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志廖化新传

作者:烽岳键客 | 分类:其他 | 字数:132.1万

第206章 魏帝曹丕

书名:三国志廖化新传 作者:烽岳键客 字数:3352 更新时间:2025-01-27 02:10:28

曹丕看着刘晔、司马懿二人,开口说道:“孙权不仅派人送回于禁等将领,还上表要称臣。”

“我打算册封孙权为大将军、吴侯,你们两人是我的心腹,足智多谋,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司马懿还在思索,刘晔直接开口,“孙权事急投诚,必然没有归顺我大魏的真心。”

“咱们不妨接受孙权的投效,赏赐点金银珠宝,册封大将军,但是,不能轻易封侯,绝对不能让孙权获得统治江东的虚名。”

刘晔的判断和司马懿相同,但是,两人的结论却截然相反。

司马懿暗自叹息,刘晔虽然聪明,却情商太低,并没有察觉到孙权奏表中最打动曹丕的重点。

曹丕没有多做评价,看向司马懿,开口询问,“仲达,你的意见是什么?”

司马懿:“子扬说的很对,孙权的投降只是权宜之策,是为了避免两头作战,全力抵抗刘备的一种谋略。”

曹丕眉头皱了起来,“这么说,你也阻止我给孙权封侯?”

司马懿坚定的摇了摇头,“不,我不仅赞成陛下的建议,还希望把封侯的命令传遍四海,甚至,传到蜀地。”

刘晔急了,“仲达,你糊涂啊,明知道孙权假意投降,还让陛下给孙权吴侯的位置,这是给咱们统一天下增加了一道枷锁。”

“你是个聪明人,应该明白,孙刘两家火并,对咱们百利而无一害。”

刘晔有些着急,转身看向曹丕,说话也不注意身份和措辞,“主公不如命令曹仁将军统兵前往合肥,与张辽将军汇合,孙刘战事开始后,咱们主力马上南下扬州。”

“那时候,陛下实现的,可是先帝都未曾完成的灭吴壮举。”

“相反,”刘晔的眉头紧皱,“如果吴侯的头衔一旦赠给孙权,只要孙权不反叛,咱们贸然出兵,就会在大义上有亏,请陛下三思啊。”

面对刘晔的指责,曹丕陷入沉思,司马懿倒神色如常,“恕我直言,孙权的统兵能力确实很差,但是,必要的大局观还是充足的。”

“只要咱们没有释放足够多的善意,江东军是不敢抽调太多东线兵力投入西线,与刘备作战的。”

“我军的南征灭吴行动,同样会面临着江东军的反抗。”

刘晔张张口,准备反驳,却被司马懿抬手制止。

“而且,江东军的军队情况和咱们不一样,根据咱们了解到的情况,除了解烦兵这种少数部队归孙氏指挥,其他兵将,大多是将领私军。”

“咱们趁着孙刘作战的时候,偷袭了扬州,江东军必然人心涣散,那时候,刘备的战机就出现了,这位僭王不仅会迅速拿下荆州,还会笑纳江东军的兵将,甚至有可能顺流东下,和我们争夺扬州。”

司马懿说的这些理由,并不是支持曹丕的真实原因。

曹魏通过‘禅让’建国,依靠的,是武帝曹操在世时拥有的权势,打下的基础。

曹丕并不是曹操,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文治武功,篡位成功的唯一原因,不过是新任魏王这个身份罢了。

集中精锐,夺取蜀军兵力不足的上庸,开疆拓土,是最好的立威方式,可是现在……

孙权的上表称臣,给了曹丕一个提升威望的捷径。

刘晔没有被司马懿说服,“你这么说就不对了,咱们不应该害怕刘备夺下荆州,孙权灭亡对咱们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孙氏覆灭,天下两分,即使我军只占据了扬州,那也是以天下的三分之二对抗荆蜀一隅之地罢了。”

“到时候,咱们根本不需要理会刘备的挑衅与进攻,边将守好城池,国中大肆屯田。”

刘晔越说越上头,“厉兵秣马,积攒几年粮食,时机成熟,荆扬两路出兵,攻取荆州。”

“全据荆州之后,再合围巴蜀,想必那窃蜀大耳贼也只能束手就擒。”

刘晔这番话,虽然描绘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灭吴引起的变数太多了。

而且,刘晔整个计划收效太迟,不如近在眼下的大封诸侯,提高威望更具有诱惑力。

刘晔还想开口,曹丕却出声制止,“你们有所不知,我并非看不懂孙权的真实意图,但是,荆襄兵力遭遇重创,贸然发动灭吴之战,荆襄战场的兵力就空虚了。”

曹丕咬牙切齿,“徐晃、夏侯尚都是无能之辈,上万精兵进入上庸,这俩废物双双战死,部队同样损失惨重,逃回雍州的将士,不足百人。”

曹丕面色狰狞,“前段时间,我下诏收敛、祭奠死难将士的时候,你们也在场,那名单上的,不是留着墨迹的文字,而是逝去的生命啊。”

