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故宋帆影

作者:正邱 | 分类:历史 | 字数:103.5万

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国的凝视(二)

书名:故宋帆影 作者:正邱 字数:2144 更新时间:2024-11-25 23:41:24

大都城刚刚下了一场小雪,还没来得及清扫的砖石路面有些湿滑,内侍总管洪春福在前引导着,后面一大群小官宦打着灯笼、搀扶着居中的几位大臣急匆匆的往皇宫深处的玉德殿赶去。

冬季里天黑的早,洪春福来回奔走,将几位大臣找来,已经是掌灯时分。

作为内侍总管,洪春福为人干练,知道随机应变,今日玉德殿发生的事,他很快就理清了来龙去脉。当时阿合马在殿上提请中书省大臣入内奏事,皇帝虽无回应但也没有反对,根据他的经验看得出皇帝实际上认可了这个意见。

从中书省和大臣们的府邸分头请到的有中书左丞相忽都察尔,中书平章政事耶律铸,同议中书省事姚枢,中书左丞郝祯,中书右丞张惠,参知政事贾居贞,还有翰林学士承旨留梦炎,加上留在玉德殿听旨的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总共是八个人。

除了陪同帝师八思巴前往乌斯藏的皇太子真金和远征漠北的中书右丞相伯颜,以上八人中的七人都可以算是皇帝以下在朝官员中最位高权重的了。

例外的那第八个人则是一年前投降的故宋丞相留梦炎,进了新朝以后,他被封为翰林学士承旨、礼部尚书,看似仍旧高官厚禄,但那只不过是为了将他作为一面招徕故宋官员的旗帜而已,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这次洪春福算“顺带”请上他,其实也有深意,因为他是宋亡之前的当朝宰相,熟悉江南的情况,而这一次惹得龙颜大怒的那份情报正是来自江南。

大殿和御案都已经清理干净,皇帝的气大概已经消了,沉着脸靠坐在宽大的龙椅上,散发着一种久居人上、掌握天下生死的威严。

“臣忽都察尔、臣耶律铸、臣姚枢……拜见吾皇陛下!”

听到殿外的通名,忽必烈面无表情的一抬手,内侍们马上把七位大臣引进来跪候,殿外的风雪带进一阵寒气。

忽必烈并不经常召集朝会,必要的时候会把臣僚们宣到自己的便殿议事。但大臣们觉得今日与平时不同,气氛不是很对,皇帝固然威严,但对他们这些老臣一向来是尊重礼遇的,这一次非但没有请他们平身,更没有传坐,连他平日最亲幸的阿合马也毕恭毕敬的跪在地上。

众人跪好以后,内侍太监将那份奏表递给大臣们一一传阅。

奏表上还留着一些殷红的酒渍,其中的内容有几处还被朱笔圈了出来,比如“泉州”、“张镝”、“火器”等等,显然皇帝在等待他们觐见的同时又将奏章审阅过一遍了。

中书省的大佬们全都是人精,一路上他们已经从洪春福那里把能打听到的东西都打听到了,心里已经考虑好了如何应对。奏表的内容只是与自己的预想相互应证,一目十行的浏览过去,重点倒不是董文炳如何兵败、如何请罪,而是那几个朱笔的红圈和附折上那几条计策。董文炳自请戴罪解职的同时,还上奏请造舟船、练水师,尤其是要重视火器的打造。

“嗝……”

皇帝陛下打了一个悠长的酒嗝,从他巨大的肚腹之间吐出一长串浑浊的酒气。

八位大臣都把身体伏得更低了一些,心里快速的盘算,皇帝陛下这一个不同寻常的酒嗝是否包含着什么特殊的涵义。

“臣请召回董文炳,查问其兵败之罪!”跪在前排的阿合马率先打破了殿上的沉默。

对阿合马而言,董文炳的请罪折是一个机会,一个突破口。他是『色』目人,一向来都和汉人集团存在很大的分歧,如果能借此机会扳倒其中的重要一份子,中原世侯的代表-河北董家,那么势必可以让汉人们在朝中的势力大大的削弱。

“不可!彦明在江南威望素着,伯颜丞相北返以来,以数万兵力独撑危局,有大功于社稷,未可因此一失而尽废前功!”阿合马话音刚落,老臣姚枢就立刻出言反驳。

“臣亦恳请陛下勿轻易换帅,以免残宋乘隙而入,江南恐有翻覆之危!”参知政事贾居贞也为董文炳仗义执言。

姚、贾二人都是忽必烈在金莲川幕府时的旧人,与董文炳同出一系,这时候当然要站出来声援。

“董文炳兵败失地,若不加以处置,难以服众!”

“应当如其所请,解职戴罪!”

右丞张惠与左丞郝祯虽然都是汉人,却趋炎附势,和阿合马一个鼻孔出气,都建议把董文炳问罪。

剩下没有发言的三个人,忽都察尔、耶律铸和留梦炎,耶律铸是前朝名臣耶律楚材之子,契丹人,与汉人交好,素来看不惯阿合马的作为,肯定会站在姚枢这一边。左丞相忽都察尔是蒙古人,大概率会保持中立。至于留梦炎,不过是充数而已,他的意见无足轻重。

大臣们很快分成两派,阿合马这边是一个平章政事加中书左丞、右丞两人,姚枢这边是一个平章政事加一个同议中书省事和一个参知政事。三比三的格局,貌似官职上还是姚枢这一边略胜一筹,但阿合马正在皇帝跟前走红,可以加分,所以双方其实分量相当。

此事的处置意见还是要看皇帝的态度,这毕竟不是选举投票,实际上朝中大佬们不论意见统一还是分歧,最终的决定权都在至高无上的皇帝手中。

“董大的忠心和才能,朕很清楚,现在江南还少不了他!”

这件事情上,不可忽略的是董文炳的履历,他是前朝功臣董俊长子,从二十五岁起就追随忽必烈,是当今皇帝最重要的潜邸旧臣之一。二十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而且能力出众,好比是自己亲手养大的一条猎狗,忠诚的为自己出猎四方,这种用时间磨砺出的感情是普通的臣子所没有的。甚至在称呼上,忽必烈都只称董文炳为“董大”而不直呼其名。董文炳的三弟文用、八弟文忠都在地方担任军政要职,足见忽必烈对他的信重。

由于这样的背景渊源,哪怕这次董文炳打了这么大的一场败仗,忽必烈也没有舍得轻易地给他重惩,阿合马的算盘是打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