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汉公主刘相夫

作者:唯妙唯笑 | 分类:古言 | 字数:36万

第五章 花朝节会汉宫春

书名:大汉公主刘相夫 作者:唯妙唯笑 字数:1799 更新时间:2025-02-03 02:19:26

春天的长安城万物复苏,又是花朝节盛典前夕,边疆大捷,新后册封,连曾经的罪臣后人也得了赏赐。很多郡县和封地的官家贵族都趁着节日相约到长安城。皇宫上下也极其重视地上下打点。皇帝下了令,这次大典不仅是皇家的宴会,更邀请了重臣家眷一起庆贺。

节会的前一日,后宫颇为忙碌,而刘询偏得了半日清闲,在御花园邀请西域回朝的右将军——长罗侯常惠对棋品茗。

长罗侯一向不息宫廷繁琐的宴会礼节,又常年驻扎西域,刘询今日的安排让他觉得颇为满意。宫人摆了棋子,备下茶果,便立身在一旁无言随侍。

常惠年岁长于刘询,剑眉星目,萧萧肃肃,爽朗清举。他常驻在西域塞外,皮肤比中原男子略黑,亦因连年的杀伐征战,总是提着一股戒备之气,比同年岁的人多了一份意气和精干。

且刘询近日心情大好,一直拉着他闲聊国事家事,也让他更安了一份心想再提提月前上奏为得结果的事。

刘询执了黑子,正要落棋,复又收回,笑颜看着常惠:“长罗侯今日,势必有话要问朕吧?”

常惠拱手:“臣不敢!果然什么都瞒不过陛下。”见刘询终是落了棋子,才缓缓的说道:“陛下一定有所安排,臣便静候旨意。只是陛下若已有打算,也可以提前知会为臣。和亲出使涉事过多,边疆亦路途坎坷,若臣能提前安排便更为妥当。”

刘询没有正面回答,只问:“乌孙那边现在是何打算,还有没有其他人选?”

常惠道:“先前臣也向乌孙王翁归靡那儿打听过,他的意思,还是希望以大汉朝为重,若能迎回汉家公主,也是他乌孙国的福分。解忧公主告知过臣下,翁归靡和匈奴女子的儿子乌就屠倒是打探过几次。”

刘询回道:“朕也知道,眼下若再不指派和亲公主,恐怕解忧的儿子元贵靡局面不稳。既然乌孙王有这个意识,看来也是有了让元贵靡继任的打算。”

“若是有汉室血统的元贵靡继任乌孙国外,汉室的公主为王后,加上解忧公主以皇太后坐阵,那我朝和乌孙,战事便可消停,匈奴也再不敢如此狂妄。”

常惠立身,又弯腰叩拜请命。他想,若皇帝再不定夺,乌孙国内不稳,边疆将再起一轮新的战事。

刘询也起身,安抚常惠坐下:“长罗侯不必太过焦急,事已至此,朕已有了定夺。”他见常惠面色焦急,便复又答道:“之前朕一直在考虑,汉室现已无适龄的公主,朕的女儿现在还是幼童,若随意册封一个外室,又显得过于失礼,倒是轻慢了乌孙王。所以........”他微笑得看着常惠,没有再说话。

常惠默然思虑,忽而想到什么,声音已经有些按捺不住激动:“所以陛下年前册封的郡主........不就是,不就是解忧公主的侄女。”

刘询缓缓的点头,刚才的微笑渐渐淡然,他想到之前大殿上见到的那双眼睛,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他向常惠说:“其实,朕还没有下定决心。”

“微臣明白,相夫郡主........也是苦命之人。陛下的为难,臣万分理解。”常惠道。

“这女子从小以男子教养,不如普通女子娇贵。只是眼下........”刘询有些犹豫,“也罢,明日的花朝节,你先见一下再说吧。”

“臣遵旨,请陛下放下,臣一切遵循陛下旨意,自有分寸,不会让陛下为难。”两人结束了棋局,常惠见刘询有些倦意,便拜谢后退下。

刘询一人独坐,心里矛盾四起。当日常惠上书传达乌孙王翁归靡为儿子元贵靡求和亲,本是因为汉室无合适的公主犹豫不决,很快突然出现的刘相夫打破了这个僵局。然后在他见到刘相夫的那一刻起,却更难下定决心和亲。于是他为了给自己思虑的机会,急忙下旨先将刘相夫留在长安,尔后又恢复相夫女子身份。但是他只是封了郡主,并未册封公主,也是给自己留了最后一丝余地。

他之前一直想着,这样犹豫不决也不是办法,不如让刘相夫在花朝节当众亮相,也让自己能早做决断。于是在前几日向上林苑下了令,让刘相夫盛装出席,让宫眷和朝臣,尤其是常惠都见一见。或许有人能替他出主意,或许,也有人执意反对这个罪臣之女出使乌孙。这样,也许能是破局之道。

他半喜半忧,喜的是明日便能再见到这个有趣的女子出现在花朝盛会,一时间竟觉得春光无限明媚;忧的是明日便要作出决定,要么负了常惠、解忧公主乃至边疆臣民的期望,要么就是负了这个小女子的半生时光。

第二天的盛会如众人所愿,十里繁华,高声笑语不断。宫城主门大开,迎来的全是高马华辇,王孙家眷。宫人侍从夹道相迎,一路候着领往祭祀典礼的会场。

进入宫门不久,裴衡便下了马车。他父亲还在河东郡整治休养,只派了他和几个同辈上京。与族人会和后,几个人便结伴往典礼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