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乌云刀
作者:龙动 | 分类:武侠 | 字数:152.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6章 春临堂人民医院
现在,他们就开始大吃大喝。
吴最乐吃了三碗饭,喝了八杯酒,就率先汇报了一下自己的工作:“老大,老鱼,邬子口的同事,我全都把他们带到了尖峰寨啊,接下来有没有什么工作安排?”
鱼哄仙说:“乐哥辛苦了!至于工作安排的话,我们还得探讨商量一下。”
然后,鱼哄仙就问赵广安和边小侠:“边经理,赵经理,你们的丝绸生意经营得怎么样啊?这个行当究竟有没有搞头?”
边小侠没有说话,他只是踢了踢坐在他身旁的赵广安。
一看到这种情况,鱼哄仙就不由得皱了皱眉。
他知道,如果这个生意赚钱的话,他们一定会抢着汇报工作,以证明自己的能干,而不会把这么好的机会留给别人。
于是,赵广安就显得很不好意思地说:“鱼总,是这么回事啊,你也知道,我们这次带的资金也不多,丝绸的价格现在又涨得离谱,所以也拿不了多少货。”
他咽了咽口水,又说:“拿货不多的话,根本就没有人重视啊。就这样,进货拿不到低价,出货收不了高价。这一趟,除掉一路的人员开支和过路费,我们不但一个子没赚到,还倒赔了四百二十八两银子。”
鱼哄仙听了,说:“哇咔!这年代,想辛辛苦苦做点小生意发家致富,看来是完全行不通啊!”
边小侠见鱼哄仙并没有要开骂的意思,才终于说:“鱼哥,做小生意真的没前途,累死累活的,也完全是在给别人干。所以,我们下次做生意,投资一定要大一点,这样才有希望。”
鱼哄仙点了点头,又问:“那你们这次进的货,现在应该都脱手了吧?”
边小侠回答说:“货倒是都脱手了,我们把这批货全都卖给了隆兴府的富源服饰公司。只不过,这家公司的采购真踏马抠得死,把价钱压得很低。”
赵广安说:“是啊!前几天,如果不是见到乐哥,说公司重组,叫我们来新公司报到,我们压根就不会以这个价格出手。”
这时,杜沉非轻轻拍了拍桌子,说:“不要紧啊!做生意有赚的时候,也有赔的时候。”说到这里,他停顿了片刻,才说:“各位,我们现在也搞到了一点资金,这些资金,可是拿公司六位同事的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一条新的路子。”
鱼哄仙点了点头,说:“不错!我们公司人员已经不少,我们总不能再去开展以前的业务,也就是集体去打劫,也不能坐吃山空。现在,大家就可以各抒己见,看看做什么项目比较合适?
这个时候,就已经到了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有人说开饭店好赚,有人说卖黄金珠宝发财,又有人说开宾馆轻松……
总之,在座的这些人,各有各的想法,即使没想法,也随随便便地说了一个创业项目。
这时,孙卖鱼举了举手,发言说:“各位老大,我感觉咱们可以开一个医馆啊,不知道你们觉得这个项目怎么样?”
杜沉非还在考虑这个项目是否可行又能不能带动就业的时候,鱼哄仙却已经拍着桌子叫了起来:“好啊!卖哥想的这个项目很不错,可行性比较高,不管是资金投入还是人才需求,都很合符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我个人支持这个项目。”
杜沉非说:“嗯!开医馆的确是好事,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而且,卖哥可是这个行业真正的专家啊!我也赞成这个项目,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
鱼哄仙扫视了一眼众人:“各位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完全可以说出来啊!”
段寒炎也举了一下手:“这个项目的确很好!因为人生在世,免不了会有些病痛,有病痛就得求医问药。开医馆虽然不能大发其财,但有卖哥这种专业人士在这里,应该是一个稳赚不赔的项目。”
没有人表示反对,于是,开医馆这个项目就算是正式表决通过。
接下来,他们就开始探讨起具体的经营细节。
鱼哄仙说:“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开的这个医馆,规模决不能太小,要开就开一家潭州城最大也最有实力的医馆。这样的话,除了卖哥,我们还要多招聘几个水平不错的主治医生。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打响名声,站稳脚跟。”
他停了停,又接着说:“只要我们的这一家医馆在潭州立足,我们就可以开始考虑在其他城市发展分店。因为这完全是一个可以复制的项目。”
杜沉非看了看鱼哄仙:“你认为投资多少合适?”
鱼哄仙在心里算了算,才说:“既然规模要大,我认为投资额度要在两万两银子上下。”
杜沉非抓着脑袋,显得颇为吃惊:“哇咔!要投资这么多啊!如果要这么多钱的话,那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一下公司部分同事的就业问题?”
