太皇太后顶在前面,未必不是好事,正好陛下可以在后方暗暗布局,迷惑匈奴。”

刘彻自嘲:“你这恐怕是丧事喜办了。”

卫昭摇摇头:“经商也好,打仗也好,治国也好,都一样,是要靠信息的,陛下现在的信息还不够呀。陛下可以暗中派人绘制匈奴地形图,收买一些匈奴人,战时做向导,配合地图和司南指路,不然到了草原上找不到匈奴士兵就贻笑大方了。”

刘彻颔首,表示赞同。

卫昭又提议:“陛下可以从民间再招募一些三教九流,收养一些孤儿,建立特殊军队,监察百官,引导舆论。”

刘彻道:“先帝在时就曾向诸侯国派出人刺探情报,我打算设置州府刺史,监督太守。”

卫昭摇摇头:“且不说陛下的精力有限,需要韬光养晦,在朝堂上不易轻动,就说这刺史的职责跟我说的就不一样。事实上,我想给这队人马起名为锦衣卫,但是后来又觉得不合适。”飞鱼服、绣春刀,多么帅气的装扮啊,但是目前汉朝这纺织水平和武器炼制水平,实在不忍心糟蹋这个名字。

刘彻倒是很喜欢这个名字:“如果你说的监察真的有用,就叫锦衣卫没什么不好的。”

卫昭叹了口气,心想你真是对我们大汉的服装制造水平没什么数:“那臣希望,锦衣卫配专门的制服,可名为飞鱼服,装备长刀,名绣春刀。”

刘彻点点头,这两个名字他也很喜欢:“可以依你,不过这锦衣卫有什么用?”

关于这个问题,卫昭有点犹豫,不知道是否应该如实回答。朱元璋时期,锦衣卫的职责主要有3个,其一,守卫值宿;其二,侦察与逮捕;其三,典诏狱。

这职权着实太大了一点。第一点倒是无所谓,皇上近卫嘛,谁来做问题都相差不大,卫昭看重的是第二点,锦衣卫与官僚系统独立,卫昭希望他们了解民间动向,起到检察院、监察委、纪委的职责,然而如果有了第二点职责,再配上典诏狱,抓人用刑定罪一条龙下来,和无法无天有什么区别。

虽然现在皇帝看着很是亲切,但自己绝对不能给他这种提示,鬼知道皇帝会怎么实操,她又限制不了皇权,最后结果大概率是大汉的司法就形同虚设了。

宁可要酷吏主持廷尉狱,也不能让皇帝用锦衣卫罗织冤狱。明朝后来都不得不通过设置东厂、西厂来监督锦衣卫。卫昭可不想在大汉听到这两个厂的名字,大汉不需要厂长!东汉的太监已经很跋扈了,西汉再搞出两厂,这画面未免太美了。

既然这样,不妨更像宋代的皇城司一点。

卫昭犹豫了下,说道:“锦衣卫直隶属于皇帝,也是皇帝亲卫,主要负责监察,帝王之下,皆可监察,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只要想管,都可以管,此外,还可以收集军情,策反敌将。”

刘彻皱着的眉头舒缓开,一开始是觉得管鸡毛蒜皮实在太掉价,但如果能收集军情策反敌将就真的很有必要了。

卫昭解释道:“谁掌握信息,谁就占有优势。”,她露出不屑的表情,奉承道,“那些人以为陛下在第一层,实际陛下在大气层。正所谓,我预判了你的预判嘛。”

什么第一层大气层的,刘彻又不知道卫昭在说什么了,他点点头,表示赞同:“我之前倒是想也有这个想法,只是还没做,倒是可以一试。”

卫昭赞许地点头:“现在做也是刚刚好。不过建议陛下也不要总用外戚,最好也培养一些自己的人手。”任人唯亲可不是好习惯,得尽量矫正下。

刘彻想到自己舅舅的反水,沉着脸应了。

“这么大的队伍养起来可不容易,但是又必须要养,否则陛下在所有的信息都来源于朝堂上那些人,很容易被蒙蔽。”

刘彻点点头:“是啊,他们都会蒙蔽我。三娘,你也有事情蒙蔽我吗?”

卫昭心虚了起来,她瞒得似乎更多。虽然她不对皇帝说实话,总在心里腹诽皇帝,变着法地拍马屁抱大腿,但是她确实是个大汉忠良。

刘彻看着卫昭的神情,明白了什么,有些不爽了:“你莫非有什么事瞒着我?”

那可真是太多了,不知从何说起,主要是说了也没用,卫昭不打算做无用功了。她想了想:“其实,我父之前找人给我看相,说我生在早晨,给我起了个名字,叫卫昭。只不过乡下人不喜欢这么叫,时间久了,大家都叫我卫三娘。”她目光诚挚,真的忍这个名字很久了。虽然女孩子也能取字,但是她也不晓得及笄后家里能给她取个什么字,而且还要一阵,她还不如现在说清楚。

“卫昭,”刘彻默念,随即笑了起来,“是个好名字。”

卫昭趁机拍马屁:“天日昭昭,陛下就是我的明主啊。我一定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彻只是看着她,心情愉悦地扬起嘴角,并没有说什么。

刘彻最后心情愉悦地离开天一书铺,回到宫中,然而他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就接到消息,赵绾、王臧在狱中自尽了。接到禀报时,刘彻只觉得大势已去,满心屈辱。赵绾、王臧性格刚烈,无论是为了祸不及家人而自尽,还是有人暗中动手杀害,这一切都表明了他这个做皇帝的无能,无法保住自己的下属。

刘彻想起了晁错和袁盎,身为太子,相较臣子而言,对权力的争斗更有代入感,晁错之死实乃无辜,实为代主受过,建议皇帝处死晁错的袁盎也只是替父皇说出内心的想法罢了。赵绾、王臧又何其无辜,一切,只是因为他这个帝王没有能力保住自己的人罢了。

刘彻头痛欲裂,但是还是迅速安排人,将被赵绾、王臧举荐来的申公以年龄大了为由,送回鲁国,以求保全。

刘彻觉得自己身体轻飘飘地,意识和身体仿佛分开了一样,宫人送饭,他蔫蔫地看了一眼,并不想吃,只觉得恶心到想吐,喉咙中也有血腥味。他正要继续休息,就听到宫人禀报,说皇后来了。

刘彻根本没有心情接见,然而今时不同往日,他已经一败涂地,只有蛰伏才能再起。而蛰伏……

刘彻挥挥手,允了皇后的探望。陈皇后进入正殿时,就看到皇帝整个人一副轻松的样子,看向她,眉眼含笑:“皇后今日怎么有空来朕这里了?”

皇后看到皇帝心情好,也放松了些,直爽开口:“陛下最近没去我那里,我来这边看看,是不是陛下藏了什么狐狸精。”

刘彻并没有不喜,只是调笑道:“那些女人谁能比得了皇后呢?朕最近只是忙着处理政事罢了。”他似是苦恼地叹了口气,“怎么政务越处理越多,都没时间去游玩了。昨日朕去游猎,差点摔下马去,真是……”他真情实感地说,“要是真摔下去可丢大人了。”

皇后深以为然,政务有什么好的,还不如陪着她。她宁愿皇帝跟男人厮混,反正男人也不能生,也不想皇帝跟后宫美人在一起。皇帝有没有亲子,皇后根本不在乎,不是她亲生的孩子,皇帝有了亲子更麻烦,大汉为了太子废皇后也不是没有,先皇后薄氏不也是也是太后家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