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散王爷独宠妃
作者:小丫鬟 | 分类:古言 | 字数:72.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4章 后续
当年沈知意是行走江湖的侠女,谢隽之是胸怀大志的栋梁,他们两人无论是身份还是地位都相差悬殊。
沈知意不可能让谢隽之放弃抱负陪她浪迹江湖,谢隽之也不会让沈知意舍弃天性和自由困在暗流涌动的锦城。
所以刚刚确定心意的两人都为对方选择了容忍,沈知意开始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谢隽之细心呵护她的本心不变。
谢隽之中了状元之后,带着沈知意回了颍川。正如坊间流行的话本所说,两情相悦的人受到了男方父母的阻挠。
谢隽之的母亲看不上沈知意的身份,三番五次地羞辱她,直言沈知意配不上她儿子。谢夫人想啊,她的儿子好不容易考上了状元郎,就算不做驸马,也应该在锦城娶一位容貌上乘家世显赫的千金小姐。
玉白苏听的提心吊胆,连忙插嘴问了一句:“那你和谢大哥是怎么改变了谢夫人的想法?”
话本里不仅写有情人被父母阻挠,还写他们因为各种误会分开。
玉白苏很担心沈知意会因此对谢隽之产生怨怼。
“她还以为谢隽之是三岁小孩能任由她控制决定,实际上谢隽之早就羽翼丰满,谢夫人拿谢家威胁他,他便直接与谢家脱离关系带我回了锦城。”
每每想到这些,沈知意都会感慨她看男人的眼光也太好了。
从颍川回到锦城,谢隽之开始了他短暂的仕途。次年五月,春意盎然的时节,谢隽之和她成亲了。
成亲当晚谢隽之被灌醉了,回到新房以后就抱着沈知意说醉话。
他说阿意对不起,没能给你一个盛大的婚礼。
他说阿意阿意,让你受委屈了,对不起。
他像极了一个犯错的孩子,不停地叫阿意阿意。
他说阿意,我好爱你。
“后来谢隽之辞官,带着我离开了锦城。三年的时间,我们两个走遍了大江南北,最中意的地方还是小桥流水的江南,在那里住了小半年。”
故事讲完,有情人终成眷属。
玉白苏的心受了触动,藏在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被轻轻拂动。
“嫂嫂,我能问你当年谢大哥为何要决意辞官吗?”
“能啊,”沈知意笑着说,“当初谢隽之新官上任,处理所有的案件都要求公平公正,不论对方是平民百姓还是豪门权贵,他都一视同仁。”
也正因此,谢隽之刚上任不久就得罪了许多人,但因为他很受皇帝的赞赏,所以即便朝堂之上对他不满的人很多,也只能忍着。
后来丞相的独子当街纵马,踩死了一人,踩伤了五人,其中两人重伤。
那身娇肉贵的公子哥被带到衙门的公堂上还不见悔改,贵公子的作风嚣张得很,一边让衙役给他搬个椅子倒杯茶,一边让亲随去丞相府取银子。
谢隽之问他当街纵马伤人,他可认罪。
丞相公子认的干脆,还说他已经让人回府取银票了,给那几个人分一分这件事就算结束了。
丞相老来得子,对他这个独子可谓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宝贝得很。是以养成了他刁蛮跋扈目无王法的性子。
在府里丞相宠着他惯着他,可惜了,谢隽之不是他爹,做不来这些。
谢隽之当即下令把公子哥打三十大板押进牢房,三日后午时斩首示众。
小公子当时就傻了,衙役来押着他上脚镣手铐的功夫,他才想起要挣扎。
“丞相的独子根本就没有脑子,谢隽之最恨他仗势欺人,他还说什么他爹是当朝丞相赶紧把他给放了,骂骂咧咧的十分难听。谢隽之直接让人堵住他的嘴,他一下就安静了。”
后来丞相府得了消息,丞相夫人听到斩首两个字就昏死过去,丞相则被气的脸色铁青。
当即让人随着他一起去衙门找谢隽之算账。
谢隽之早就料到丞相会来,茶都已经泡好了。
丞相开始还能压着脾气和谢隽之说几句软话,后来实在是被谢隽之油盐不进,软硬不吃的样子气的咬牙,直接就对他放了狠话,要是敢动他宝贝儿子一根汗毛,让谢隽之吃不了兜着走。
谢隽之云淡风轻地告诉他三十大板都已经打完了。
丞相一听三十大板眼前一黑,衙门的木板又粗又厚,衙役个个力气奇大,谢隽之又下了死令他们不敢留情,这三十大板打下去他宝贝儿子不死也要残了。
丞相气的掀翻了谢隽之的桌子,气势汹汹得拿着他的令牌进宫面圣。
听闻丞相一直跪在御书房门口痛哭流涕,求皇帝为他儿子做主。
轩辕冥无法,只能把谢隽之叫过来。
谢隽之来了,还带着丞相公子纵马行凶的证据一起来了。
轩辕冥脸色当时就变了,把文书扔到丞相脸上,让他好好看看!
没谢隽之什么事了,皇帝就让他回去。
结果第二日谢隽之就接到了圣旨,他升官了,同时另一层含义是让他把丞相公子放了。
丞相在宫中不知和皇帝做了什么交易,他儿子的命总算保住了。
饶是谢隽之很想把圣旨扔火里烧了也不能改变局面。
丞相公子无罪释放当天,谢隽之一纸奏章上书辞官。
轩辕冥不许。
谢隽之又上书请求辞官。
轩辕冥大发雷霆,把谢隽之叫到宫里骂了一通。
谢隽之心意不变,依旧坚定。
轩辕冥无奈,只好放他离开。
所有百姓都觉得状元郎该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谢隽之就带着沈知意离开了锦城。
临走之前,他把轩辕冥赐给他的银子全都分给了受伤的百姓。
后来谢隽之的辞官在锦城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说状元郎是得罪了贵人,也有人说状元郎是犯错惹怒了皇帝,无论哪一种传闻,百姓们说到最后都会表现一番惋惜。
谢隽之见识到了黑暗,所以选择放弃仕途寻找光明。
他走时,受伤的几个百姓拖家带口来送他,大声喊着感谢大人为民做主。
之后谢隽之辞官的真相被知情人一语道破,百姓们自发去衙门告丞相和他的公子,结果被官府派了衙役镇压,也因此不了了之。
“原来这就是谢大哥辞官的真正原因。”
玉白苏叹了一口气,心情很是复杂。
权力至上,强者为尊,仿佛公道和人心都不重要,都可以抛弃。
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丞相因此失了民心,轩辕冥手里就握住了他的把柄,在朝堂上打压丞相的势力,以此警示丞相莫要有不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