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西汉搞建设

作者:刘珊珊 | 分类: | 字数:30.7万

第20章 韩安国2

书名:穿越西汉搞建设 作者:刘珊珊 字数:3190 更新时间:2024-10-21 14:15:26

窦家已有日落西山之势,只是,大部分人看不出来罢了。

找引荐人,还不如选太尉田蚡,王太后更年轻,和陛下关系更亲近不说,田蚡为人贪婪,可以用钱来收买,比看重江湖义气的丞相魏其侯窦婴容易接触多了。

这次进长安,韩安国变卖家产,足足带了500金,便是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他大口喝下一碗水,下定决心,就田蚡吧。

突然,听到旁人在跟店家闲聊。

“店家,你这铺子够别致的,这伞很实用啊。”

“是啊,这是今年的新款,长平侯名下店铺卖的,很是方便呢。”

“长平侯?献神鼎那个?”

“是啊,长平侯真是个好人,她店里还会给小孩子起名,我家小孩便让殿里起名的。”店家一脸骄傲。

“你这泥腿子给你家孩子起再好的名字有什么用啊。”

“你这人怎么说话呢,长平侯店铺的伙计可说了,侯爷最喜欢说的话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我家么儿说不定就能发达呢。”

……

随从又低声道:“长平侯还真能折腾的,咱们在梁国就听到她搞出了什么纸,什么千字文。我家婆娘已经让孩子开始学了,还别说,这千字文确实有一套。”

韩安国拿着筷子的手突然停顿了下,侧过脸,看向随从:“你觉得我们去拜访下长平侯怎么样?”

随从面露不解,道:“当然可以了。长平侯到底是出身卑微,将军声名赫赫,去看长平侯想来她欢迎还来不及呢。”

韩安国看向随从,觉得他真是蠢笨,又觉得蠢笨是正常的,不蠢笨也不至于这么多年只在自己身边做个随从,然后无奈地深深地叹了口气。

然后看到官道上忽而尘烟四起,一队豪华的马车在侍卫的护送下路过,车上明晃晃地摆放着各色财帛,十分动人心。周围的百姓都停下手中的活计,盯着那运送财帛的马车,纷纷议论。

随从一脸羡慕,然后却用不屑的语气道:“这是哪家的暴发户,不知道财不外露的道理,这样明晃晃地运送钱财,也不怕被人抢了。”

韩安国再次无语了,决心回去就换了这个随从,梁国山高皇帝远,想什么说什么也就招致厌恶罢了,在长安信口开河,是真的容易项上人头不报的。

“这是陛下的护卫,想来和商鞅立木,千金买马骨一样,是替陛下征召人才去了。”韩安国十分羡慕,不知道这次被征召的人才是谁。

喝完茶,众人再次启程,路过护城河,便看到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少年在垂钓,用的也是大伞,老人仰卧在一个奇怪的椅子上,摇摇晃晃,十分悠闲,少年坐在小板凳上,一脸严肃地侍奉老人,两人似乎在低声交谈什么。

韩安国停下马来,定睛细看,然后迅速下马,将马交给随从,自己快步走过去,朗声大笑:“直公颇有雅兴,在此垂钓。”

原来,这一老一少,正是直不疑与郑青。

直不疑眯起眼睛,从摇椅上起身,定睛仔细打量,然后也笑了起来:“韩将军别来无恙?”

韩安国先前为了梁王来过长安几次,倒与直不疑有些许交情,如今两人都在野,偶然相遇倒也有几分亲切。

郑青恭敬地侍奉老师起身,韩安国好奇道:“这少年进退有度,莫非是你家的子嗣?”

直不疑显然也对郑青很满意,这个少年谦和低调,却又敏而好学,是个难得的好苗子,便捋须笑道:“是我新收的弟子,郑青。阿青,这位是韩将军。”

郑青便恭敬地行礼,把自己的小板凳让给韩安国,自己侍立在一旁,并不多说话。

韩安国也不客气,直接坐下,然后指着管道:“刚才这边有好大一队车马经过,直公可知是前往何地啊?”

直不疑笑笑:“御史大夫(赵绾)举荐了自己的老师申公,陛下闻才而喜,派人去征召申公入朝为官了。”

韩安国纳闷道:“申公?是鲁国那个搞《诗》的吗?那不是学儒的吗?”

直不疑轻笑:“当今的三公,又有哪位不是学儒的呢?”

