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超级工业黑科技系统

作者:无必勿增 | 分类:科幻 | 字数:74.3万

第323章 国内三位车企大佬

书名:超级工业黑科技系统 作者:无必勿增 字数:2180 更新时间:2024-11-25 23:42:15

三位大佬对新能源车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比亚迪王总认为燃料电池类型的电动车是未来发展的主流,他认为未来充电桩将会遍布城市各地。

而长城的王总则认为燃料电池和内燃机混合动力才是未来。

至于吉利李总,他认为新能源车的成本太高,目前发展还为时过早,应该看看国外先进前沿的技术再说。

果然,和另一个时空相似的是,在九十年代就能看出,由于思维方式不同,三位老总对待新能源车的态度,比亚迪王总想的是最长远的,所以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在未来也是发展的最好的。

而比亚迪现在在电池领域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剩下这一成的新能源车赞助配额显然只能交给比亚迪了。

李树还说,未来长城和吉利开始发展新能源车之后,比亚迪可以提供现金的电池技术,共同发展,功能进步。

这样摆在台面上一说,另外长城和吉利的老总也没有什么话可说了,他们对新能源车的态度是摇摆不定的,并不像比亚迪王总那样坚定。

这个策略现在看来现在实施的很成功,如果不摆在台面上说,直接把这一成的新能源车赞助配额交给比亚迪,估计长城和吉利的老总会心生芥蒂。

“那剩下的这一成新能源车赞助配额,我就交给王总啦,新能源车不好搞,要让王总多操心了。”李树举杯敬了王总一杯酒,随后长城魏总和吉利李总也跟着举杯。

四人一饮而尽之后,李树意味深长道:“各位老总,之前我到过各位的工厂参观过,也了解过贵厂员工的福利待遇、管理制度状况,我认为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不过依旧有待提高啊。”

这番话让三位老总愣住的时候,李树又继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目前三位老总造车厂员工的福利待遇依旧偏低,目前这些工人大都是水平不错的技术工人,目前的福利待遇对他们的激励作用还是太小,如此以往会存在留不住人的问题。

李树就三家民营车企的伙食、住房保障提出了相当详细的建议,他认为三家车企做的还不够,应该要大力改善。

而在管理制度方面,他认为三家车企还存在一些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短板,也提出了改进意见。

李树的话让三位老总有些尴尬,不过三位老总依旧把李树的话奉为经典。

国内目前民企的待遇普遍就是如此,李树有些逆流的意味。

实际上,在另一个时空之内,即便到了2022年,这三家民营车企的制造、装配工人的待遇依旧偏低,不如合资车企或者像特斯拉这样的纯外资企业,所以一度造成这些车企留不住人,产品品控不稳定的问题。

从一开始就确定良好的绩效激励的福利待遇,并做好人文关怀,才能让优秀员工留下来。

三位老总听着李树在管理企业方面的真知灼见,纷纷表示愿意把自己企业的人员架构和福利待遇制度提供给李树,由李树生成相关的改进建议。

李树内心暗笑,现在自己的“人力资源模拟器”和“公司可视化经营界面”里要添加三大民营车企进来了,玩系统的时候策略经营的乐趣又增加了。

解决了管理的问题,李树话锋一转,把话题引到了现在车企的技术问题。

目前振蓝供给三大车企的LDCR-9型发动机家族以及变速箱家族性能相当优异,耐用性业很不错,消费者和修车厂的反响相当好。

随之而来的是三大车企的良好口碑,目前东欧和东南亚的订单不断,虽然和德系、日系车还有差距,不过已经大有追赶米国系车的势头。

在这种风头正劲的情况下,甚至有外国车企把三大车企的整车买去研究,认为毫无汽车工业基础的华夏不可能造出这种水平的工业产品,随之而来是在媒体上诋毁抄袭和诽谤。

而现实情况是,这些车企怂了,不但合资车价格下降,进口车遥不可及的价格也被打下来。

三家车企的快速崛起,已经改变了国内汽车市场的格局,这对于国内消费者是一个极大的利好,进一步促进了华夏的经济发展。

目前要应对的还是外国传统老牌的竞争,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把这些压力转化为动力,让这三家车企自己也有紧迫感,进一步提升品牌打造和技术革新的激情。

LDCR-9具备模块化升级的能力,李树认为要借着汽车赛事的契机,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改进。

下一步的努力目标是进一步压榨LDCR-9的性能,比如气缸的耐热性、能承受更高的缸内压力,优化活塞的行程,在不同使用场景下满足高功率和高扭矩两种需求。

除了小排量和涡轮增压,李树认为并不能放弃大排量和多缸数的发展,现在V型六缸和V型八缸发动机已经完成了设计,就能着不久之后吉利和长城的高端车型推出来使用。

造到八缸,其实已经是尽头,在新能源车技术即将要大发展的未来,W12或者V12这种十二缸发动机已经没有发展的必要。

内燃机汽车的发展关键还是打造品牌影响力,为未来的新能源车铺路,该有的底蕴要有,不能对内燃机汽车太过沉迷。

聊完了目前内燃机技术,李树和三位老总聊到了新能源车的技术。

从七十年代起其实已经有小规模量产的电动车,不过产量一直很小,而且受众面很小,相较燃油车成本太高,大都渐渐夭折。

即便到现如今的1994年,电动车的电池、电机还有很多尚未攻克的技术障碍,依旧无法和传统的燃油车相提并论。

在李树的数据库里,正好有新的电池技术和电动车的电机、驱动技术,不过,这些技术要拿来现在的供应链下,很难生产出来,更重要的是,现在造出超越时代的电动车,会引发西方车企的模仿,徒增竞争压力,还是要选择在品牌力足够强之后再大规模释放。

李树决定先释放略领先于目前世界最先进水平电动车的技术,让比亚迪先造出来,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再开始加速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