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作者:卿卿是婕妤 | 分类: | 字数:86.2万

第360章 用专业人士

书名: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作者:卿卿是婕妤 字数:2231 更新时间:2025-02-04 04:59:56

一千万!

同意!

或者是不同意!

太子并不在意。

对他来说,燕国的相国是否屈服,远没有与清净寺的住持品茶重要。

古香古色的丈室内,一杯香茗,几句闲聊,足以让太子的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

最后再混上一顿斋饭,太子在住持的陪同下,心满意足的走出了山门。

回城后,太子直接返回东宫。

练字、用膳,随后又返回书房看了会卷宗,就早早的回屋歇息。

第二日,朝会!

徐王加九锡的议题,依旧是最重要的议题。

在内阁巧妙的引导下,大佬们浪费了一个多时辰,结果皇帝的决定依旧是再议!

这些都在太子的意料之中,他一言不发,就这么静静的坐在那里,看着一群老戏骨在金銮殿上飙起了演技。

散朝后,热闹看完,太子的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背着手慢悠悠朝东宫的方向走去。

邓侍郎跟在太子的身后。

“舅舅!”

今日阳光明媚,太子抬头,眯着眼看了看温和的金乌。

“下官在!”

在太子面前,邓侍郎一向都十分恭敬。

“你有没有听说过火药?”太子轻声问道。

虽然李朝带着东宫的侍卫早已在四周布下了警戒,青龙又跟在身边,太子还是不自觉的压低了声音。

“火药?殿下,那是什么东西?”邓侍郎有些好奇。

“你暗地里打听一下,就是那种放在罐子里可以炸开之类的——”

说到这里,太子一时语塞,摇头苦笑。

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描述。

一硝——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回忆,太子无比确信自己只记得这两个字。

邓侍郎应下!

虽然他也是听得一头雾水,不过作为太子最忠实的拥趸,他从来都不会质疑太子的指示。

“一定要保密!”太子又补充了五个字。

邓侍郎心中一凛,郑重应下。

回到东宫,太子直接带着邓侍郎前往花厅用膳。

寒风凛冽,一口热气腾腾的火锅,配上一壶上好的葡萄酿,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浓郁的舒爽。

“听说外城如今多出了许多火锅店?”

放下筷子,太子手持夜光杯,开口问道。

“是!”邓侍郎也慢慢的放下筷子。

“店里的生意,有没有受到影响?”

太子指的,是自己的火锅店。

“没有!不管开多少家,殿下的火锅店才是最正宗的!”邓侍郎表现得极为自信。

也十分得意!

太子微微一笑!

他心里清楚,自家的火锅店之所以不会受到影响,是因为牛肉和毛肚。

只有自己的火锅店,才能不限量供应。

没办法啊!

这就是特权带来的好处。

“今年的任务,父皇没有再提,估计是已经算完成了。不过,明年说不定父皇又要往上加。你抽空去找一下老刘,让他不要只顾着同安阳公扯皮,那件事也要抓紧。”

虽然是在吩咐,不过太子的语气十分温和。

“请殿下放心!”邓侍郎冲太子点头。

用完午膳,邓侍郎起身告退,打算回工部继续办差。

太子闲来无事,干脆将邓侍郎送到东宫的大门口。

邓侍郎受宠若惊!

看着邓侍郎远去的背影,太子突然心中一动,于是抬腿朝乾清宫的方向溜达。

一刻钟过后,太子出现在乾清宫外,请太监入内禀告。

很快,杜公公便出现在太子眼前。

入内、磕头,皇帝温和的命他起身。

除了请安,太子很少在其他时辰主动前往乾清宫,皇帝也有些好奇,开口询问。

“儿臣有一点心得,想向父皇禀报。”太子微微欠身。

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以示对太子的重视。

“父皇,内务府产业众多,如果按照正常的收益,不但能满足皇宫的开支和贵族们的分红,还应该有结余才对。”

“可为何内务府居然会沦落到举债度日?”

没想到,太子一张嘴就提出了疑问。

“你也认为刘云逸做得不好?”皇帝的语气有些意味深长。

一个‘也’字,让太子的心中突然提高了警惕。

“不!儿臣认为内务府出现赤字,同刘总管没有关系。”太子否定得十分坚决。

太子原本确实认为刘总管至少要负起领导责任,不过既然还有人在暗中攻击,他自然就要将刘总管撇清。

“说下去!”皇帝不置可否。

“两百余年来,掌管内务府产业的,都是宫中的太监。”

“父皇,儿臣以为,如果不是有内务府这块招牌在,那些太监会被商人啃得连骨头渣都不剩。”太子说得极不客气。

“不要一味的责备,说说你的办法!”皇帝没有丝毫意外的表情。

看来这些弊端,皇帝的心中应该十分清楚。

“将内务府的产业整理出来,交给专业的人打理。”太子的办法十分简单。

“你可知管理这些产业的太监,有多少人?”

皇帝起身,开始在殿内来回踱步。

“儿臣不知!”

“三千四百多!”

不得不说皇帝是称职的,这些数据张口就来。

太子心中一惊!

三千多的太监管理这些产业,难怪收益不高。

“若是将内务府的产业交给商人打理,他们又要如何安置?”

太子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知该如何回话。

在另一时空,只要补偿给够,公司可以随意裁员。

可是这些完全依附于皇宫生存的太监,要是被裁掉,就只有死路一条。

“想好要如何安置他们,再来禀告。”皇帝没有责备太子的冒失。

太子弱冠之年,就算极为睿智,可也难免会有思虑不周的地方。

这样的太子,显得更加真实。

太子告退!

出乾清宫后,太子看了杜公公一眼,随即朝角落里走去。

“老杜,是谁在背后打刘总管的主意?”

刚一站定,太子就问了起来。

“殿下,是敦郡王同安阳公!”

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杜公公的心里十分清楚。

“他俩什么时候好到这个程度?”太子十分诧异。

“敦郡王给陛下请安,正好安阳公也在。敦郡王提及此事时,安阳公表示赞同。”

“这么巧?”

对巧合,太子一向都秉持着怀疑的态度。

杜公公站一旁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