鱼哄仙也在抓着脑袋,很显然,他还没有想到合适的办法。
毕竟,开医馆这种项目,对于专业要求很高,总不能随随便便捉个人放在那里当医生。
第146章 春临堂人民医院
没有人说话,段寒炎就忍不住说:“开医馆这个项目,想解决山寨的就业问题,这就比较难啊!毕竟,山寨里的兄弟们,很有可能连药材都傻傻分不清,更别指望他们懂什么医术了。”
杜沉非点了点头。
段寒炎又接着说:“所以啊!我认为,我们如果想开医馆,又想解决就业问题的话,就不能把大部分的资金投进这个医馆,我们一定还要找一找别的项目,也就是对专业要求没有那么高的项目。”
杜沉非又点了点头,他显然也很支持段寒炎的观点。
在他的心里,判断一个项目是好还是不好,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看能不能带动就业。
正在杜沉非感觉犯难的时候,吴最乐忽然举了举手:“各位,我有一个开医馆也能带动就业的想法啊!不知道你们觉得能不能行得通?”
听了这话,杜沉非的目光立刻就落在了吴最乐的脸上,他说:“哦?乐哥有什么好想法?”
吴最乐眨了眨眼,组织了一下语言:“是这样的!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模仿后世的医院,也就是大家刚才说的医馆。就像老鱼说的一样,我们投资多一点,把这家医院开得大一点。设立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科室,以及急诊室,另外还搞一个住院部……”
他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每个人都听得很认真。
毕竟,在座的这些朋友,从出生到现在,都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经营模式。
急诊这个概念,在座的这些人,凭字面意思,也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没有人知道住院部是干什么用的。
过了很久,杨雨丝才第一个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阿乐,你说的住院部,是什么意思呀?是不是员工宿舍呀?是不是在医馆里工作的员工,大家都必须住在医馆里?”
现在,已经到了吴最乐搞详细说明的时候。
他虽然来自于二十一世纪,但他也绝不会把在座的这些人当白痴。
因为他的心里门清,在座的这些朋友,虽然知识面没有自己广,见闻也不如自己多,但大部分都是江湖中牛逼哄哄的人物,甚至有好几位能分分钟秒杀自己。
在这样的团队里,吴最乐甚至从来都没有想当老大的野心。
他明白,老大这个职务是一个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职务,并不是你懂得多就能够成为团队老大的。
在这个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江湖中,想成为一个团队的老大,你不但要有牛逼的专业知识、优良的信用和责任心,而且还得拥有够硬的心理素质、灵活的手腕,以及身先士卒的决心,还有行之有效又令人难以捉摸的权谋之术。
吴最乐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对于一个老大必须具备的这些素质,他知道自己拥有的并不多。
所以,他来到这个时代,遇到鱼哄仙以后,他就把鱼哄仙当成了自己的老大。在遇到杜沉非以后,他和鱼哄仙就都把杜沉非当成了自己的老大。
在他的心里,这两个人远远要比自己牛逼。
现在,吴最乐就在很认真的讲述有关于医院的知识,他把他所知道的和医院有关的事情一股脑都说了出来。
最后,吴最乐才说:“我们就可以把公司的一部分同事安排过来当护士和采购。我们只要先办一个培训班,安排专业人士对这些护士培训一两个月,考试合格就发个毕业证给他,这样就完全可以胜任工作……”
听到这里,不管是杜沉非还是鱼哄仙,也不管是段寒炎和福四,全都鼓起掌来。
过了很久,杜沉非才说:“乐哥真的是一个人才啊!这个提议我认为很好!我给五星好评!”
鱼哄仙微笑着点头:“是啊!我也想给他点亮五颗星!这么操作,如果在将来可行,那么现在也一定可行。因为这个住院部,不仅能为病人提供方便,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收床位费,给公司带来更好的收益。”
说到这里,他们就基本确定了这家医馆的投资额度——两万两银子。
接下来,他们就开始讨论起这家医馆的名称。
众人正在沉思的时候,杨雨丝忽然说:“鱼哥哥,我想到了一个名字,不知道你们喜欢不喜欢?”
鱼哄仙笑着说:“你想了个什么好名字啊,说出来听听,才知道喜欢不喜欢。”
杨雨丝说:“就叫做春临堂医馆,怎么样?春天的春,来临的临。大概意思就是手到病除妙手回春的意思咯。”
鱼哄仙眨了眨眼,说:“能想出这么不错的名字,羊咩咩可以啊!我也给你一个五星好评!”
段寒炎微笑着说:“这个名字真的好啊!一个人如果能去除疾病、身体健康,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从身体上来说,都有种蜕变重生的感觉,这感觉就像是严冬之后,温暖的春天来临。”
对于这个名字,杜沉非和孙卖鱼、福四也表示很满意。
这时,吴最乐又提出了一个超越时代的意见:“既然我们是想做连锁品牌,这样吧,我们就把春临堂作为品牌名,稍晚点我再亲自设计一个logo,这么操作就方便传播。至于医院的全称,我觉得,叫作春临堂医馆还不如叫作春临堂人民医院。”
杜沉非疑惑地说:“春临堂人民医院?叫这样的名字会不会有点另类?”
