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苍穹之乱世迷情
作者:周柱吾 | 分类:历史 | 字数:49.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十三章 罪行累累
次日清晨,风驻尘定,有道是飘风不终日,骤雨不终朝,老天终于微微开朗。
于清和赵匡彦一行起来,下到楼来,欧阳阙笑眯眯的迎了上来,道:“三位少侠,休息得可好?老夫略备了些早点,还请少侠不要嫌弃,将就吃了!”
于清一看,只见一张八仙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饭菜,如此美味佳肴,这还能说将就?
于清看了一眼欧阳阙,欧阳阙眯眼笑道:“于少侠请!”
无功不受禄,大清早的,这欧阳阙准备了如此丰盛的早餐绝对是别有用心。于清道:“欧阳老前辈,这,从何说来?”
倒是香孩儿,什么也不管,抢着说:“于大哥,管他的,好货不贪,必定是憨,好酒不吃,必定不值,我们先吃了再说。”说着,伸手就去抓盘子里的鸡腿。
赵匡彦一把拉住了香孩儿,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冲动。
欧阳阙先是一怔,转而一笑,拿起筷子先夹了几个菜吃,意思是菜没有毒,可以放心吃。
于清缓缓坐下道:“前辈处心积虑的准备这一桌子丰盛的早餐,怕不会仅仅是好客吧?大家都是在江湖上行走之人,就不要绕弯子,有什么事就直说。”
欧阳阙说:“于少侠果然聪明,既然这样,我也明人不说暗话,就直说了吧!不错,老夫确实有一事相求,三位少侠且用下早点,听老夫慢慢道来。”
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于清索性说:“那好,请前辈说来,我们边吃边听!”
昨天大家都只吃了些干粮,现在确实也很饿了,特别是香孩儿,听于清一说可以吃了,迫不及待地大吃起来。于清和赵匡彦也坐下来开始吃东西。
欧阳阙说:“实不相瞒,老夫从千里之外的青海日月山赶来河北,确实是承皇上圣谕,前来助大将军杜重威一臂之力,消灭那叛贼安重荣。”
赵匡彦说:“在下不才,江湖阅历尚浅,但是也曾听闻‘江湖人不过问官家事’。欧阳先生作为武林前辈,在江湖上也颇有声望,您去参与那些宫廷和官府之事,仿佛与江湖规矩不合。恕晚辈心直口快,如果言语中冒犯了前辈,还请前辈大人不记小人过,不要与晚辈一般见识。”
赵匡彦虽然口口声声前辈长前辈短的,可是话里的机锋却是咄咄逼人。
欧阳阙一听,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之色。可是毕竟有求于眼前的年轻人,只能揶揄地说:“话虽如此,可是还有一句话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国家遭此劫难,我们江湖人士岂能袖手旁观?我们都应该为国效力才是!”
于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他对战争深恶痛绝,他出道不久,江湖上的规矩也不甚懂,但是他也有一颗正义之心,恻隐之心。他问道:“欧阳前辈,这次战争到底是何人挑起的?”
欧阳阙说:“这还用问?不是那叛贼安重荣,又会是谁?我听说那安重荣竟然厚颜无耻的对人们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他也敢说,反叛之心昭然若揭。皇上圣明,念他有功,给了他无数机会。没想到他不但不感恩戴德,谢主隆恩,反而勾结其堂弟安重进起兵叛乱,还痴心妄想来个南北夹击!哼!皇上是何等的英明神武,小小叛贼又何足挂齿?那安重荣不过是蚍蜉撼大树,笑力不自量罢了!只可恨天下黎民百姓生灵涂炭,无辜遭受兵灾至苦,于少侠看到的一切都是拜那叛贼安重荣所赐。”
赵匡彦一听,不以为然地说:“我听说的好像不是怎么回事。听说那石敬瑭为了称帝,不但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还厚颜无耻的称辽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契丹人在中原胡作非为,烧杀抢掠,可是狗皇帝不但放任不管,而且还不准官府查办,安将军多次上书狗皇帝,要求收回燕云十六州,要求查办为非作歹的契丹人,可是狗皇帝却置若罔闻。”
欧阳阙听赵匡彦称呼皇帝为狗皇帝,心里万分恼火,但是苦于于清武功远在自己之上,加上有求于于清,只能强按怒火,冷冷地道:“这位小兄弟的话从何听来?这一定是安重荣那叛贼造的谣,恶意中伤皇上,这种欺君罔上的话是要诛九族的,念在你年幼无知,老夫也不予追究,但是这等荒诞不经之言,像于少侠这等精明之人自然是不会相信的,不是吗?不错,皇上是暂时将燕云十六州借给契丹,但是皇上也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的福祉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实在是情非得已,皇上也有他的苦衷啊!”