韩安国恍然大悟,然后神色一凛,起身一拜:“谢直公指点。”

直不疑也起身还礼,口道:“不敢说指教,只是比韩将军住的离……更近一点罢了。”随后,他活动活动身子,看了看空空如也的鱼桶,笑道:“罢了罢了,看来老夫今日与鱼无缘了,”然后又打趣郑青,“看来你也过了令姐说的新手保护期了。”

韩安国听不太懂他们在说什么,只是在旁边沉默,又听直不疑道:“既然今天遇到将军,不妨一起回城吧,左右,我今天也钓不到鱼了。”

郑青沉默地收拾东西,将带来的东西放在推车上,自己推着车,缓缓地跟着老师和韩安国回城。老师不习惯别人伺候,姐姐发明了这些工具之后,老师便每次出门只带上自己,轻身出城,路上给自己讲讲朝堂中的人事,黄老之学的道理。郑青耐心地听着,结合着姐姐日常教导自己的东西,获益匪浅。

郑青学的越多,了解的越多,越拿不准姐姐的想法。按照老师地意思,当今太皇太后信重黄老之学,当今陛下却隐隐地偏向儒学,这道儒之争,已经隐隐浮出水面,想来只需要一点火星子,便能燃烧起来。太皇太后掌握朝堂,影响力深不可测,但皇上抓住机会提拔的三公却全是偏好儒学,如今更是学那商鞅立木,千金买马骨,通过大肆招揽儒学人才,隐隐为这个学派造势。上行下效,在庙堂之外皇帝的影响力还是远远超过太皇太后的,皇上便在忙于笼络这些人。

郑青觉得老师说的有道理,便偷偷跟姐姐讨论,姐姐却跟他说学派之争本质上是权利之争。当今陛下欲在边事上有所作为,然而太皇太后代表的保守旧势力并不愿意改变现状,具体体现就是坚持黄老之术,讲究无为而治,尽量不干预,尽量不干预便是边事上也尽量沿袭旧制,不求改变。黄老之术的超然让陛下动武的政治主张无法伸张,陛下当然会另选理念,改用儒学,毕竟儒学讲的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嘛。

郑青也问过姐姐怎么看学派之争,然后惊奇地发现,姐姐居然谁都不支持,反而推崇所谓“共”学。郑青一直觉得姐姐是有想法的人,但没想到姐姐居然想要开宗立派,当然,他会永远支持姐姐就对了。

目前,大汉的权利斗争还被学派斗争所掩盖,学派斗争又被外戚和朝臣的斗争所掩盖,而一切,又看起来十分和谐,其乐融融。姐姐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态度太坚决,不要做出头鸟,反而要做个墙头草。又感叹老师聪明,说当今的三公虽看起来身份尊贵又现在简在帝心,但没有一个会有好下场。

这话堪称大逆不道,但郑青却十分信服,觉得虽然姐姐又很多奇怪的想法,但大是大非上从来没有错过。

韩安国和直不疑边走边叙旧,倒是也不尴尬,两人只讨论居家生活,倒是默契地避开了朝堂。郑青不远不近地跟着,贴心地保持了一段距离,不敢将两人的谈话尽数听去。

韩安国不由赞叹:“你这弟子倒是进退有度,颇具直公年轻时的风范啊。”

直不疑不由笑道:“你我相识已晚,如何知道我年轻时的风范。”

韩安国有些尴尬:“此子性格敦厚,讷于言而敏于行,我想全大汉也找不出第二个如此像直公的人了。”

直不疑显是很满意,古代看重师徒关系,自从自己得知当日垂钓的乃是长平侯后,便隐隐觉得相遇并非巧合在里面。自己并不想再次卷入朝堂,便想对长平侯之弟敬而远之,然而长平侯并不给人拒绝的机会,自己只好收下这个弟子。而这段时间的相处,确实让直不疑很满意,觉得这个弟子着实符合自己的心意,真是收对了。嘴上却谦虚道:“也可能时家学渊源。”

韩安国道:“我正好奇,你这弟子是何出身?这朝堂中可并未有士族姓郑啊。”

直不疑轻笑,避而不谈:“你来时可见到那些桌椅板凳和雨伞了?”看到韩安国点头,又道:“纸张和千字文你也见过了?”

韩安国赞许地道:“纸与千字文甚妙。”

直不疑笑道:“这些东西便是他家的。”

韩安国有些纳闷:“据说是长平侯和韩家联手搞出来的?”

“正是长平侯之弟。”

韩安国沉默了下,又笑道:“倒也不意外,长平侯出身……弟弟性子谦逊点也不奇怪。”

直不疑摇摇头:“长平侯可不是个谦虚的性子。”

韩安国满脸狐疑,直不疑干脆道:“长平侯颇具才思,不如老夫引荐下?”

韩安国想了想,自己来长安也没什么目的,早一天晚一天倒也无妨,而且心中有预感,自己见长平侯或许会有不一般的收获,便点头应下。

直不疑唤郑青上来,简单地说明了情况,郑青行礼,便定下时间,明日在直不疑家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