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志廖化新传

作者:烽岳键客 | 分类:其他 | 字数:132.1万

第185章 宋万将军

书名:三国志廖化新传 作者:烽岳键客 字数:3411 更新时间:2024-11-25 23:39:02

过了很久,关平部将士,才来到北部浮桥东岸。

为了维持阻击魏军的最低兵力,廖化已经下令将士们停止渡河了。

这支汉军到达现场之后,廖化很快从人群中找到了关平,但是,他并没有看到宋万。

不管怎样,关平一到,原本停止的渡河行动,又重新开始了。

廖化拉住关平,“宋万呢,我怎么没看到他?”

关平表情很疲惫,“宋万告诉我,他得到你的命令,接管南部浮桥的防务,所以,让我们先撤。”

廖化一脸吃惊,“我给他的命令,是接应你们撤离,并没有让他带兵接管防务。”

关平听完之后,也是一愣,“我也曾质疑过,以他的兵力根本无法阻挡江东军的北上。”

“但是,”关平狐疑的看向廖化,“宋万告诉我,他得到了你的命令,如果形势不妙,他也会带兵撤上浮桥,等待西岸的接应。”

廖化大致能猜到事情的经过,必然是宋万带人找到了关平,关平不愿意后撤。

宋万临时想了个理由,用自己的人替代下了关平。

但是,关平的人已经到达了北部浮桥,宋万的兵却踪迹全无。

很显然,这名部将和关平有着相似想法。

宋万部人少,将士们虽是精锐,却也难以抵挡江东军的全面进攻。

关平部经历了长时间的战斗,再加上长途行军,将士们早已经疲惫不堪。

别说回去战斗了,就连接管北部浮桥的战场,恐怕也有心无力。

浮桥处布防的汉军战力,同样不算强,在和魏军的厮杀中,将士们的战斗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根本没有余力南下救援宋万。

继续拖下去,汉军可能提前崩溃,这种时候,廖化顾不上那名擅作主张的部将。

廖化不再犹豫,看向身边的卫兵们,“立即命令将士们,加快渡河速度。”

廖化和关平两人一番谦让,最终,关平组织部队先撤。

等到关平部全部过河,廖化下令将士们有秩序脱离防线,部队全面撤退。

汉军的部署,自然在第一时间被魏军发现。

大概意识到了战机,魏军鼓声变得急促,敌人增强了攻击兵力。

魏军不仅压上了全部兵力,前线兵力也开始不记伤亡,努力迟滞汉军撤军速度。

不得已,廖化调整了撤军命令,部分将士按照原定计划撤退,另一部分,则停下来阻击。

为了保证阻击效果,汉军不得不收复了一部分防御工事。

就这样,廖化亲自留守在断后队伍中,组织部队有秩序撤离。

汉军虽然出现了伤亡,但终究没有崩溃。

等到汉军全员撤回防线,魏军停止了追击。

敌人兵分两路,一路南下,夺取汉军弃守的防线,另一路留在东岸,打扫战场。

到了浮桥的中部,廖化组织麾下将士截断了浮桥,随后,开始带兵撤回。

过河之后,廖化见到了早已等候在西岸的汉军将士们。

把将士们交给关平,让对方组织部队休整,廖化借了一匹马,沿着河道南下,到达临时防线西侧。

视野开阔,廖化又得到其他汉军士卒的告知,很快便了解了战况。

东岸的攻防战还没有结束,在浮桥东岸,汉军依托河道,组成一个半圆阵,对抗江东军。

不时有汉军士卒倒下,也不断有汉兵走上浮桥,乘上快艇。

半圆军阵的规模在缩小,汉军处于绝对劣势。

西岸的汉军自发完成集结。

但是,将士们却没有办法帮到东岸友军,只能隔岸观战。

原本部署在北部浮桥西岸的投石车,此时也移到了临时防线的西岸,反击河道上的江东军船队,石弹不停在空中划过

守候的汉军中,不少人取出了弓箭,甚至有些士兵登上了浮桥,不时射出几支箭,对汉军进行援助。

局势很糟,但并非完全不可收拾。

汉军的两艘快艇,仍旧在河道上往返,不时转运一些士兵。

江东军的船队,依旧没有突破汉军的铁链封锁,此时仍被挡在浮桥以南。

既然汉军主力已经通过北部浮桥撤离了,那么,汉军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接应宋万等人撤离。

