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乌云刀
作者:龙动 | 分类:武侠 | 字数:152.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章 小道士
无无子又嘱咐说:“你们两个上台后,压根就用不着紧张,想坐就坐,想站就站,都没有什么关系。”
牛犊先笑着说:“老道大哥,如果万一没下雨,我们就溜之大吉,是不是?”
听牛犊先这么说,无无子就连忙摆手说:“小金鱼,牛犊子,这么搞可不行啊,千万不要半途而废,那样的话,才真的会被衙门打屁股的。而且,你们如果还想在这潭州城里混,就最好不要做这样的蠢事。”
杜沉非本来也打算一发现不对就跑路的,听了这话,又有些着急起来:“大哥,我们又不能跑,万一没有下雨,难道就在这台上像傻鸟一样一直呆着?”
无无子微笑着拍了拍杜沉非的肩头:“你们放心,就在这两天,雨是一定会下的,只是具体什么时候下雨,我暂时也摸不准而已。哪怕等个两三天,你们也一定要将雨等到,才能下台来。明白了吗?”
二人点了点头。
牛犊先又问无无子:“老道大哥,如果在这鸟台子上等他娘的两三天,我们饿也饿死了,你可不要忘记给我们送饭来哦!”
无无子笑了笑:“你这笨蛋,呼风唤雨的法师来到这里,官府自然会包吃包住,怎么可能会让你们饿肚子?”
杜沉非与牛犊先听了,才终于有点放心。
无无子给杜沉非装扮完毕。
此刻,杜沉非太极冠儿头上簪、手内挥动白拂尘,立刻就变成了一个小道士的模样。
杜沉非将两担桶交给无无子看守,他也不来台下衙门设立的登记处登记姓名籍贯,便提起牛犊先的腰带,脚尖只在地面一点,便有如燕子穿云般跃上台来,轻飘飘落在了台上。
杜沉非只露出这一手,就惊呆了台上台下所有的人。
就连无无子都想不到,这小伙子的轻身功夫,如今已这么高明。
杜沉非和牛犊先上了高台,只见台上正中间摆着一张方桌,方桌上有一个香炉,炉中香烟霭霭,两边又有几只烛台。
香炉后靠着一个金牌,牌上写着雷神名号。
桌子后并排列着五个大缸,缸中都是清水,水上浮着杨柳枝。杨柳枝上,还放着一块什么牌子。
祈雨台的左右,有几个木桩,木桩上写着五方蛮雷使者的名号。
杜沉非盯着这些东西看了很久,也搞不明白这些东西究竟有什么作用,但无论如何,这一切都看起来好专业的样子。
祈雨台后的几个公务员,见台上忽然凭空多出来两个人,都吃了一惊。
他们仔细一看,只见一个长得很靓仔的小道士带着一个妖魔鬼怪般的黑大个站在台上。
看到反差这么大的两个人,这些公务员,就有很大的把握,这两个人绝壁是天上神仙下凡。
很快就有一个三十八岁的工作人员走上前来,向杜沉非打了个招呼:“请问小道士怎么称呼?从哪座仙山来的啊?”
杜沉非甩动着手中拂尘,他的眼珠转动,装模作样地回答说:“我是南丰神霄派冲虚妙道先生、特授太素大夫、凝神殿侍宸、金门羽客王文卿仙师门下弟子,叫作杜沉非,禀上天旨意,奉师父之命,来这里降雨驱灾,救济万民。”
他一路上将这一句话反复念诵,这个时候已经说得是十分顺溜。
原来,王文卿是道教神霄派的创始人,据说,王文卿曾经从一个高人那里得到了雷书秘典与飞章谒帝之法,从此便有了呼风唤雨、捉鬼除妖的本事,真称得上是当代一大活神仙,名闻天下。
台上这些公务员当然都听说过“王仙人”的大名,听说来的这个少年道士是王仙人门下弟子,便慌忙屁颠屁颠跑去报知潭州知州李纲。
李纲听说王仙人徒弟来了,也很高兴,以为有仙人帮忙,没有办不成的事,于是,他连忙叫人去请杜沉非相见。
杜沉非抖擞精神,带着牛犊先,一路跟在那人身后,走了进去,见了李纲。
李纲盯着杜沉非看了很久,才朗声说:“本官久闻王仙人大名,如雷灌耳,仰慕清德已久,怎奈俗缘浅薄,无路得见道骨仙风,今日虽然不曾亲见王仙人,幸得拜识仙人门下高足,大慰平生啊!大慰平生!”