赵匡彦冷哼一声,道:“苦衷?不错他是有苦衷,他的苦衷就是害怕自己当不成皇帝。”
话不投机半句多,老谋深算的欧阳阙又气又恨,脸上却呈现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打哈哈说:“哎,你们年轻人不懂国家大事,抓紧吃饭,等会我还有事对于少侠说。”
于清说:“欧阳前辈但说不妨,这两位小兄弟都是晚辈的好朋友,没什么见外的。”
欧阳阙看了一眼赵匡彦,有些犹豫,自然很不放心。
第十三章 罪行累累
赵匡彦见状,一赌气说:“我吃饱了,不让我听,我还不想听呢!走,香孩儿,我们上楼去!”说完,拉着香孩儿就走。
香孩儿嘟哝着说:“我还没吃饱哩!”
赵匡彦生气地说:“吃吃吃,你整天就知道吃,除了吃你还能干什么?走啦!”说完拉着香孩儿上了楼。
于清道:“说吧,有什么事?”
欧阳阙看了一眼楼上,说:“于少侠,不是我不相信你的两位小兄弟,实在是此事事关重大,我怕人多嘴杂,走漏了风声,于大事不妙。”
于清见欧阳阙啰啰嗦嗦的,显得有些不耐烦,说:“直接说重点!”
“看来于少侠果然耿直爽快,那老夫就直说了吧!这次兵变全都是因安贼一人所起,只要杀了安重荣,老百姓就可以不再受兵灾之苦,那叛贼安重荣虽然为人不仁,可是武功却不可小觑,他的一双神鞭可是名震天下,就算和老夫也在伯仲之间,要想杀他实在不易。我见于少侠一身正气,武艺非凡,如果能够得到少侠的帮助,要除掉那叛贼也是不费吹灰之力之事。”
欧阳阙可是吹了大牛,其实他在数天前就和安重荣交过手,险些死在安重荣手里。要不是安重荣的部将赵彦之阵前倒戈,背叛了安重荣,惊闻变故的安重荣无心恋战,欧阳阙早就成了安重荣的鞭下之鬼。他在于清面前自吹自擂和安重荣武功在伯仲之间,显然是大大的抬高了自己。
于清听了,沉吟半晌,不置可否。这可把欧阳阙急坏了。他说:“于少侠,常言道,男子汉大丈夫当建功立业,为国效力,只要你帮助我们除掉安重荣,我一定禀明皇上,给你重重记上一功,到时候封侯拜相也是不无可能之事,那就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于清冷哼一声,道:“封侯拜相、荣华富贵我余某并不感兴趣,只是不知如何才能让黎民百姓免受兵灾之苦!如果能为天下百姓做些事,我于清倒是扑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欧阳阙听了,陪笑着说:“对对对,果然是大侠风范,于少侠对这些俗物自然是看不上的,你大侠风范,如能杀了叛贼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这实在是国之大幸、民之大幸!”
于清也不置可否,说:“毕竟是杀人的事,我看如果能劝那安重荣悬崖勒马,息兵罢战,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欧阳阙见再说下去也是多余,就说:“我希望于少侠三思,老夫静候你的佳音!我还有要事在身,就先告辞了!”说罢,转身离开了客栈。
赵匡彦等下了楼来,对于清说:“于大哥,我看那欧阳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一个江湖人士,去参合那些官府之事,不是利欲熏心就是别有图谋,简直是有辱江湖侠士之名,你不会答应他了吧!”
于清说:“赵兄弟不会偷听道我们的谈话了吧!”
赵匡彦哼了一声,道:“哼,偷听?你当我是什么人了?他总是在说安大人,还半夜三更鬼鬼祟祟的,他还没有翘尾巴,我便知道他要屙什么屎!他一定是想要你帮他杀了安大人。”
于清说:“赵兄弟果然猜得不错,不知兄弟有何高见?”
赵匡彦说:“我听说那安重荣大人爱民如子,对契丹人深恶痛绝,杀了好多为非作歹的契丹人,深得百姓的拥护,这种人,他怎么会叛乱?如果兵灾果真因他而起,一定也是另有隐情。我们还是不要听那老匹夫的一面之词。”
于清想:欧阳阙曾经伤过赵匡彦,赵匡彦因此而不喜欢他也是情有可原的。只能对他说的话一笑了之。
于清说:“我看这三和镇已是死城一座,我们还是尽快离开的好。”
赵匡彦也说:“我也是这样想的,明天就是大年三十,我可不想在这样一个鬼都出来打死人的地方过年,我们还是赶到宗城去过年吧!”
