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真不是网文作者

作者: | 分类:都市 | 字数:81.9万

第二八三章 市场需求

书名:我真不是网文作者 作者: 字数:2088 更新时间:2025-01-26 02:15:52

跟风这种现象并不是网文独有的,也不是现在才出现的,而是古已有之。像明代《西游记》火了以后,出现了许多《东游记》《北游记》等蹭热度的作品。

起行中文网成了这么多年了,期间当一本作品火起来以后,也有一些作者会写一些类似的题材作品。因为这种写法已经证明过可以成功了,所以沿着前人开辟的道路走,虽然没有了这种开天辟地的荣誉,可也可以少跌跟头。

不过跟风和跟风也不一样。对于大火作品的跟风、模仿虽然自古就有,但是到了现在,尤其的网络文学出现以后,不但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标准也是越来越低。

网文早期的跟风是一个作者写修真火了,别人去写修真;有人写魔法火了,其他人也去写魔法……这种题材的跟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算跟风,它只是在题材上的一种簇拥。

而且这种跟风题材的做法在各自的作品上并不一样,每一个作者都是别具特点,各有千秋。这种行为其实是促进了网文题材的发展,拓宽了网文更多的可能性。

而随着网文的进一步发展,网文题材大的分类确定,小的题材也初具雏形,这时其它作者对于作品的更风由某一个题材变成了某一个元素。以前可能只是跟风修真的仙侠题材,现在分成了跟风天才流还是凡人流……进一步细化。

这时的跟风也只是对于大题材下的小分类的深度发掘,各个作品虽然作品标签已经有了一些雷同,可是内容上还保持独立性,每一部仍然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直到无线阅读的市场被发掘以后,跟风现象更是越来越普遍,而且这时的跟风、模仿更加的细化,开始模仿某一本作品,甚至某一本作品当中的某个副本、剧情。这时的跟风相对于之前已经有一些露骨了,在某一些方面来说某些剧情近似于拷贝。

越来越多的读者在看到一本新作品的时候,开始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其他的作品也写过这个情节?

把网文比成作文的话。最早的跟风是跟风作文题目,比如“我的()”,你可以写你认识的任何一个人;

后来的跟风则变成了“我的(爸爸妈妈)”,开始固定人物了,但每个人仍然可以写出不一样的东西,毕竟每个人的父母都不一样;

可现在的跟风则变成了“我的(班主任)”,每个人写的都是同一个人,虽然视角不同,但是每天相处、经历的事情都差不多,所以你开始看到无数的作文出现了相同的情景:老师带病坚持上课,不怕把病传染给学生;老师深夜点蜡烛批改作品,坚持不开灯;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学生,不知道学生的妈妈们会不会吃醋、爸爸们会不会夸孩子为自己着想……

这种现象一开始还没有什么,可是最近却是越走越歪了,开始带起一股歪风邪气。对此叶宁也很无奈。

一个是因为这种跟风是市场需求。庞大的读者市场对某一类作品的需求也是巨大的,即使有些雷同,市场也能消化掉;

一个是因为这是作者以及网站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走前人走过的路比自己披荆斩棘的开路简单多了。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可以更快的见到收益,网站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作品的热度,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种程度的跟风虽然雷同的元素、情节越来越多,但就作品来说,还够不上违规。你没有办法处理、抑制这种情况,除了心里骂两句以外。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但小网站有这种现象。随着无线阅读市场越来越大,一些大网站也开始出现对于火书的跟风、模仿,起行中文网都没有躲过去,旗下作者也有人开始跟风排行榜上的作品。

毕竟现在各个站在跟风模仿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起行中文网的作品,肥水不流外人田,钱不能光让其它网站挣去。

……

自从起行中文网推出大神制度以来,大神、甚至是白金头衔就成了许多作者奋斗的目标。就算不能成为起行中文网的大神作者,成为一个小站的大神一年也是几十万的收益。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许多人入行以后会发现别说成神了,在撞个头破血流以后连收益都没有的情况才是普遍存在的。

网文的竞争压力太大了。不说大神,一个精品作者都需要打败数以千计的对手。写作很简单,挣钱的写作不简单。

当许多人发现成神的难度以后,一部分人会心灰意冷的放弃,另一部分人则会寻找成功的办法。

如今则有一条捷径摆在了众人的眼前:跟风。

叶宁是一个扑街作者,他经历过写好几月一分钱都没有的窘境,他十分理解网文作者的处境,尤其是底层作者。他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增加下层作者、底层作者的收入。可是一直以来他却都不推荐作者走模仿这条路。

往小了说,许多作者是有灵气的,只是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路,这时候如果跟风、模仿其他作品,会消磨掉作者的灵气,习惯了这种写作方式以后很难改掉。倒是想要原创也没有灵感了。

往大了说,这种走捷径的行为会误导许多作者,给他们一个错误信息,引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丢掉自身优势,加入跟风大军,长此以往会打消原创作者的积极性,网文的路会越走越窄。

可是目前网文市场够大,但是好的原创作品却不多,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产生的市场缺额自然有其他作品补上。这是一个很无奈的现实。

而且跟风、模仿也确实让许多作者挣到了钱,解决了温饱问题。任何事情都不如吃饭重要。叶宁不敢砸掉那么多人的饭碗。

对此叶宁也只能严格要求编辑把好关,对作品严格审核。试读的跟风可以,但是和镜像分身似的作品绝对要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