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作者:叶落潇湘 | 分类: | 字数:72.2万

第185章 王莽改制

书名: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作者:叶落潇湘 字数:3221 更新时间:2025-02-12 01:48:21

【公元4年。

王莽再次用之前的手段。

也就是让百官请封的手段。

让朝廷给他封了一个宰衡的称号。

这个称号是一个新创的称号,取自伊尹和周公,伊尹的称号是阿衡,周公是大宰。

所以王莽就从这其中各取了一个字,当做了自己的官职。

同年他又上书,要求国家弄了国营建造市场和国家仓库,也就是常满仓。

另外还建造了一万套住房,平时,这些房子给天下游学的学子住宿。

遇到天灾时,也可用来安置流民。

除此之外,他还网罗天下能人异士入京,也算是给这些人解决了工作吧。

到这一年的王莽。

他在大汉天下民众心中。

那就是一个治国平天下的治世良臣了。

朝廷之中的公卿大臣,再次向朝廷上书,说王莽如今的待遇还是太差了,配不上王莽。

朝廷应该还要给王莽加九锡。

上书之人足有九百余人,从朝堂,到地方的官员,基本都上书了。

于是朝廷就又给王莽加封九锡。

后世众所周知的假节钺,加九锡,剑履上殿等等一系列称帝流程。

就是从王莽加九锡开始的。

此时的王莽在朝在野,名声已经高到了一个顶峰。

但是,汉平帝在这一年也快十四岁了。

按照古人的计算,这个年纪也快成年了。

王莽之前对卫家做了什么,皇帝可是清清楚楚的。

而太皇太后,此时的年岁也将近八十了。

常言道,人到八十古来稀,谁也不能保证太皇太后王政君还能活多久。

老刘家的皇帝有多bug,王莽那是清清楚楚的,前有周勃,后有霍光。

那两人,再拥立新帝的时候,他们都觉得自己能拿捏新皇帝。

结果呢?

所以,王莽也怕成年的刘氏皇帝啊!

这时候他就得想办法换皇帝了。

次年,汉平帝重病,王莽向天祈求,能让自己代替皇帝生病。

这.......想代替皇帝生病应该是假,想代替皇帝,那应该是真了。

公元5年,十四岁的汉平帝死。

史书记载为病死,但在资治通鉴上,说是被王莽毒死的。

虽然很多人说汉平帝应该真的病死的,毕竟没有证据嘛。

但若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汉平帝很大可能是被毒死的。

并且从后面王莽立的新帝就能看出,王莽当时心中应该就有了要篡位想法了。

在汉平帝死后,王莽立奶娃子当皇帝。

这皇帝就是孺子婴。

咳咳,名字熟悉吧,大秦最后一个秦王叫什么?子婴!

王莽这篡位之心,算是表露出来了。

孺子婴,一个两岁的奶娃子。

连吃饭撒尿的管理不好,怎么可能管理一个国家呢?