杜沉非想了半天,也想出几句他觉得很文雅很得体的客套话,回答说:“贫道杜沉非,久闻大人一身正气,气壮山河,贵名传播海宇,山斗重望,真称得上是当今海内第一人,今日得识尊颜,真是宿生万幸!”
李纲见杜沉非行为举止和谈吐都相当不错,显得是非常高兴:“足下过誉啊!昨夜灯花报,今早喜鹊噪,没想到是仙人高足下凡来。今日且喜足下不辞辛劳,远出仙山,光临凡地,施无边无量大法力,来救万民倒悬之急。”
杜沉非知道,在这种文化人面前,即使平时粗鲁得像头牛,这时也应该尽量表现得像一个文化人的样子。
于是,他又挖空心思,勉强拼凑几句文绉绉的话来,说:“今久旱无雨,赤地数千里,生灵遭灾,人心惶惶。既承师命来到这里,又蒙大人见委,贫道虽然不才,敢不向前,以效微力?”
李纲连连点头:“请问足下登台祈雨,是自带一应所需法器物品,还是需要临时去采购备办?”
杜沉非说:“贫道祈雨,既不需要法器,也不需沐浴斋戒,只要我二人登台,祈禳上天,神灵有感,就必定会施下一天甘雨,润泽众生。”
李纲看了看牛犊先,见他长得跟鬼一样,还眼放凶光,令人不寒而栗,便皱了皱眉,向杜沉非说:“足下有此等神仙手段,真乃王仙人弟子。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登台行求雨大法事?”
杜沉非觉得,与这些当官的打交道,可真是累死个人,就连说句话都得想半天,实在费劲得很,他恨不得立刻拔腿开溜。
听李纲这么说,杜沉非便连忙说:“这事关系众生,不可耽搁,我们现在就去。”
李纲连声称谢:“有劳!有劳!”
杜沉非招呼了牛犊先,自己背着那口刀,牛犊先提着大斧,一前一后往台上而来。
这时,十几个公务员已经在台上伺候。
台下的百姓,听说来祈雨的人是王仙人的徒弟,都摩肩叠背,挤在台下观看,打算一睹神仙风采。
这人山人海的,把无无子看守的两担木桶也不知道挤到哪里去了。
可当他们看到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杜沉非时,都只当作一场笑话来看。
因为他们今天至少已看过三场同样的笑话。
这些人议论纷纷:“看这个小道士,长的倒是挺帅的,只是不知会不会求雨?”
又有人说:“这小靓仔看起来聪明伶俐的样子,只可惜是个出家人,不然入赘在我家也好。”
还有人说:“他身后那个黑大个,长的跟庙里的鬼一样,浑身黑炭,有可能真的是王仙人那里来的。”
这一伙围观的人中,竟然还有认识杜沉非的,在失声惊呼:“这人不是在小金桥旁卖冰棍的那个小伙子吗?原来他是王仙人的徒弟,怪不得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还能做出冰棍来。”
众人听见这话,仔细看时,果然是那个卖冰棍的少年。
忽然又有一个人说:“怪不得连我娘的哮喘病都好了,原来是吃了神仙做的冰棍,看来这冰棍还能包治百病。”
听他这么说,没吃过杜沉非冰棍的人,也说明天一定要去买一个来吃。
杜沉非也不会发符烧檄,也不会打什么令牌,只在台上走来走去,牛犊先站在身旁,跟着乱转。
台下众人见了,感觉这两个人的表演比看猴戏还要滑稽三点四五倍,笑得前俯后仰。
杜沉非听见台下有人在笑自己,心中暗想:“如果不稍微装点高人的模样,大家都以为我这是利欲熏心,想不劳而获。以后如果传扬出去,可真是个笑掉人大牙的笑话,以后估计生意也别想做得成了。”
一想到这里,杜沉非便扯出那柄刀来,在太阳下照得金光耀眼。
杜沉非竟然舞起刀来。
他舞得呼呼风声,用刀光将自己团团裹住,只见台上黄黑交替,就如同刮来一阵妖风。
这团刀光化成一个圆球,把杜沉非包裹得严严实实,连人影都看不到。
围观的人见了这么神乎其技的刀法,还以为自己是在看人卖艺,齐声喝彩不已,竟全都忘了这个人本是来祈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