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春秋秦明

作者:墨少不成书 | 分类:历史 | 字数:36.6万

资料2(不用订阅)

书名:春秋秦明 作者:墨少不成书 字数:4620 更新时间:2025-01-25 02:11:51

管仲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生活贫困。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多次作战,多次战败逃跑,但鲍叔不认为我胆小,知道我还有老母的缘故。公子纠失败,召忽为我而死,我被关在深牢中受屈辱,但鲍叔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会为小节而羞,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着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叔能够识别人才。

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在《管子》一书中称述说:“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顺着百姓的心意流下。”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

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化为吉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他重视分别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齐桓公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袭击蔡国,管仲就寻找借口攻打楚国,责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菁茅。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整顿召公时期的政教。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管仲富贵得可以跟国君相比拟,拥有设置华丽的三归台和国君的宴饮设备,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僭越。管仲逝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诸侯国强大。此后过了百余年,齐国又出了个晏婴。

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由于节约俭仆又努力工作,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他做了齐国宰相,食不兼味,妻妾不穿丝绸衣服。在朝廷上,国君说话涉及到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的话不涉及他,就正直地去办事。国君能行正道,就顺着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时,就对命令斟酌着去办。因此,他在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名声显扬于各国诸候。

越石父是个贤才,正在囚禁之中。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开乘车左边的马,把他赎出来,用车拉回家。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走进内室,过了好久没出来,越石父就请求与晏子绝交。晏子大吃一惊,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说:“我即使说不上善良宽厚,也总算帮助您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越石父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会得到伸张。当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你既然已经受到感动而醒悟,把我赎买出来,这就是了解我;了解我却不能以礼相待,还不如在囚禁之中”于是晏子就请他进屋待为贵宾。

晏子做齐国宰相时,一次坐车外出,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看她的丈夫。他丈夫替宰相驾车,头上遮着大伞,挥动着鞭子赶着四匹马,神气十足,洋洋得意。不久回到家里,妻子就要求离婚,车夫问她离婚的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过六尺,却做了齐的宰相,名声在各国显扬,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那种甘居人下的态度。现在你身高八尺,才不过做人家的车夫,看你的神态,却自以为挺满足,因此我要求和你离婚。”从此以后,车夫就谦虚恭谨起来。晏子发现了他的变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车夫也如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太史公说:我读了管仲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和《晏子春秋》,这些书上说的太详细了!读了他们的着作,还想让人们了解他们的事迹,所以就编写了他们的合传。至于他们的着作,社会上已有很多,因此不再论述,只记载他们的佚事。

资料2(不用订阅)

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小看他,难道是因为周朝统治衰微,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不勉励他实行王道却辅佐他只称霸主吗?古语说:“要顺势助成君子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所以君臣百姓之间能亲密无间。”这大概就是说的管仲吧?

当初晏子枕伏在庄公尸体上痛哭,完成了礼节然后离去,难道是人们所说的“遇到正义的事情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表现吗?至于晏子直言进谏,敢于冒犯国君的威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进就想到竭尽忠心,退就想到弥补过失”的人啊!假使晏子还活着,我即使替他挥动着鞭子赶车,也是我非常高兴和十分向往的啊!

叔孙通

叔孙通是薛县人。等项梁到了薛县,叔孙通便投靠了他。后来项梁在定陶战死,叔孙通就跟随了楚怀王熊心。怀王被项羽封为义帝,迁往长沙去了,叔孙通便留下奉事项羽。汉高帝二年(前205),汉王刘邦带领五个诸侯王攻进彭城,叔孙通就投降了汉王。汉王战败西去,叔孙通也跟了去终于投靠了汉王。

汉高帝五年(前202),天下已经统一,诸侯们在定陶共同尊推汉王为皇帝,叔孙通负责拟定仪式礼节。当时汉高帝把秦朝的那些严苛的仪礼法规全部取消,只是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可是群臣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醉了有的狂呼乱叫,甚至拔出剑来坎削庭中立柱,高帝为这事感到头疼。叔孙通知道皇帝愈来愈讨厌这类事,就劝说道:“那些儒生很难为您进攻夺取,可是能够帮您保守成果。我希望征召鲁地的一些儒生,跟我的子弟们一起制定朝廷上的仪礼。”高帝说:“只怕会像过去那样的烦琐难行吧?”叔孙通说:“我愿意略用古代礼节与秦朝的礼仪糅合起来制定新礼节。”皇帝说:“可以试着办一下,但要让它容易通晓,考虑我能够做得到的。”

于是叔孙通奉命征召了鲁地儒生三十多人。鲁地有两个儒生不愿走,说:“您侍奉了将近十位君主,都是靠当面阿谀奉承取得亲近、显贵的。我们不违心替您办这种事。您办的事不合古法,我们不走。您还是去吧,不要玷辱了我们!”叔孙通笑着说:“你们真是鄙陋的儒生啊,一点也不懂时世的变化。”叔孙通就与征来的三十人一起向西来到都城,他们和皇帝左右有学问的侍从以及叔孙通的弟子一百多人,演习了一个多月。叔孙通说:“皇帝可以试来视察一下。”皇帝视察后,让他们向自己行礼,然后说:“我能做到这些。”于是命令群臣都来学习。