于是,王莽就成了摄政。

年号,居摄元年。

天下称王莽为摄皇帝,也就是假皇帝的意思。

公元七年,天下各地出祥瑞,什么狐狸开口,王八背字,玉石刻字之类的祥瑞层出不穷。

所有祥瑞的意思只有一个,让王莽登基,大汉已经完了。

上天都在告诉天下,刘氏没气运了。

该他王莽上位了。

在这各种祥瑞的轮番轰炸之下。

公元八年,王莽正式登基。

新朝建立。

那年王莽54岁。

从安汉公开始算,到宰衡,假皇帝,登基成为真皇帝,一共历时八年。

王莽在做到宰衡之前,也就是50岁之前的王莽。

他心里是不是忠于大汉的,咱们不多说。

可他做的事情,绝对是能够在史书上留下浓墨一笔的。

后世之人最多猜测他有当权臣的心,有成为霍光的心。

但不会有人把他联想到篡汉去。

而在他登上宰衡之后,他的一切就是奔着皇位去的。

但是王莽在登上皇位之后,一切就变了。

他低估了世家,低估了刘氏,也低估了大汉当时的局势。

加上他是篡位登基,所有他想要开疆扩土,他想要功绩,他想要制定新的制度。

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的跟天下人说,西汉是真的没落了。

他取代西汉,真的是上天选择。

所以他登基之后,最先做的就是祸害四方蛮夷。

先是胁迫羌人把青海交出来,他在那里设置了青海郡。

加上之前被他改名的北海,南海,西海三郡。

统称四海。

另外,他将西域诸国,匈奴,高丽,南越等等诸侯国君主的称号,降低了一级。

之前这些蛮夷都被大汉打服了,可虽是俯首称臣,但人家还是国。

王莽却想着直接将他们变成侯。

这里面的问题是挺大的。

他们如果称王的话,那对于大汉来说只是小弟。

可如果接受了封侯,那就是儿子了。

结果,那就是打呗。

这是王莽对外的态度。

而对内。

王莽就是恢复之前的周礼。

天下土地归公,山川河流归公,不许奴隶买卖。

盐铁官营,修改币制。

加强律法,修改地名等等。

这玩意吧,那是实行又快又急,而且中间逻辑还有些冲突之处。

一时间,那是闹的天下沸沸扬扬。

其实若是按照王莽改制完全执行的话,对于百姓来说,那是有好处的。

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

可是,王莽的政令根本就通不下去。

他是怎么当的皇帝?他特么是依靠世家当的皇帝,他自己的王家,在之前就是天下最大的世家豪族了。

结果一上台就想废除世家利益?

所以他这个政令下去之后,百姓直接吃不起饭了,落草为寇者不知其数,什么绿林军,赤眉军,吕母军等等。

这还仅仅只是民间造反,刘氏诸侯造反的就更多了。

也就在同时期,天灾又来了。

百姓日子那就更不好过了,结果就是造反的更多了。

三年的时间,王莽的这新朝乱成了一锅粥。

王莽在这三年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与他之前当权臣时表现出来的能力。

完全就不像是同一个人了。

王莽表现成这样,真的是因为被夺舍了?

并不是,也并没有。

他那属实是被属下人忽悠飘了。

属下人让他篡汉,他是真信了,也真篡位了。

结果,之前那些忽悠他的手下,那些帮他各种请命的属下,一见王莽真敢篡位。

他们转头就走了,完全没有一点想帮忙的意思。

孔休,新都国相,汉哀帝时期,孔休就是和王莽共事的,后期甚至可以说是王莽的铁杆支持者了。

结果王莽篡汉后,孔休转头就走。

甚至在记载中,王莽请他当国师的时候,他是极其气愤,甚至还呕血称病。。

另外还有大司空彭宣,王崇,光禄大夫龚胜,太中大夫邴汉等等一众大官,在王莽篡位之后,直接辞官走了。

这些人,在王莽之前掌权的时候,能坐上这么高的位置,那就不可能不是王莽一派的。

他们不但是王莽一派的,还是绝对的铁杆。

可在王莽登基后,他们就和商量好了一样,没有丝毫留念的跑了。

这时候的王莽,那就跟被架在皇位上一样了。

少了这么多出谋划策的人。

再加上篡位登基,想要留个好名声就得有功绩,就得四处征战。

在这些事情之下,王莽的冷静,早就消失不见了。

这年,也不过才公元11年。

而昆阳之战的时候,已经是公元23年了。

天下已经崩的不成样子了。

王莽在那时,早不复之前模样,他的所谓四十万大军,也不过就是个笑话了。

但凡有点战斗力,也不至于在被刘秀击溃一万军队后,就四十万大军全散了吧。

注意,仅仅只是击溃,也就是说刘秀可能只是杀了几千人,就让四十万大军做鸟兽散。

百分之一不到了伤亡率,就让这崩盘了,可见战力之差。

所以刘秀这人,运气是玄乎了一点。

但和他对战的王莽,那也真不算什么气运之子。

至于王莽,那也真不什么穿越者。

他那就是没篡位经验,最后才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

至于土地改革,游标卡尺,还有超短裤,追杀刘秀之类,基本是巧合。

特别是追杀刘秀一事,那是因为,当时有一个诸侯的儿子叫刘秀,追杀的是那个刘秀。

和后面汉光武帝没有半毛钱关系。

真要是穿越者,要是穿越到古代,基本上不会去走篡位的路子。

神州篡位而建立的王朝,那下场基本是不怎么好的。

怎么说呢,迷信一点,那就是得位不正,是老天惩罚。

科学一点,那就是王朝周期论上面的事情了。

一个王朝,他在巅峰的时候,你不可能篡位成功。

而当这个王朝走向低谷的时候,王朝内部其实已经出了巨大的问题。

土地兼并的问题一定很严重了。

这时候你再篡位,那就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

这个烂摊子,你只能重新打一遍,重新打造一个摊子,才能持久。

你要是用几根新木头,替换摊子上的几根烂木头,哪怕你将这摊子勉强撑好,也撑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