吴最乐说:“老大,不会啊!为什么叫人民医院?是因为叫这个名字不但能区别其他医馆,而且还和广大的老百姓联系起来,显得更为亲民,不会让人觉得有看不起病的感觉。”
无论是杜沉非还是鱼哄仙,都是一些思想颇为开放的人,所以,对于吴最乐的这个想法,他们竟然也表决通过。
然后,他们就开始任命人员,孙卖鱼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春临堂人民医院的院长,他的徒弟陆邓梁也就是小陆,担任院长助理。
因为孙卖鱼实在是太贪财的缘故,公司的领导班子又想了一个办法,决定采用财权分离的管理体制,也就是医院院长不掌管财务工作。
官不小推荐自己一个叫作司马益的小弟担任这家医院的财务总监。
他的理由是,司马益这个人,长期在尖峰寨公司从事财务工作,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人品好,不贪财。
于是,财务总监这个职务也被拍板定案。
至于接下来的具体工作安排,无论是选址租房还是对外招聘医生,以及护士与采购人员的培训工作,全都由孙卖鱼负责指挥,福四等山寨中的人员负责执行。
为了保险起见,不再重蹈圈圈屋奶茶店覆辙,他们还作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从明天起,孙卖鱼和陆邓梁就必须尽快搬出原是园,另外公款租个房子住下;原是园的人也不能随随便便前往春临堂医院。
最后,鱼哄仙还亲自替春临堂人民医院写了一副对联:“店藏百药都是回春妙药,胸集千方皆为治病良方。”
又喝了一阵酒,鱼哄仙说:“老大,既然开医院只需要投资两万两银子,我们手里还有点闲钱,我感觉我们还可以再开一家别的什么公司或者店铺,这样才能广开财路。”
杜沉非“嗯”了一声:“既然还有钱,那各位就再想想看,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于是,众人就都开始思考起来,一个个都搞得很像是奥古斯特·罗丹所创作的《思想者》。
对于这样的一幕,杜沉非和鱼哄仙这两位大佬也感觉很满意,他们都很欣赏能为集体出力气的人。
但他们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一个行得通的好项目。
这时,一向都没有说话的沈加甜忽然红着脸轻声说:“杜大哥,开一个服装店,你们觉得可以吗?”
杜沉非看了看沈加甜,又笑了笑:“甜妹这个项目,可以是可以,毕竟每个人都要穿衣服。只不过我们大都是男人啊,只会玩玩刀剑,没有人懂缝纫这门技术。”
沈加甜也微微笑了笑:“你们虽然不懂缝纫,但我会呀!我爸爸妈妈以前就是做这一行的,生意一直都不错哦。”
杜沉非考虑了一下,说:“现在的有钱人都是去裁缝店量身订做。而估衣铺却专卖别人不要的旧衣服,只有穷人才会去光顾估衣铺。甜妹是打算开裁缝店还是估衣铺?”
沈加甜说:“我们既不开裁缝店,也不开估衣铺。”
杜沉非疑惑地“哦”了一声。
沈加甜接着说:“我们可以事先生产出全新的衣服,再租一个店铺,把这些衣服整整齐齐地陈列售卖。”
听到这里,段寒炎忍不住说:“甜妹这个主意,虽然感觉还不错,很有创意,但会不会存在衣服不合身的这种现象。”
沈加甜还没有说话,吴最乐就先扎扎实实地表扬了一番甜妹,然后就忍不住开始卖弄起自己的见闻,他把二十一世纪服装店的经营模式介绍了一番,然后说:“搞服装生产可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如果想进军服装行业,就可以招聘几十百把个工人,先把服装加工厂开起来。每种服装的款式,都生产小码和中码以及大码、加大码四个尺码,这样的话,不管一个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尺码。”
在座的每个人都很看重吴最乐的意见,因为他们觉得吴最乐的意见都很有价值。
吴最乐见大家都听得很认真,自己的意见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就更加讲得唾沫横飞热火朝天:“我们一面开服装厂,一面在繁华点的地方搞几个门面,开一家大型的服装超市……”
听到这里,沈加甜看吴最乐的眼神,简直就像是小迷妹在看着自己的超级偶像。
吴最乐说着说着,又想到了一些他认为很不错的主意,说:“我们还可以用木头雕刻几十个木人,也就是模特,让这些模特穿着衣服站在门口,以吸引顾客。还有,咱们可以搞几个挂着镜子的小房间,作为试衣间,这样,顾客就可以在付款之前,看到衣服的上身效果……”
然后,吴最乐又说,用不了多长的时间,他就可以把缝纫机研发出来。只要有了缝纫机这个东西,那就可以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