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带着系统闯南洋

作者:右边幸福 | 分类:历史 | 字数:96.1万

第391章 拼命的时候到了(本想拆成两节 感觉一节更顺畅)

书名:带着系统闯南洋 作者:右边幸福 字数:4465 更新时间:2025-02-07 02:15:31

五月底。

这个时间点小本子正在长江附近,准确说是武汉附近。

南方眼下还算平稳,宋淑颐昨天收到张新的电报后,立即就派人在安南县寻找黄大山家人。

因为当下匪患严重、汗奸遍地走,普通人白天藏、晚上也藏,经过一夜时间才完成任务。

黄大山还有四个家人,分别是他的父母和弟弟妹妹,他本人是家里的老大。

这些抓捕队员没有发现,就在他们刚刚抓走黄大山家人时,几个汉奸模样男子出现在周围,眼睁睁看着保护目标先一步被抓走,只晚几分钟。

很快一道电波把这个情况送出去,消息先是中转湾湾,然后通过大功率电报机将消息传到小本子驻堪培拉领事馆。

黄大山此刻正在这里。

张新以为黄大山投降南澳人,没想到是小本子。

看到从老家传来的电报,本来因为背叛而紧张不安的黄大山,脸色犹如死灰。

“....”

黄大山正打算开口请求。

便对一个中年人抬手打断,“派人去接走你的家人,已经是我们能给你的最大帮助,虽然我们的人迟到一步。”

“什么意思?”黄大山眼睛大睁,心情愤怒问。

“你已经暴露,掌握的信息也已经交待干净,所以你可以走了,离开领事馆。”

黄大山想跟小本子拼命,当初就是这个人花言巧语,各种承诺好处让他背叛张新,没有抗住死亡威胁和女色诱惑,向小本子交待蔡亚在萨摩亚,大虎在塞拉西王朝的秘密。

再看现在,小本子吃干抹尽,两副嘴脸,那还有当初的热情?

被几名小本子士兵驱离领事馆,黄大山失魂落迫地走在大街上,最后,他决定坐船返回爪哇大岛。

张新不知道暂时不知道这些事情,送走阿古斯后,然后又见了苏巴诺、狄旁尼高洛、罗伊姆。

这些人分布在爪哇几座大岛上‘苟’着,带着少量山地雨林部队和工程队在当地活动,作用更像是一枚枚楔子,或者叫摸石头过河的先锋队。

他们也能从不同的金主爸爸手里拿到一些装备和物资,日子过的还算安逸。

一周后。

黄大山返回达加雅投案,并交待叛出始末。

究其原因是心理失衡。

黄大山、杨花狗,这两人张新在来爪哇船上便早早认识,在三和城上岸后又认识剃头匠沈得柱。

因为从郑奕住那里借到1000盾,杨花狗早期去日尔曼留学。

剩下张新、黄大山、沈得柱三人在银行门口摆摊,在银行工作的女儿蔡小景,早晚也会来帮忙。

加上蔡德隆,这算是原始班底5人组。

三年时间过去,蔡德隆成为将军,沈得柱成为总督,个个看上去都比好像不错的样子。

黄大山认为张新对于他曾经犯下的错误处罚过于严厉,才走入歧途。

听完周新会的陈述,张新久久无言。

黄大山之所以竟升缓慢原因有很多,张新清楚记得第一件事情发生在汉堡店。

当时他掌握着快乐水配方,千寻的老师,也就是已经死在西班牙的‘佩维塔’勾引黄大山,想要从黄大山口中套取快乐水配方。

结果这货知道佩维塔是间碟,还坚持为她求情,这让张新很生气。

第二次是发生在海上。

当时烧掉一艘伪装渔船的间碟船,抓住五名跳海逃生的小本子间碟。

一起的还有蔡德隆、沈得柱、大虎、黄大山。

当时大虎还很胆小,沈得柱也是良家,黄大山也是小白,为让他们成长快一点,杀小本子证道是一条捷径。

大虎做到,沈得柱也做到,唯有黄大山做不到。

当时张新气死,撩下狠话,如果黄大山做不到,就把他丢进海里与小本子作伴,最后逼不得已,黄大山闭着眼睛砍死一个。

现在回头看,黄大山没有担任重要工作的能力。

“他带走的那300人如何?”张新问站在跟前的周新会。

“小本子把信息透露给南澳,南澳派出军队深夜包围驻地,300人奋战至弹尽,都已经英勇就义。”

张新心疼,像心绞疼,那些都是他的心血,每一个都是可爱的人,其中有些才13、14岁。

“电报给宋淑颐,把他的家人都处理掉,把黄大山浸猪笼。”

“黄大山说想见你,希望不会累及家人。”

张新咬牙切齿,“300人,他们都是爹生娘养,他一家人没有一个是冤魂,让他去见鬼!”

