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作者:叶落潇湘 | 分类: | 字数:72.2万

第66章 朱标:都是同行衬托

书名: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作者:叶落潇湘 字数:2713 更新时间:2025-02-12 01:48:21

看着负荆请罪的太子。

李世民一时间也不好怎么处理了。

李承乾是嫡子,还是嫡长子。

造反一事,如今也还没有发生。

可他又会在未来造反,甚至他还有可能在视频中,看到自己造反时的失误。

然后再加以改进,说不定下次的造反还真能让他成了。

即便是,太子真的在未来放弃了这种想法,。

可朝堂中的百官又该如何安抚?

朝中官员是拥护在视频中已经出现了的未来皇帝李治。

还是拥护他这个可能造反的太子?

这些事情都不好说,一时间即便是李世民,脑海之中也有些乱哄哄的。

“还有魏王。”

到最后李世民心中不由嘀咕了一句。

没错,他还有一个魏王,只是魏王心有些狠,若是将这江山交给他的话。

只怕李承乾一脉和李治一脉凶多吉少了。

“起来吧,去好好反思反思。。”

良久后,李世民也只是扔下了这样一句。

........

【以上的三位太子,要么是父子不和,要么是文武与太子不和。

那么接下来的这位,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朱标,大明所有人都认可的太子。

内定的明太宗朱标。

他和以上几位那是完全不同了。

由于朱元璋的出身,所以在朱元璋眼中。

马皇后那是媳妇,朱标那是儿子,其他的是后妃,是皇子。

所以父子不和这种情况,在朱标身上是不存在的。

至于朝中文武方面。

看看明史上在洪武元年,太子府是什么配置吧。

左丞相李善长是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是太子少傅。

常遇春是太子少保。

除了这三位之外,宋濂,刘基,汤和,杨宪,邓愈,康茂才、张兴祖,章溢,耿炳文等等。

这些全部都是朱标太子府的属官。

这阵容那就是老朱驱除鞑虏的全明星阵容了。

也就是说,朱元璋在打下江山,立了太子之后,直接就把自己的班底全部打包交给了朱标。

文臣武将那是一个不少呐。

这还仅仅只是洪武元年的阵容,到后面出现的胡惟庸,蓝玉这些那也都是太子一脉的人。

朱标要是登基的话,别说朱棣了。

就算是所有藩王一起联手,也不够朱标一只手揍的。

甚至可以说,在朱元璋时期,朱标要是想反的话,难度真不大。

朱元璋把这些班底全给了他,很大程度上,就有那么一点交班的意思了。

可能洪武前几年,朱元璋有点不放心,但在朱元璋处理了胡惟庸案之后。

给朱标铺平了路后,那基本就是放权了。

洪武四大案,其实是脉络很清楚。

胡惟庸案,那是皇权和相权的竞争,也是功臣集团过于猖狂,导致的结果。

这算是朱元璋为朱标铺路的一个案子。

而后面的空印案和郭桓案,这两个案子都算是处理贪污一类的案子了。

甚至这三个案子,后面多多少少那都有朱标的影子。

不说是朱标督办吧,但也差不多,你要知道杀的这些官员,那很多可是太子属官。

身为太子的朱标,那不可能没参与督办的。

至于第四个蓝玉案嘛,那就是朱标死后的事情了。

不过蓝玉那也是飘了,就他那作为,别说朱标死了,朱元璋要为朱允炆铺路。

就算朱标不死,蓝玉他也难逃一死。

他太狂了,要说他睡元朝皇帝的女人,那不算太大事情的话。

那他攻自家的城,疯狂在军中收义子的事情,可就太大了。

在军中收义子,那是谁该干的活?那是老朱才能干的,他在军中收这么多义子干什么?

就这两件事情,老朱之前没砍了他,那都只能说朱元璋仁慈了。

在朱标死后,蓝玉还不知道收敛,那不砍他砍谁?

可惜,朱标具备了一切登基的条件,然而寿元有限,最终死了朱元璋前头。

若是让朱标登基的话,大明在他手上.......恩......

这还真不好说,毕竟朱允炆跟着朱元璋也学了几年,最后却还是这么坑。

从朱标和朱棣的表现来看,朱元璋虽然肚子里没多少墨,可他教娃的水平那是真不低的。

而且朱高炽一开始那也是在朱元璋身边学习的。

这一个两个不好说,这三个都不错,那就说明朱元璋这教学水平很高的。

所以朱允炆那是真的废,若是朱标登基,然后再让朱允炆上位的话。

大明还真不一定就比历史上的好多少。

再说朱棣也真不错,朱标就是再强,也不见得就会比朱棣强很多。

恩,这位是真不好说。

其实这些后继之君开创盛世的,都不怎么好说。

比如刘据,李承乾,朱标。

他们三位或许要比后登基的皇帝能力强。

但是吧,人家都已经把盛世弄出来了,而他们却仅仅只是理论上的强。

这就有些不好比较。

但是像二世之君,比如大秦扶苏,隋朝杨勇,这两位要是登基的话。

那或许就有机会不让帝国崩溃。

恩,若是杨勇登基的话,隋朝是肯定不会二代而亡的。

隋朝这个朝代是最不应该二世而崩的。

隋朝和其他大一统皇朝,是有很大不同的。

因为得位的容易,隋文帝接手的帝国,其实就不弱了。

也没有经过太大的战火,就完成了一统。

而其他的大一统王朝,不管是秦,汉。

还是唐,明,甚至于宋,元,清三朝。

在第一代皇帝手上,局面都不是很好。

他们不是人丁少了,那就是内忧外患。

可隋朝不一样,隋文帝接手后,整个帝国虽然世家门阀不少,但整体上算是最好的。

而且隋文帝在位的时间也挺长。

二世皇帝该干的活,隋文帝基本都干完了。

一个开皇之治,那已经算大盛世了。

后期的隋文帝虽然有些昏庸,使得刑法严苛不少,杀了一些功臣。

但对于整个隋朝来说,影响并不大。

杨广登基之后,大业五年之前,就算杨广兴了些土木,出了些昏招。

可整个隋朝依旧算是盛世的。

所以隋朝若是杨勇上位的话,绝对不可能二世而亡的。

当然了,隋朝其实也算是最坏的,因为世家门阀遍布。

土地兼并问题可以说从隋朝建立,就已经很严重了。

二代之后,隋朝要是不出一个胆大的皇帝,估计也撑不了多久。】

........

网友【弹幕】:“朱标那是唯一一个,全体皇室,文武百官,黎明百姓,所有人都觉得他当皇帝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却没当上。”

网友【弹幕】:“洪武一朝,马皇后死的时候,文武百官哭的比所有皇子都伤心。

朱标死的时候,满朝文武,哭的比死了亲爹还伤心。”

网友【弹幕】:“马皇后和朱标死后,所有人都知道能救他们命的人都没了,他们哭的能不伤心嘛。”

网友【弹幕】:“朱标就是太仁慈了一点。”

网友【弹幕】:“朱元璋残暴:诛九族!

朱标仁慈:夷三族。

你说朱标仁慈?朱标那就是朱元璋的小一号。”

网友【弹幕】:“什么小一号,明明就是加强版,朱元璋文化水平低,官员还能糊弄一二,朱标那就是一个有文化的朱元璋。

砍人一点不手软,办过案,打过仗,下过乡,读过书,见识广,想糊弄他,那得拿命糊弄。”

网友【弹幕】:“朱标:我的仁慈,那都是同行衬托,感谢老爹,感谢老弟,要没你们两个动不动九族十族的狠人,我也弄不来这仁慈的名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