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
作者:夜雨听音 | 分类:玄幻 | 字数:34.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一碗过桥米线
娃和我说起她的同学昂蓉,是陆良县地州的,回去要坐高铁。娃瞪大眼睛很惊讶地说,昂蓉和我讲,她竟然没有吃过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是云南的知名名特小吃。尤其以前侨香园两兄弟没有打官司闹矛盾时,昆明到处都是侨香园的店。生意极是红火。每个店堂都是宾客满堂,每天有两场民族舞蹈的表演,甚至中午还要排队等座。我记得当时的广告词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江氏兄弟侨香园。听得极为顺口。当真是遍地开花,盛极一时。只可惜后来兄弟两个却翻脸变天,打起了利益官司。于是生意渐渐萧条。如今昆明也只有几家。似乎连味道也不怎么样了。
但在它兴盛时期,我们还是常去吃。尤其是外地朋友来了,必然是要带着去的。端上来令人瞪大眼睛的超级吓人的大碗。装着浓浓的一大碗乳白的高汤,没有热气,却烫得不能用手去碰。若是点了状元餐餐,配料都要摆一小桌。
味道极是鲜美。汤味也浓。吃一大碗下来很是过瘾。就连我这个对米线极不感兴趣的外地人也愿意吃上一碗。
可是我今天想说的主题并不是云南的特产。而是娃的惊奇。她在市里长大,以前我们经常带她去吃过桥米线。所以在她看来,和她同龄的同学竟然没有吃过云南的过桥米线实在是很令人吃惊的。
“这有什么呢。”我和孩子讲,慢慢陷入我自己的回忆。“我也是来自农村,我们小时候,家里根本没有条件带我们去哪里玩,去哪里吃东西。虽然我们离长沙只有四十公里,但我们没去过几次长沙。我甚至没有去过岳麓山。包括湖南有名的小吃地火宫殿我也从来没去过。我也没吃到过火宫殿的臭豆腐。虽然我生湖南,但我几乎没有去过湖南的任何旅游景点。”
真的是这样。我生在农村,十八岁离家之前,见过的最美的风景是老家青葱的山,苍翠的竹,漫天的大雪。一望无际的碧绿的稻田。如水镜一样的池塘。
我没有去过张家界,也没有去过长沙动物园。岳麓书院在哪里,桔子洲头是什么样子,韶山毛zhuxir的故居又如何有特色,我完全不知道。不过我们当地有任弼时的故居和杨开慧的故居。倒是在入队入团学校踏青时常去。但因为景物太过熟悉,那些保留的故居甚至比我家的房子还要破旧呢。还有好多的桌椅子旧桌子,奶奶外婆家里也都有。那个摆在桌子上的煤油灯,我小时候也用啊。还因为冬天太冷,穿着棉袄写作业的时候在灯旁边睡着了。煤油灯点着了我的棉袄的袖子,烤得兹兹直冒烟,糊焦味把在旁边写作业的我哥给惊到了。
所以,去这些地方,完全不觉得是游玩。只感觉像串了个门儿。似乎还是比我们更穷的亲戚家。
因为那本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山山水水日日夜夜都萦绕着我,滋养着我,抚育着我。早已融入我的骨血了。
印象最深的,不过是在杨开慧汉白玉的雕像下面进行入队宣誓,那时候看着那个高高的白色的雕像,心里面很好奇地想,哇,这真的是汉白玉的吗?这么大一块玉石呀!
然后还很好奇那些在路边摆着个透明鱼缸的商贩们。他们在卖那种肚皮是黑底红点的小鲵,有点儿像小娃娃鱼那种。我们常去大山上的水库旁边的石头里让捉,但是捉来也没太多意思,养几天就忘记了。这个也能卖钱吗?谁会要呢?不会自己去逮啊?还要十块钱一条!
那时候就很好奇很鄙视地想。
所以,当我和娃说起来,娃便很快也理解了。并且说,那哪天我和她一起去吃过桥米线。
是的,生长的环境不一样,资源不一样,当然经历也就不一样了。
但每个人,只要努力,都能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无论来自农村,还是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