周新会心中一禀,微微一个万福应是。

目送周新会离开,张新依然气愤难消,因为一个人,不仅导致300人直接覆灭。

还导致蔡亚在‘萨摩亚’暴露,引发战场上超过5500人战死。

大量生活在当地的普通唐山人被烧杀、jiānyīn、劫掠,他们又是何其冤枉!

这时一个学徒走进来,躬身抱拳道,“院长父亲,门口有一个自称是您师兄,名叫陈光的人求见。”

第391章 拼命的时候到了(本想拆成两节 感觉一节更顺畅)

“???”

张新不解,中二性格冒牌师兄何时从漂亮国回来的?

第一次遇到陈光是在三和城、三保庙外面,当时接到任务,打败一名入门级武者,奖励破锋八刀精通。

张新自然打不过入门级武者,于是用1盾钱让陈光故意败给自己。

聊天发现这家伙练的是迷踪拳,又姓陈,居然是陈其美的儿子。

不过,陈光比较可怜,他父亲被袁大头暗杀时,还是襁褓里的婴儿,一点记忆没有。

她母亲因为担心招来敌人追杀,一直过着隐姓埋名生活,陈光因此从没有享受过他父亲的人脉关系。

否则凭借陈其美是老蒋结拜大哥这个身份,陈光这个遗孤,怎么着也能混个副部长、副警监,或者其它大官当当。

说不定还能娶个四大家族的大小姐为妻,成为京城四公子之一。

抛开陈光身份不谈,这是一个可敬的人,性格可爱又善良,除了有点中二。

早前,那时张新还很弱小,忽悠他去小本子,绑来货车工程师山崎新兵卫,战飞机设计师堀越三郎。

山崎新兵卫和他的团体开发出10轮2.5吨好用野越卡车。

堀越三郎更牛,他和留苏唐山籍飞机设计师‘宋得胜’及团队,开出发S1战斗机及S1轰炸机。

单凭绑回来这两个人,陈光和他的后代可以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

还记得陈光从小本子回来时,头顶被子弹剃出一道印痕,生死只差一点点,张新很难不喜欢他。

再后来,他跟随陈思梅的父亲陈公哲一起去了漂亮国。

脑海里想着往事,张新脚下加快步子,来到宅院门口,见到阔别两年的师兄。

陈光今年23岁,个子1.75米左右,眼睛大大的,额头光洁,留着一头短寸。

因为练武脸上肌肉比较瘦,看上去帅气、有型、阳光。

见到张新走出来,陈光愣神一下,就要躬身抱拳,却迎来张新展开的拥抱。

不知所措被强抱,陈光有些不好意思,本想称呼张新为‘院长’,心里一软,话到嘴边变成,“师弟好久不见。”

“师兄什么时候回来的,为什么没有提前电报?”

“半个月前,我先去的三和城,陪陪老婆孩子,今天刚到达加雅。”

张新了然,陈光妻子是爪哇人,一个叫高迪的普通女子,之前在野鹭湾孤儿院里工作,他们的儿子今年8岁。

“进屋聊。”

张新侧开身体将陈光请进家里,又吩咐厨房准备几样小菜,和陈光面对面饮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新好奇问,“师兄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确实有事情求于师弟,”陈光尴尬放下酒杯,“我想求一万支S1药剂带回唐山,参加武汉会战。”

就在陈光来之前,张新心情还十分郁闷,因为小本子诱导黄大山叛变,导致损失惨重。

眼下或许是个报复的好机会。

想到这里,张新看向陈光的眼睛问,“师兄为什么想回唐山,是不是和唐山建立了什么联系?”