……

廖化的第一个命令,要求将士们在西岸位置举起自己的将旗。

廖化从来不会放弃自家将士,他的旗帜出现在西岸,可以向东岸的汉军传递一个信号,汉军主力已经撤走了。

确认汉军主力已经安全了,宋万才能毫无顾虑的撤退。

另一个命令,就是命令将士们集合所有能寻找到的木板和绳索。

东岸的汉军人数很少,但是,当汉军兵力下降到临界位置的时候,留守兵力很可能被江东军击败。

所以,汉军必须加快转运将士的速度。

尤其是最后时刻,争取一波将汉军带回西岸。

快艇的承载量就那么大,而且,浮桥不是专业停船的码头,汉军登船难免浪费不少时间。

有了木板和绳索,一切就完全不同了。

利用水的浮力,这两艘快艇可以增强一次性运送的兵力。

而且,将士们只需要直接跳入河道抓住木板,节省了快艇停船的时间。

当然,这个季节下水,对将士们的体力是种考验。

稍有不慎,落水者便会身死。

然而,这种时候没有更好的选择,保住性命更重要。

西岸将士们迅速准备好了木板和绳索。

将士们把绳索的两头系在木板和船只上。

完成部署后,两艘快艇立即朝着东岸驶去,接应汉军士卒登船。

廖化的这个临时应急手段,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宋万部将士知道了廖化的计划后,士兵们纷纷跳下水,拽住木板。

等到士兵们准备就绪后,快艇立即朝着西岸浮桥驶去。

江东军的船队总算意识到了汉军的目的与决心,不顾汉军的投石和火箭,朝着浮桥位置突进。

江东军水军攻势太强烈,不时有汉军将士落水,一旦敌船截断了汉军退路,将士们就完了。

就在这时,一艘汉军快艇突然改变了方向,朝着江东军船队撞了过去。

在行驶过程中,船上燃起大火,这艘船变成了火船。

火船朝着船队义无反顾的撞了过去。

尽管江东军躲开了汉军火船的攻击,但是,船队的阵型却大乱了。

汉军的另一艘快艇,利用这个机会渡河救人,往返了整整三次,救下了不少将士。

火船的牺牲鼓舞了两岸汉军的斗志,战场上矢箭乱飞,投石车的石弹在战场上咆哮。

汉军斗志高昂,却依旧无法弥补实力上的差距。

汉军退上了浮桥,江东军的陆军也同样追上浮桥,准备围杀最后的汉军。

原本汉军防线的位置,出现了一股烟尘,魏军的兵力似乎正在南下。

值得庆幸的,江东军的水军已经被汉军扰乱了,暂时无法对汉军造成麻烦。

宋万的队伍只需多坚持一轮,就可以上船离开。

看着对岸不断倒下的汉军士兵,不少汉军将士向廖化请战,要求乘坐快艇赶到东岸,把厮杀中的战友们替换下来。

西岸的汉军将士中,持有着这种想法的,只怕不在少数。

廖化自己就有这个想法,但是,理智告诉他,能够帮助汉军撤离的,只有宋万部将士自己。

快艇迅速在河道上往返,浮桥上的汉军将士已经越来越少,少到不需要再用木板牵引,将士们可以直接上船。

快艇最后一次靠近浮桥,接应仅剩的几名,就快被赶下海的将士。

其实,宋万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先上船,但是,他放弃了这个机会,把机会给了身边的战友们。

一个又一个汉兵将士登上快艇。

正当宋万准备登船的时候,一只飞来的流箭射中了他的头部。

这位在汉军夺取浮桥的战斗中,用肩膀扛起部队进攻通道的勇士,牺牲在了同一处战场上。

他以另一种方式,逃过了违反廖化军令的责罚。

快艇没有在原处逗留,驶离浮桥,朝着西岸折返。

……

陈邵营地中那些牺牲的将士们,都得到了妥善安葬。

在撤军路上战死的汉军将士们,遗体却无法得到妥善安置。

回营之前,廖化在河道西岸边遥祭了死难将士。

宋万是战死的汉军将士中身份最高的一忍。

牺牲在这场战斗中的勇士,却不仅仅是宋万一人。

不仅仅是操纵火船,冲乱江东军船队的那些无名英雄。

那名误将沙袋当成粮袋的军需官,也牺牲在了熊山粮草大营上。

廖化的命令,是要求守营将士们在遭遇偷袭之后,焚烧粮食,护送木牛下山。

但是,这位军需官把带兵押送木牛的任务交给了副将。

军需官亲手点燃了粮草大营,并且,放弃了逃出火海的机会,与营地共存亡。

回想起战场上的这一幕幕,廖化有一瞬间的动摇。

尽管汉军的诱饵计划执行的非常成功,汉军主力得到保存,甚至还抓捕了大量江东军降兵。

但是,这些死难在这场战斗中的兵将,原本可能会是兴复汉室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牺牲实在可惜。

迟疑与不忍只发生在一瞬间,廖化要做的,是为将士们报仇。

只有任何曹魏突袭上庸郡的部队全军覆没,才能真正祭奠死者。

在西岸短暂休整之后,汉军焚烧了大营,开始进山。

陈东带领着包括陈邵在内的伤兵们,返回熊山大营,寻求詹晏的帮助与安排。

廖化和关平两人补充好粮食,带着可战兵力,汇合了丁奉部将士,开始在熊山内线行军,一路向北。

上庸郡战事,汉军不仅要胜,还得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