汉高帝七年(前200),长乐宫已经建成,各诸侯王及朝廷群臣都来朝拜皇帝参加岁首大典。那礼仪是:先在天刚亮时,谒者开始主持礼仪,引导着诸侯群臣、文武百官依次进入殿门,廷中排列着战车、骑兵、步兵和宫廷侍卫军士,摆设着各种兵器,树立着各式旗帜。谒者传呼“小步快走”。于是所有官员各入其位,大殿下面郎中官员站在台阶两侧,台阶上有几百人之多。凡是功臣、列侯、各级将军军官都按次序排列在西边,面向东;凡文职官员从丞相起依次排列在东边,面向西。大行令安排的九个礼宾官,从上到下地传呼。

于是皇帝乘坐“龙辇”从宫房里出来,百官举起旗帜传呼警备,然后引导着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以上的各级官员依次毕恭毕敬地向皇帝施礼道贺。诸侯王以下的所有官员没有一个不因这威严仪式而惊惧肃敬的。等到仪式完毕,再摆设酒宴大礼。诸侯百官等坐在大殿上都敛声屏气地低着头,按照尊卑次序站起来向皇帝祝颂敬酒。斟酒九巡,谒者宣布“宴会结束”。最后监察官员执行礼仪法规,找出那些不符合礼仪规定的人把他们带走。从朝见到宴会的全部过程,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和行动失当的人。大典之后,高帝非常得意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啊。”于是授给叔孙通太常的官职,赏赐黄金五百斤。叔孙通出来后,把五百斤黄金都送给各位儒生。儒生们于是都高兴地说:“叔孙先生确实是圣人啊,知道当世的要务。”

百里奚

百里奚是东周时虞国人。年轻时百里奚家贫如洗,生活几近不能自理。年近40岁,百里奚才娶妻生子。步入仕途又命运多舛,时逢不济,被晋国虏去,被晋献公当做媵臣,陪出嫁的女儿去往秦国。由于不堪受辱,百里奚中途逃往楚国,为楚王牧马于南海。后来秦穆公知人善任,设巧计用五张公羊皮换回了百里奚,封百里奚为秦国的左庶长,相当于后世的左丞相。这时的百里奚已年近七旬,奔波了大半生,至此才得以过上安稳富庶的生活。

百里奚的妻子杜氏,家境不错,自幼识文断字,学习音律,兼弹得一手好琴。百里奚离家求仕不久,因为适逢大灾年,生活无着,杜氏只好带着年幼的儿子流落他乡。后来辗转也来到了秦国,靠为人缝洗衣衫维持母子生活。

当杜氏猛地听说百里奚官拜秦国宰相,以为他骤然官场得意,贪恋富贵,早已忘记了自己和儿子。于是杜氏以入相府浣衣为名,想方设法要见上百里奚一面。

这一天,公事倥偬中,百里奚忙里偷闲,忽然来了雅兴,要听乐工们弹琴鼓瑟。杜氏听说了,就主动找到乐工的头儿,毛遂自荐,说自己琴弹得如何之好,歌唱得如何之棒等等。乐工的头儿就试着让杜氏试唱试弹了一回,觉得确实不错,于是就让杜氏去给百里奚弹唱。

杜氏不慌不忙地来到大堂,远远地望着大堂深处高高在上的自己的丈夫,心中百感交集。杜氏努力地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凝神拨动琴弦,然后轻声开口唱到: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舂黄合,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五羊皮,父粱肉,子啼饥,夫文绣,妻浣衣,嗟乎!富贵忘我为?

歌词的大意是:百里奚,不要忘记你是秦国国君用五张公羊皮换回来的人。回想夫妇分别时,杀了家里唯一一只老母鸡,煮了一锅新舂的小米饭。没有柴禾,就把篱笆拆了当柴禾烧。你现在富贵了,为什么忘记了我?百里奚,你这个秦国国君用五张公羊皮换回来的人,你吃鱼吃肉,儿子却啼饥号寒,你穿绫罗绸缎,妻子却为人洗衣谋生。你富贵了,为什么忘记我?百里奚,你这个秦国国君用五张公羊皮换回来的人,当年送走你时我悲伤流泪,今天你官拜宰相高高地坐在大堂之上,而我却站在台阶下为你弹唱。唉!你为什么一旦富贵就把我忘?

一旁的乐工头儿听了,吓得魂飞魄散,以为这个洗衣妇疯了,竟敢编出一套歌词来讥讽谩骂丞相,急忙冲上前要制止杜氏,却被百里奚厉声止住了。此时的百里奚大吃一惊,忙从座位上弹起身子,大步来到堂下,仔细一看,援琴弹唱的竟真是自己的结发妻子杜氏。三十年光阴蹉跎,往日只在梦中相见,不想今日妻子竟然就站在面前。百里奚什么都顾不上了,大步冲上前一把揽过杜氏放声大哭。此时的杜氏正泪眼婆娑地看着百里奚,见百里奚扑了过来,杜氏扔了琴,也迎上前去,夫妇二人公堂之上双双拥在一起,放声大哭。三十年的离别苦,半世相思泪,瞬间如决堤之水倾泻而出。

后来百里奚与挚友蹇叔精心辅佐秦君,革除积弊,启用新政,变法教民,兴利除害,使秦国的国力迅速增强,很快成为东周的一大强国,为秦始皇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雄厚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