司马懿的神态没有丝毫改变,刘晔却表现的一头雾水。

曹丕接着说道:“孙权目前可能没有降服的打算,但是,他如果在孙刘大战中失败了呢,会不会顺势归降我大魏。”

“咱们为什么要劳师远征,去夺取原本就属于我们的东西。”

曹丕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孙权只要在名义上投降咱们,将士们就可以暂时卸甲归田,百姓修养生息,功德无量啊。”

比起功德,曹丕看重的,明显是功劳。

曹丕的神态严肃,“我决定了,册封孙权为大将军、吴侯,而且,恩泽还会传到辽东,册封辽东太守公孙恭为新任骠骑将军。”

刘晔还想再劝,司马懿再次开口阻止,“咱们封孙权为吴侯,只是把孙权自己的东西送回给他自己,接受了这个封赏,他在名义上就是咱们的人。”

“陛下这一举动,不仅可以安抚公孙恭这样的割据实力,还可以劝诱刘备麾下兵将。”

曹丕连连点头,“没错,咱们并非不想统一天下,而是选择了更有把握的方式,如果刘备打赢了,咱们也可以顺势进攻荆州。”

“如果东吴打赢了,孙刘两家的矛盾就加大了,到时候,咱们的战略优势就更大。”

曹丕眼睛里透露出异样神采,“如果你们两人认可我的观点,明日上朝的时候,我就召江东使者上殿。”

“听说,使者叫诸葛瑾。”

……

第二天朝会,众臣讨论完日常朝政,曹丕下令召见诸葛瑾。

诸葛瑾毕竟见过大场面,多年从事外交工作,穿着儒雅,举止同样很得体。

使者行完礼,表明孙权意图后,曹丕率先开口,“骠骑将军有心归顺大魏,识时务可是件好事。”

“我听说,骠骑将军的长子孙登年龄不小了,洛阳有很多大儒,请诸葛先生通知孙将军说一声,让孙登来洛阳求学,我一定帮他寻找最好的师傅”

诸葛瑾立即反驳,“孙登今年才十二岁,远来洛阳求学,恐怕早点了。”

“武帝之子曹冲,五六岁的时候,才智就已经和成年人相差无几,后来,这位聪明的公子还提出了称量大象重量的妙法,求学本来就与年纪无关,诸葛先生可别耽误了孙登成才的时间啊。”

提出质疑的,正是刚刚升任车骑将军的,原樊城守将曹仁。

这位宗室名将虽然年迈,威严却不弱于年轻人。

曹仁的话题切入点选择位置非常好,如果诸葛瑾在这里选择退让,那就意味着,孙权的儿子比不上曹操的儿子。

孙吴在曹魏面前,也就矮了一头,诸葛瑾的气势也还会受到打压。

如果诸葛瑾不退让,态度强硬,那么,满朝的老狐狸们会迅速抓住话柄,把入质的事情谈妥。

诸葛瑾笑了笑,“讨逆将军孙策,二十岁威震江东;骠骑将军孙权,十八岁统御江东。”

“成才,何必争一时的长短。”

诸葛瑾的这番话,首先点明了孙氏出少年英杰的传统,而且,孙家一门能文能武,希望曹魏不要欺人太甚。

同时,诸葛瑾巧妙避开了品评孙登和曹冲优劣的问题,既不委曲求全,又没有伤到曹魏颜面。

刘晔直接把话挑明了,“孙家上表称臣,却不愿提供质子,这不是为臣态度。”

诸葛瑾反唇相讥,“孙将军父子共同为大王抵挡蜀军,这难道不是尽忠报国的表现。”

刘晔冷哼了一声,“孙将军偷袭荆州,激怒了刘备这才引来报复,称臣却不做实质性表现,恐怕想图谋不轨吧。”

诸葛瑾态度也很强硬,“如果孙将军真的包藏祸心,关羽军水淹七军,威胁襄樊地区的时候,我军也就不需要奇袭荆州策应襄樊战场了”

说到这里,诸葛瑾看了曹仁一眼,“如果真是那样,我恐怕也就见不到车骑将军了。”

诸葛瑾的这一番话,虽然不客观,却也说出了事实。

防守樊城的曹仁,是曹魏在江东军白衣渡江行动中最直接的受益人。

司马懿连忙站出来,帮助曹仁说话,“诸葛先生此言差矣,正因为曹将军的坚守,才牵制住关羽军兵力,给贵军将士夺取荆州制造了机会。”

诸葛瑾这一次倒没抬杠,“没错,正因如此,我主才向陛下献表称臣,并且,交还了魏军在襄樊战事中不幸被俘的将士们,这已经充分表现出孙将军对陛下的诚意。”

这一次的会见,曹魏一方很失败,根本没能打压诸葛瑾的气势。

曹丕不再迟疑,亲自开口,“骠骑将军归顺我大魏,也是顺应天时。”

“我宣布,升骠骑将军孙权为大将军,封吴侯。”

“请诸葛先生代为转告,请大将军尽快将孙登送来洛阳。”

在质子一事上,曹丕并没有让步。

诸葛瑾推说要与孙权商量,便告辞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