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大主播
作者:谢道清 | 分类:都市 | 字数:30.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5章 安处
夜静悄悄的。
丁修躺在床上,心想得窍之后,便是炼己境界。
炼已者,何也?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已持心。
心者,一身之主宰。
学道之士,万虑俱忘,一心清静。
《清静经》日,“人能长清静,天地悉皆归”。
日如何心得清?日谁令汝浊?
日如何得心静?日谁令汝动?
夫人迷一切事,本由自心,悟切事,亦由自心。
汝若不着切想,一切想亦不着汝。
不着不执,心自常清静矣。
曰念头动处频须扫,战退群魔育正阳。
又曰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止亦徒然。
“止念”二字,正是觅清静头路。
杂念既消,回光返照,无念之念,即是真心。
所谓浩月连天静,寒潭彻底清。
炼己到此,而丹道成矣。
丁修心想炼己是要止主自己的念头,一个人即便是坐在原地一动不动,他念头也是一直在动的。
人要想做到止念,是很难的。
要想做到止念,那就需要安处。
《天隐子》安处篇申明如何去除外在环境的“明、暗”对修炼者的影响,并进而提出修炼者应力戒“风、寒、暑、湿”四“邪”及“情欲”对人之影响。
所谓安处,并非指华堂玉宇,床宽褥厚的舒适之居,安处之要领在于“阴阳适中,明暗相半”。
“屋无高,高则阳盛而明多;屋无卑,卑则阴盛而暗多。故明多伤魄,暗多则伤魂,人之魂阳而魄阴,苟伤明暗,则疾病生焉。”
着者便把自己的住处设计成可以调节自然之明暗,从而使之对人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吾所居室,四边皆窗户,遇风即阖,风息即开;吾所居座,前帘后屏,太明则下帘,以和其内(映),太暗则卷帘,以通其外曜(耀)。”
安处不仅仅是对修炼者居室住处“阴阳适中,明暗相半”的要求,人处于天地之间,也要注意“天地之气有亢阳之攻肌,淫阴之侵体!”
“太多事虑,太多情欲!”
均会损害人体内元气之安定与平衡。
之所以保持自身及与天地间的“阴阳适中,明暗相半”,目的是“内以安心,外以安目”,“心目皆安”乃长生久视之前提。
丁修觉得安处,不只是居住地明暗的舒适,而是内心的安定与否。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节中一句话写到。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常人受哀乐等情绪的束缚,犹如倒悬,而摆脱了哀乐等情绪的干扰,便谓之悬解。
悬解即获得精神的自由。
不过,历代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悬解”又有不同的阐释。
据研究,这些阐释主要分为三类:
其一是以得“性命之情”即“适性”,来阐释“悬解”。
其二是用佛家的“空幻”观念来看待世界、理解生死,从而阐释“悬解”。
其三是站在儒学立场上,把“悬解”理解为高超的儒家道德修养境界。
丁修觉得悬解是精神上解脱,唯有精神上得以解脱,内心才能安处。
苏轼写过一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王巩在京期间,家中养有好几个歌女(侍妾),王巩案发后,其他歌女纷纷散去,惟有柔奴一人愿意陪伴王巩共赴宾州。
柔奴,复姓宇文,在众侍妾中最是眉清目秀、蕙质兰心。
宾州的僻远、路途的艰辛柔奴并非不知,但是她毅然选择与王巩一同踏上了前往宾州的道路。
王巩与柔奴一起在宾州生活了三年多。
王巩在宾州泼墨吟诗,访古问道,柔奴则歌声相伴,温柔慰藉,催促奋发。
说罢前情,王巩又叫出柔奴为苏轼献歌。
苏轼乍见柔奴,觉得她愈发的美丽,岭南五年的湿热与风霜不但没有憔悴柔奴的容颜,反而让她更显妩媚清丽,生活显然是艰苦的,岁月如何能像她的笑容还有梅花的清甜?宾州该是他们的伤心地才对啊。
苏轼转头向柔奴,问。
“在岭南生活一定很艰苦吧?”
柔奴笑着回应: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没想到,一个柔弱女子,面对逆境竟如此豁达,他大为赞赏,立刻挥毫写下这首诗。
这首词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并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在美。
这首词风格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
丁修觉得柔奴口中所言,“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一句话,便是安处的精华所在。
其实,人活在世界上。
很多人,都像是一条没有系绳的船。
往前,不知何处是终点。
往后,再也回不去。
人生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在遭受现实的坎坷,磨难、风浪之后。
会感受到自己宛如沧海一粟。
渺小,无奈、无助。
内心无处安放。
没有一块净土,来容纳自己的内心。
这便是这人生的悲哀。
人抽烟。
喝茶。
听音乐。
……
都是为了求宁静,心安。
却又得不到心安。
人所有的苦恼,都是在欲望和现实之中,找不到平衡。
一颗心,不得安定,才是最可怕的。
各种烦恼,杂念滋生。
永无止境。
精神内耗。
活在过往的荣光里。
活在那些令自己不痛快的事情中。
不断纠结,挣扎!
久而久之,心如浮萍,漂泊无依。
心如无根之草,枯萎死亡。
尤其是,人在遭受巨大打击之后,会颓废,一蹶不振。
这就更需要心灵安处了。
丁修认为安处,不只是一个人所处安静的环境,而是一个人需要一块栖宿心灵的净土。
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有的。
内心有了一块净土,才能安处。
活在当下,安之若命,是一个人最为可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