陈光不好意思笑笑。

“通过陈公哲师伯的关系,我联系到在唐山担任组织部副部长的堂兄陈果夫,他邀请我去重庆见面,说是蒋校长想见我,其间聊到武汉会战,因此我打算为国出力。”

张新把头点点,这附合陈光人设,热心肠、愣头青、中二,别人恨不能逃离,他要一头扎进去。

“我可以答应你,不过,额外有个要求。”

请求被允许陈光心情很好,大包大揽道:“只要我能做到,上刀山下火海,十个百个要求都行。”

张新笑笑,“没有那么多要求,你知道每一支S1药剂都等于一条人命,价值连城,我担心被人倒卖。”

陈光举起右手发下誓言,“师弟,我保证它们都会用于救治伤员,不会被倒卖。”

“师兄,我自然相信你,可这些药剂终究要交出去,你不可能看着每一支的去向。”

陈光后知后觉,“师弟你是不是有办法?”

“我打算派人护送这些药剂,并参于后勤和医务。”

思考两秒陈光点头,“合情合理的要求,你打算派多少人呢?”

“5000人如何?”张新看着陈光的眼睛问。

“!!!”

陈光嘴巴大张,他以为是几十人,最多不超过一百人。

5000人是什么概念?等于5个兵团!

砸巴砸巴嘴,陈光提醒问,“师弟,5000人会不会太多?”

张新微笑,陈光是个武夫,他不知道武汉战保会战的规模。

战后唐山战损40多万人,小本子战损20多万人,倒推大概可以算出总共投入多少人。

5000人只是沧海一粟。

“跟你堂哥商量商量?”张新提醒。

“好。”陈光答应,“我试试。”

陈光懵懵咚咚,也不知道一二三,使用张新提供的大型电台,拿出一个秘码本,给重庆发电报。

爪哇大岛和重庆处在一个时区,陈果夫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他堂弟发来的电报。

和陈光不同,陈果夫只是扫一眼电报,立马明白张新想什么。

送一万支药剂,那里需要5000人?

也就陈光傻不溜咚的想不通,这明明是想参战,又因为担心得罪小本子,换个借口而已。

不是担心得罪小本子,而是金手指不允许张新插手唐山战争,只好换个借口套路它。

作为组织副部长,陈果夫随时可以见到老板,片刻后这封电报送到蒋校长手里。

打量电报内容,老蒋感慨一声,“犯难见真情,不要把他们放在太危险的地方。”

陈果夫明白,老板同意5000人入境,而且还要照顾一二。

四十分钟后,陈光收到回信,仅仅只有一句话,‘不胜感激,欢迎入境。’

短短八个字透尽心酸,想到武汉失陷后的惨状,张新决定把S1药剂捐赠量由1万支提升到5万支。

经过技术不断改进,眼下每天车间可生产S1药剂5000支,5万支也就是10天的生产量,不难做到。

安排陈光在家里住下,张新叫来达加雅守将孙立仁。

孙立仁,而不是武家住,主要因为敌人是小本子,真刀真枪正面硬钢,担心野路子出身的武家住崩盘。

孙立仁是漂亮国正规军校出身,加上这两年实战磨砺,及他对小本子男女老幼杀光光的认同感,让张新感到放心。

会客厅。

孙立仁抬手敬礼。

“坐吧。”

张新指向旁边的椅子,接着把派他去武汉的事情简单介绍一遍。

孙立仁眉头跳跳,不确定问:“5000人送药?”

“对,先用船把人和物资送到缅南,然后穿过缅南进入唐山,这条路已经成熟,其它国家物资也走这里。”

“这会很难。”孙立仁提醒,“长途行军,对每个士兵都是一场巨大考验。”

“所以挑最好的士兵,每个人尽可能多带物资,之后我们会和法国人沟通,争取在缅南修建一座机场,用于给你空投补给物资。

你们也要做好最坏打算,考虑到补给不便,这次任务使用日式装备,放弃迫击炮和重炮,重武器用火箭筒代替,注意不要丢失,它是我们的杀手锏之一。”

孙立仁没有反驳,想了想道,“我想带两台第二代‘最后一道防线’。”

“可以,只要你们背的动。”

第一代最后一道防线重6吨,第二代升级后重量有一些减轻,但也有4吨重,即使折开背负,也相当沉。

但效果也相当凶残,这是孙立仁愿意付出负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