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贵家的小娇女
作者:彦泽 | 分类:古言 | 字数:37.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一十七章
“真的吗?”叶晴眼睛一亮,她喜欢肚子里的孩子,可她也害怕生孩子,不单单是听别人说,生孩子可能会伤到性命,更忍不住担心,若是她出了事,孩子要怎么办。
“我怎么会骗你。”姜玫可不觉得叶晴傻,只是叶晴敏感又脆弱,生怕叶晴觉得自己哄她,接着道,“确实有人生产的时候出了事,可那大多也是有原因,像是没有听长辈和嬷嬷的,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或是不小心受了伤,可大多数女子,不都平平安安的活下来了吗?”
若姜玫一口咬定不会有事,叶晴还不会信,但姜玫说到了意外的情况,叶晴反而安心多了,她有听母亲和大夫的话,不该做的事都没做过,也不会自己到处走,去哪里都有丫鬟婆子陪着,不会摔到,既然如此,出事的可能性自然比别人要少。这样想着,叶晴脸上的紧张也少了些,道:“还好三嫂回来了,三嫂不在,我都没人说说知心话,母亲和祖母都疼我,可我不敢多说,怕她们担心我。”
姜玫轻拍拍叶晴的手,她有些明白,长兄叶辙在世时,为什么会说不要叶晴嫁人的话了,叶晴这样的情况,一件小事都会思量许多,一旦触到了敏感的地方,就会惊慌暴躁。未出嫁时,她会遇到的事少,要操心的东西不多,情绪能平稳得多,可嫁了人,要操心的就多了,婆媳关系、妯娌关系,便是不做长媳不用操心人情往来,作为妻子也不可能什么都不管,更别说有了孩子,孩子冷了热了受伤了生病了,样样都可能刺激到叶晴,她要如何承受呢?
姜玫不敢多想,如今叶晴还不到一年,已经因为萧家上下的矛盾,从萧家分出来了,如今担心着生产、担心着孩子,那将来呢?若是孩子的哭闹会刺激到叶晴,难道要把孩子送走吗?姜玫不知道萧崇武对叶晴的感情有多深,能不能深厚到包容这一切的可能,更不知道萧崇武能包容叶晴到几时,会不会有一天再也无法忍受,抛下叶晴,只能想着当下,希望叶晴能平平安安的把孩子生下来。
叶晴不知姜玫的隐忧,听了姜玫的劝慰,多少安心了些,同姜玫聊了一会儿,还要留姜玫用膳,只是姜玫还记挂着家中的孩子,只说改日再来,便先回府去了。
琅琅还小,却不认生,姜玫出去了这么一段时间,小家伙由贺思妍带着,到姜玫快回来时,才因为不肯吃奶娘的奶,哭闹起来。
姜玫把孩子接过来,贺思妍便坐在旁边,福哥儿和明哥儿都是吃奶娘的奶长大的,京城中,许多大户人家的孩子也都是这样,贺思妍见姜玫自己奶孩子,不由有些意外,道:“妹妹怎么不请个奶娘?自己奶孩子也太辛苦了。”
“嫂嫂也知道,我们在浔阳时的情形,那时候,哪里能放心外头找来的奶娘,除了我从京城带去的人,我连孩子都不敢让她们沾手的。”姜玫以前也聪明想过自己带孩子的事,她认识的人家都是如此,孩子由奶娘带着,大家夫人,总有许多旁的事事情要做,哪能时时就抱着孩子,“所以,琅琅生下来,都是我来喂,初时也觉得辛苦,后来习惯了,反倒孩子和我亲呢!”
贺思妍看琅琅乖乖地待在姜玫怀里的模样,旁的时候还看不出来,到了肚子饿的时候,这小家伙可真是谁也抱不去。想想也是这么个事,福哥儿和明哥儿由奶娘奶着,虽然她也带着孩子同他们玩耍,可两个孩子也亲近奶娘,夜里还非要奶娘抱着才行。
“最开始时,我还想着等过了那一阵子再说,后来,琅琅才满月呢,我不就跟着哥哥回京来了吗?先前祖母和母亲倒是带了合适的奶娘过来,只是琅琅习惯了我,也不肯要奶娘呢!我想着我也没有旁的事情要做,琅琅既不肯,就我自己带着吧,左右是我的亲儿子呢,他同我亲,我也欢喜。”琅琅吃饱了,姜玫轻轻拍着他,小家伙拿脑袋蹭了蹭姜玫的胳膊,乖乖地便睡了。
贺思妍听着姜玫说起因由,忍不住叹息,道:“妹妹这回,可真是受苦了!”