于清点了点头,于是大家收拾了些未吃完的饭菜,打了包,上路往宗城方向进发。
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一个较大的村庄,准备到村庄去歇歇。
走进村来,只听得一妇人号啕大哭,甚是悲切。于清走上前去,只见那妇人趴在两具盖着白布的尸体旁边,那尸体一长一短,哭诉着:“天呀!这是作了什么孽?孩子他爹呀,你死得好惨!儿啊!你怎么突然就遭到歹人的毒手,你们死得好惨啊,你们叫我怎么活……”
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也在一旁大哭。
旁边有几个村民在一旁劝解,也不住流泪,一村民道:“顾大嫂,人死不能复生,你节哀吧!”
那妇人哪里停得下来哭泣,突然一阵抽泣,那妇人竟因过度悲痛,昏死过去。
于清急忙上前施救,只见他将顾大嫂扶起坐定在自己面前,双手环抱吐纳,将丹田真气集于两掌之间,源源不断地输入顾大嫂的神道和中枢二穴。顾大嫂渐渐苏醒,见到面前的亲人遗体,又扑上去嚎啕大哭。
见此情景,在场的人们无不动容落泪。在谈话中,得知此地名为陈家村,村民以陈姓为多,有顾姓、张姓等。
赵匡彦和两个女村民怕顾大嫂再出意外,一起上前将她扶将起来,进行安慰劝解。一个妇女说:“顾大嫂,虽然狗子和他爹都不在了,但是你还有秀儿,为了秀儿,你可千万别想不开,要保重身体呀!”
于清揭开白布,只见两具遗体血淋淋的,显然是受了钝器伤而死,就向旁边的村民问道:“这是谁干的?”
一个村民说,刚刚不久,顾大嫂的男人张大铁和他的儿子狗子刚从地里回来,我还在锄田,正和他们打招呼,突然从远处驰来一队骑着快马的官兵,一个官兵喊道:“大胆刁民,安重荣安大人到了,还不快快让开,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他们父子躲闪不及。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说:“大胆刁民,竟敢挡我安重荣的路?受死去吧!”话音未落,手起鞭落,连续几下砸在父子俩的头上,可怜父子两人殒命当场。那个军官说:“这就是挡我安重荣的路的下场。”而那些当兵的哈哈大笑后,扬长而去。我当时在田里看得真真切切,腿都吓软了。
那村民说完,于清问道:“你确定那人是安重荣吗?”村民说:“我也不知道,因为我那里认识什么安重荣?不过我听他亲口说的他叫安重荣,我听得真真切切,绝对错不了。”
于清听了,拳头紧握,青筋爆出,心中顿起一股无明业火,义愤填膺地吼道:“可恶!”
赵匡彦送给顾大嫂一锭银子,大家告别了村民,继续赶路。一路上大家心情沉重,都没有说些什么话。
大约走了七八里路,见前面的山坳里有间茅屋,于清说:“赵兄弟,前面有一山野人家,待我们前去讨口水喝。”
赵匡彦和香孩儿也有些口渴了,一起点了点头。当他们来到茅屋前,只听见一个小孩的喊着娘的哭声从屋子里传出来,还不是传来一个老者的哭声和咳嗽声。
门虚掩着,于清跨步推门而入,顿时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
赵匡彦见于清迟迟没有往里走,从他身后绕过前去,顿时也惊呆了。
香孩儿也跟着进来,突然:“啊!”的一声,也呆立不动。
三人齐刷刷的呆在屋子门边,眼前的景象惨不忍睹,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坐在堂屋的地下,旁边有一张凳子倒在地上,一具年轻妇人的尸体悬挂在房梁了,那小男孩抱着妇女的脚,一边哭泣一边喊娘。一个六七十岁的老汉倒在床边,断断续续的咳嗽,一条腿拖在地下,显然是断了,他旁边躺着一具老妇人的尸体,地上满是鲜血。
于清缓过神来,上前扶住老者,运足内力,替他疗伤。中匡彦急忙抱起小男孩,交给香孩儿,又去把房梁上少妇的尸体解下来。
那老汉一阵咳嗽,吐出一口淤血,缓了一口气,然后趴在床沿上大哭起来。
于清安慰了一下他,问是怎么回事。
老者断断续续的哽咽着说了不久之前发生的事。老者说完,于清算是明白了。
一个自称是安重荣的军官带领一帮人马来到老者家要水喝,见他儿媳妇长得漂亮,起了歹心,竟行调戏,儿媳自然不从,老汉和老妇人也上前劝阻制止,没想到那些官兵兽性大发,打伤了老汉,打死了老妇,那自称安大人的人和两个副官让其他士兵按住儿媳,竟当着老汉和小孙子的面将少妇侮辱了,然后扬长而去。儿媳羞愧万分,悬梁自尽。
于清听完后,“啊!”的一声抱头大叫起来,“又是安重荣!可恨!”
那老汉说:“这位壮士,老朽的孙子就拜托各位了!”说完猛然将头撞在床沿上,一股鲜血迸了出来。
于清大惊,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他始料未及,急忙抱起老者查看,老者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于清不禁大哭:“啊!为什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