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公主刘相夫
作者:唯妙唯笑 | 分类:古言 | 字数:3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十二章 万里锦绣红尘里
尘世万千,岁岁年年,大多平淡如流水。曾经说过刻骨铭心的字句,不过只是如同万里锦绣里几缕针线、几笔淡墨。
人这一世,最为深刻的记忆,连起来不过就几个片刻。
花开盛宴,红颜易残,情到深处也易散。
而那一日,万国盛宴上红尘佳颜的幕幕回忆,只在人间徘徊游荡,此去经年。
万国宴即将开始,相夫安好坐于高台一侧幄帷帐中,只从缝隙里往外看着灯火通明,听着鼓瑟笙箫。
帷帐里点着沉香,丝缕芬芳,却抵不过帐外传入的悠悠芬芳,那是西域独有的熏衣香料。
各国使臣们带着进贡的珍品、瓜果、美酒,从宫门外的飞阁辇道,不断行入凤阙柏梁台。
传唤内侍一刻不停地高唱报着前来朝奉的西域各国名字:
焉耆、且末、小宛、戎卢、弥、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车、疏勒、尉头、温宿、尉犁、姑墨、卑陆、乌贪訾、卑陆后国、单桓、蒲类、蒲类后国、西且弥、劫国、狐胡、山国、车师前国、车师后国、车师尉都国、车师后城国,康居、浩罕、坎巨提、乌弋山离,三十四国西域使者前来觐见。
尔后,乌孙、大宛、安息、大月氏、龟兹、若羌、楼兰几个大国,从四处宫道缓缓步入柏梁台。此时,众国使者皆已入内,皇帝刘询领着皇后、太皇太后站到了高台,挥手向众国使臣,以表亲见问候。
随后,太子、公主、各郡县封王、郡主、嫔妃见礼,纷纷走出帷幄。
各国使臣行着各自的礼仪,在台下往凤阙两侧鞠躬回礼。
相夫低着头行礼后,略微起身,朝着台下看了一眼。穿着华丽,长相各异的使臣纷纷攘攘地站在高台之下的空地,四周的贡品堆如金山,满堂贵气,一派繁华昌盛的景象。
她再往后面瞧。只见最后站着一群西域美人,个个以纱遮面,身姿丰韵,直让相夫看得目瞪口呆。
最后一排,乌孙国右将军库尔察的夫人,也是解忧公主从汉室带去的女官冯嫽,陪同乌孙昆莫与解忧公主之女弟史公主,一同望向那十里华灯,宝树香花的凤阙柏梁台。
二十年了,曾经魂牵梦绕的汉宫,终于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再回首,早已物是人非,冯嫽感觉到了内心的颤抖。一眼望去高台阁楼上,那位帝君早已不是当年的陛下,皇后也不知换了多少,只依稀见着几个人,似乎有些面熟。
皇帝下旨为众使臣赐座。冯嫽陪着弟史公主,从台下一路走上高台,进入左侧座上歇息。她一路打量着,那些或陌生或有记忆的面孔,不断翻找着脑海中的记忆。
离得最近的常惠,她自然是再熟悉不过,那时还是翩翩少年的他,从西域一路护送解忧公主和她去了乌孙,又在乌孙国驻扎多年,一路扶持着解忧渐渐在乌孙国站稳脚跟。冯嫽向他微笑示意,又继续打量。
站在高台上的皇帝眼睛黑亮,清秀而俊美,只是面容过于苍白。他身边的皇后,年龄稍长,朴素端庄,只安静坐在一旁,眼里只盯着一旁的太子刘奭。
再往旁边几个大臣,她的印象有些模糊,依稀间觉得只见过魏相、丙吉等几个重臣,其余几个年轻些的臣子,已是没什么印象。
她又往自己另一边瞧去,只见一个身着华服的女子,妆容精致,黑发如瀑,肤白胜雪,眉眼如花,她有些惊讶,也很是欣喜,连忙拉着身旁的弟史公主瞧了去:
“快看,那便是公主的姐姐,相夫郡主。”冯嫽不由得感叹道:“实在是太像你母后当年的模样......”她看着相夫,想起解忧年轻时的模样。
弟史公主虽然是解忧的女儿,但长相更像自己的父亲——乌孙王翁归靡。而相夫与解忧血脉相连,因都是汉室宗女,更为相似。
冯嫽看着相夫,只觉得她比解忧当年多了一份英气,形姿更加风流妩媚,心里只禁不住的欢喜。
“姐姐?刘相夫吗?”弟史公主听闻,便抻着头去望,果不其然,那女子与自己的母亲有些神似,却更年轻美艳,“长得倒是不错,是个美人。”
弟史公主看了一会儿,突然发现对面有个戎装打扮的男子一直盯着相夫,只一瞬,她的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一般,感觉竟然漏掉了一次心跳。她指了指对面的男子,问:
“冯夫人,那个人是谁?”
冯嫽顺着她的手望了过去,只见一个青年少将,眉宇坚毅而深邃,身形魁拔,英气逼人。她竟然失声道:“霍........霍去病?”
弟史摇着她的手:“什么霍去病呀,我说那个人是谁啊?”
冯嫽摇了摇头,心想霍去病多年前已不在人世,那人绝不可能是他。可是那依稀间潇洒的身影,却是像极了她当年有过一面之缘,却过目不忘的霍去病大将军。
冯嫽心里细想,眼下朝堂上最得器重的年轻将军,唯有河东闻喜裴氏一族的裴盖将军之子,裴衡,便告知了身旁的弟史公主。
“原来他的名字叫裴衡。”弟史公主眨着长长的睫毛,笑着说道,心下已是芳心暗许。
皇帝召了众人落座,她们便端坐在侧,而其余的公主、郡主、妃嫔等都入了各自的帷幄内,放下了幔帘。
不多时,传唤内侍向众人报,由乌孙国使臣在御前献礼贡贺。
相夫坐在幔内,很是好奇,便让身旁的新燕偷偷掀了一点帘子。
一群浓眉高鼻的乌孙舞者,头戴红裘礼帽,身着金丝缕衣,抬着一个四方用纱帘遮住的轿辇,步入台前。
来自乌孙的乐师们伴着笛声,弹奏着琥珀思,舞者落轿,在四周围绕跳起了欢快而神秘的舞蹈。
渐渐的,一阵风吹来,恰好借着这阵风,纱帘掀起。帘幕中隐约可见弟史身着舞服,头戴面纱,抱了一个造型颇为奇特的乐器,半跪在垫上,如同骑着马。
她舞动指尖,拨弄着琴弦。独特的琴声如珠玉,伴着琥珀思奏乐,与笛声相合,,随着阵阵清风,一丝丝竟如入了众人魂魄般。
有些懂得音律的人开始议论:
那乐器叫琵琶,始造于乌孙,出自汉武帝时远嫁乌孙国的细君公主之手。乌孙人表演需在骑马时,于马上弹之。如今弟史公主半跪在垫面上,就在模仿马上弹琵琶的模样。
座下私语纷纷,听着琴弦声,有人不禁开始哀叹落泪,直想起当年远嫁西域,香消玉殒的汉室公主刘细君。
刘询听着声声琵琶奏乐,只觉似乎是从遥远的西域传来,乐声里带着阵阵寒意。如此温暖的初夏夜晚,他的心里却像极了寒冬夜里。
只觉得像是看到远嫁乌孙的相夫,独自站在寒天雪地里。
舞者将轿辇上的纱帘全数抽离,弟史公主此时站起身,玉指纤纤,取下了遮面的轻纱。
于是座下一片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