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五零:四岁小岛妹,是个真香怪!

作者:明月滟 | 分类: | 字数:37.6万

第44章 目标是状元

书名:五零:四岁小岛妹,是个真香怪! 作者:明月滟 字数:2395 更新时间:2025-02-13 01:45:34

“不会赶海的岛民,不是一个好岛民。”

这是阿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徐木兰三天两头就能听到。

阿妈的嘲笑对象通常是阿爸——

连阿祖家在的九蛤村,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渔村。

大多数人家和拾贝村村民一样,世世代代都靠做海为生。

阿爸尽管生在山上,但从小到大可没少来九蛤村。

偶尔还会在这里住一段时间,陪翁阿祖解解闷,勉勉强强也称得上是半个渔家孩子。

可是,阿妈教他赶海,从两个人都是小娃娃,教到生出了她这个小娃娃,依然没能把人给教会。

根据阿妈的评价,阿爸的赶海水平真的稀烂,连村里四五岁的孩子都比不上。

从来都是凭感觉出手,毫无技术可言,到手的东西十有八九是靠运气。

还很容易碰到各种奇奇怪怪的小东西,哇哇叫着等阿妈来相救。

在阿婆家已经住了五六天,每天都要去海边和红树林里刷经验,自觉赶海技术突飞猛进的徐木兰代入了一下——

阿爸赶海的本事,连她和阿哥都比不上。

毕竟,他们现在已经是超好超棒超优秀的岛民了!

不说别的,土雷一掏,就是二三十个,个个都跟阿婆的拳头差不多。

虽然没有大人拿铁耙扒来得多,但跟村里其他同龄孩子比起来,差距也不会很大。

阿嫲说得对,人啊,不管做什么,都是要讲天分哦。

没天分的话,就算学再久,不会还是不会。

哪怕最后成功入了门,也很难成精。

“学了那么久都学不会,这说明你阿爸生来就不是靠这个本事吃饭的。”

李三女听着外孙女的絮叨,笑出了一脸褶子。

才几岁的孩子,偏偏要装出一副老成的大人模样来。

成天不是这个说,就是那个说,张嘴一套一套的大道理。

她却觉得,不会做海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海边到处都是吃的。

但凡不是只肯躺着,要等东西自动掉进嘴里,人都不用担心被饿死。

反倒是读书识字算数,属于一般人根本就没机会学的东西。

而且,就算好不容易挣到机会了,也不一定能有本事学好。

真正能学好的,肯定不是一般人。

“有句老话,叫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阿爸现在就是信局会计这个状元。”

状元跟状元之间,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信局会计这个状元啊,绝对比做海状元高不知多少等。

“不对不对,阿爸长得哪里有舅舅高?他说不定比阿妈还矮一点点呢。”

徐木兰蹲在地上,学着阿婆的样子,努力用椰壳把土雷上的泥刮干净。

直到只剩下细缝和边边角角,实在是搞不定了,才让旁边拿着刀的舅妈接手加工。

“嘿嘿,行行出状元,那现在大家都是状元了,刮土雷泥的状元~”

刚从红树林里捡回来的土雷,把壳上的泥刮洗干净以后,就能直接放进锅里去煮汤。

那种又鲜又嫩的独特海味,绝对让人吃了还想再吃!

她要继续奋发,明天去掏更多的土雷回来,争取早日成为掏土雷状元。

文朝见被她的雄心壮志给逗乐了,拍着腿哈哈大笑。

“妚草,你怎么不说自己要做赶海状元呢?”

李三女用力杵了儿子一肘,还附赠了一颗大白眼。

“做什么赶海状元,妚草和妚松以后都是要做读书状元,出岛上大学的。”

女婿信芳打小就是个会读书的。

要不是因为时局乱了,绝对也能当个顶顶厉害的大学生。

好在如今太平了,这两个小的以后肯定能把当初的遗憾给补圆满。

如果可以,李三女也希望自家能出个读书状元,可现在看起来,怕是机会不太大喽。

信芳和妚大姐弟三个从小关系就好。

跟现在的妚松爱教妚风、妚劲念书背诗一样,他从前也经常教妚大他们读书认字。

结果倒好,妚大、妚二这两个皮猴,一听到书字就喊头疼。

这一辈的妚风、妚劲也没好到哪里去。

哥哥姐姐一念诗,就开始犯困打瞌睡,明明听故事的时候还精神得不得了。

想到这些事,李三女就觉得杵在旁边的儿子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嫌弃地瞪了一眼又一眼。

“诶嘿,这可怪不得我,谁让祖上没有传下来读书的本事呢。”

文朝见双手高举,拒绝被迁怒。

他当然知道读书好,也很用心地努力过。

墨水喝了,书也枕了,可就是学不进去,能怎么办?

还是姐夫阿妈竹伯姩讲得有道理,凡事都要看天分。

很明显,不管是阿爸这边的文家,还是阿妈那边的李家,都没有这个天分在。

“阿妈你别愁,妚风他们当不了读书状元,当个做海状元也不赖。”

李早春笑得憨厚又满足,她觉得现在的日子挺好,以后肯定还会越来越好。

再说了,丈夫的话也没错。

她和婆婆是同一个村子里出来的。

对于文李两家祖上的情况都很清楚,渔民、渔民、全是渔民,确实是没出过读书人嘛。

李三女被她说得一愣,也察觉到自己确实有些钻牛角尖了。

大概是最近天天看着妚松、妚草念书唱诗,心里不知不觉也多了些莫名的期盼。

她无奈地摇摇头,暗笑自己活了大半辈子,居然还没两个年轻人看得通透。

也对,读书人有读书人的活法,其他人有其他人的活法,有什么可纠结、可比较的呢?

“你们说得没错,是我想左了。”

她用头轻轻地顶了顶一脸懵懂的小孙子,又露了笑脸。

“我们也不差。有手有脚,靠山靠海,能吃饱,也能活好。”

不过,转头看到另外两个小家伙,她又板起了脸。

“你们不一样。有机会念书,就要好好念,能念多少是多少,知不知道?”

“知道。长大,考大学。”

徐木松认真点头,这是阿嫲从小就给他种下的种子。

他也知道,这是阿爸没有机会实现的梦想。

每回读书读累了,看看桌上阿爸的照片,他就会重新变得很精神。

有种两个人在一起学习的感觉。

“对,我和阿哥一样,也是要考大学的!”

徐木兰双手叉腰,豪气冲天地放着话。

阿婆说的读书状元,她要当。

不过,那应该是要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

她现在,连小学都还没去上过呢。

舅舅说的赶海状元,她也要当。

但是,现在同样做不了,要等再长大一些。

小姑娘一脸的坦荡荡,暂时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没什么不好意思讲的。

不只是她现在做不到,阿哥和表弟们也一样。

大家都要再过几年,等力气变得更大以后,才有机会向这个目标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