父兄国公府的祖母和婆婆,甚至叶洵都这么说,但姜玫并不觉得自己受了什么委屈,她随叶洵去江南,路途虽然免不了辛苦,但也瞧见了京城看不到的风光景色;至于自己奶孩子,姜玫没觉得是什么苦楚,平常人家,谁不是自己带孩子给孩子喂奶的?更何况那是她自己的孩子,血脉相连的感觉,姜玫不觉得苦。
姜玫把孩子喂饱了,哄睡了,也差不多是午膳的时候了。林江和上官谨没有回来,就姜玫和贺思妍带着福哥儿和明哥儿用膳。两个孩子已经快周岁了,虽然还在吃奶,但也能吃些其他的东西,尤其小哥俩一向对别的吃食更感兴趣些,抱着煮好的青菜都能啃上好一会儿。
贺思妍并不觉得孩子抱着蔬菜自己吃有什么不好,孩子既然要长大起来,大人吃的东西,他们当然也要学着吃,只是孩子脾胃弱,大人吃的有些东西不能给他们吃。贺思妍给福哥儿手里塞了一块煮好的胡萝卜,向姜玫道:“我记得,这胡萝卜,还是妹夫首先在京城种的,头一回吃的时候,觉得味道怪怪的,但福哥儿还挺喜欢的。”
姜玫自己吃过胡萝卜,也听叶洵说过,那胡萝卜在海外也是寻常的蔬菜,许多人都会吃,但也没想到,贺思妍这么放心就给孩子吃。听姜玫这么说,贺思妍倒是笑了,道:“哪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们到庄上去,许多小孩子从田里拔了,细细就吃,人家大人说,没什么不好,小孩子吃了还长得更好,后头有大夫也这么说,京城里也有不少人家弄了给孩子吃呢!”
姜玫离开京城时还没有孩子,当然也没留心过这些,去了浔阳,也没心思弄这些,还是头一回听到这些。想起当初叶洵的话,不由道:“那玉米呢?如今种玉米的人可是更多了?”
“可不是嘛!”贺思妍连连点头,“最开始时,是有灾民记得玉米顶饱,去讨了来种,后来又有官府推广,一两年里,种玉米的人就多了起来。听说玉米种起来不挑田地,不像麦子得用上好的水田去种,在山地上就能种植,许多人都是良田里种麦子,山坡地上就种玉米,多收了粮食,勤劳些的人家,都不会挨饿了。”
回想起来,当初姜玫虽没有嘲笑辛苦种地的叶洵,还给他出过主意,但其实是不太相信他能将这些海外来的蔬果种成功的。毕竟这千百年来,中原没有这些,也养活了那么多人,可见这些并不是必须的,却不曾想,千百年来的土地养活了那么多人,可也有那么多人只是勉强活下来,而有了这些,他们就能过的好些,不会再挨饿。
姜玫想起当时叶洵说的话,叶三叔提起的,祖先们的眼界,尚且一代比一代要远,到了他们反倒将目光停留在这方寸之间,实在惭愧不已。
“不单单是玉米和胡萝卜,还有洋柿子、洋辣子这些,种的人也有不少,先前杏花楼不是换了主子吗?新的掌柜不知从何处得了方子,做了好些用洋辣子做的菜。头一回吃只觉得嘴里扎的难受,可过了吧,还想去吃,如今杏花楼的名气可是更大了!”贺思妍看两个孩子自己吃东西,便接着同姜玫说话,“对了,先前父亲提起,这两年种玉米的人渐渐多起来了,往海外讨生活的更是赚了不少银子,已经驳回了禁海的折子。”
海禁的话,近百年来都有人在提,往海上做生意能赚钱,但风险也大,海上的风浪是其一,另一方面,许多人在海上赚了钱,便有了专门抢劫为生的海寇,他们不单单抢劫还上的上传,更会劫掠沿海的百姓。那些海寇常年在海上漂,熟知海上的地形风浪,朝廷虽屡屡派兵剿灭,但劳民伤财且收获不大,因此,便有人提出了海禁的策略,认为只要封禁了海港,不许入海,靠着劫掠海上船只的海寇便会销声匿迹。
姜玫从前只听叶洵提起过,说叶家是反对海禁的,就算叶家一向是反对叶三叔做海上生意的,但他们也同意一点,若实施了海禁,那么大锦的势力、大锦的眼光将局限在中原,长久的看,绝不是什么好事。听贺思妍这么说,姜玫也跟着点头,道:“这是好事啊!”
姑嫂两个用膳,也不讲究食不言的规矩,一面闲聊一面用膳,两人吃好了,福哥儿和明哥儿两个也吃了不少东西,还弄了一身的汁水。贺思妍也不生气,让人将两个孩子弄脏了的衣裳换了,带着两个孩子玩了一会儿,小兄弟俩便揉着眼睛睡着了。
三个小的都睡了,贺思妍还要去忙其他的事,姜玫陪着孩子睡了一会儿,才起来,便听人来报,说淳乐公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