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这皇后我不当了
作者:小晨晓 | 分类:古言 | 字数:55.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44章 要做就做好
“你的意思是,刺杀王阿满的事,是赵承启帮董谦办的?”赵承胤问道。
他之前也不是没有这样怀疑过,但是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就齐王和赵承启的身份怎么会帮董谦去刺杀区区一个王阿满呢?
即便是董谦投靠了齐王,那父子俩也不至于为了董谦做到这种程度上。要是齐王父子帮着董谦去刺杀王阿满,那都不像是董谦投靠了齐王,反倒是像齐王投靠了董谦了。
但若是董谦给齐王提供了打量了金钱,那似乎就能说得通了。
若不是董娇说,他还真的没有想到这一层:“其实我也这样怀疑过,但是想来想去都觉得不大可能是,而且也一直都查不到他们二人勾结的证据,所以也不敢这样想。若是有董谦提供给了齐王银钱,那倒也说得通。”
“我也不过是这样猜测的,兹事体大,最好还是有证据才好。”董娇道。
赵承胤点点头,自然是要有证据的,只是有了方向之后,要想找证据就容易一些了。
两人之间有片刻的沉默,而后赵承胤想到了另一件事,说道:“父王已经决定了,把江揽霞嫁给许配给光禄寺正卿的小儿子。日后若是那小公子能考上功名,指不定江揽霞还能有个好前程。”
董娇‘嗯’了一声,没有说其他。光禄寺正卿家底丰厚,在京城经营多年,门庭与江家匹配。不过这小公子就是因为母亲宠溺,被惯坏了,读书有些不上进,其他的大毛病也没有听说。
当然,江揽霞要是能督促这小公子读书上进,妻凭夫贵,于江揽霞也是好事。即便是江揽霞任由小公子堕落,那有光禄寺正卿丰厚在家底在,两个人倒也不至于饿死,就是活的窝囊一点罢了。
这门婚事算不上好,但是配江揽霞足够了。
见她不说话,赵成胤以为她是不满意,便开始解释道:“你若是有其他的主意不妨直说,莫要自己憋在心里。”
经过前几日那一病,赵承胤算是怕了。要是再来这样一次,非要把他的魂都吓丢了不可。
董娇却也没有想到他会这么问,愣了愣才绽出一个笑容,十分认真的回答道:“我觉得这样挺好的,真的。”
她也并非是要置江揽霞于死地,还是那句话,只要不要主动来招惹她,她肯定是不会主动去找事情的。
话到这里,崔莺来到了门口,说道:“姑娘,那些租户的来了,正在大堂里等着。”
董娇这才想起来,今天她就让白露去找了那些要减租子的农家,说今年可以减一成的租子,但是来年需要在正常租子的基础上多交半成,若是同意的话直接让当地的教书先生拟了契约来让她签字画押就是了。
却不成想这些农户还会亲自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又出了什么事。
农户们现在来也不奇怪,种地的人,一年到头忙到晚,并没有那么多的空闲时间。现在这个时辰,差不多正是结束农活的时候。
赵承胤却不知道是什么事,不由担心起来,问道:“什么租户?”
“应该没有什么大事,我去看看。时间也不早了,世子先回府吧。”董娇叹了一口气,对赵承胤道。
董府说小也不小,再加上之前黄氏办的乱七八糟的事情,想要理顺还真是要花些心思。
见她面有倦色,赵承胤一阵心疼,道:“你何必这么尽心尽力呢?董家这么多年都这样过来了,你就按照以前的规矩来董家也过得下去。反正你也不会在董家待太长时间了。”
“不为了其他,只是既然把事情揽过来了,还是做好才是问心无愧。而且有些事情我不理,日子难过的到底也不是董家的人。”
赵承胤拿她没有办法,临离去之前一遍又一遍的嘱咐崔莺一定要给她炖一盅补品,这才大步离去了。
看着他的背影,董娇不禁笑了起来:“堂堂一个世子,怎么唠唠叨叨的,像个嬷嬷。”
崔莺笑的一脸甜蜜,仿佛赵承胤关心的人是她,“世子殿下是在意姑娘,偏姑娘还故意当做不知道。看姑娘笑的,比现在开的最好的白玉兰都要漂亮。”
闻言董娇敛了笑,嗔了她一眼,但走进了大堂都是满面春风的模样。
大堂中站着八个黝黑的大汉,看来是那些农户选出来的能说话的人。
瞥见董娇的身影,一个个都弓着身子,低着头,不敢正视董娇。
董娇坐定了之后对众人道:“有什么事坐下说吧。”
说来这些农户租种董家的田地也有好些年的时间了,交租子的时候也进过董府的大门,但是来到大堂还是第一次。
他们哪里敢坐下。
领头的那个中年汉子忙说道:“小的不敢。”
“无妨,想来你们也劳作一天了,坐下说吧。”董娇坚持。
几人战战兢兢的坐下,偌大的汉子,只敢把一半屁股放在椅子上,看上去扭扭捏捏的,有些好笑。
“说吧,什么事?”董娇再问。
汉子们对视一眼,最后由那个中年汉子小心翼翼的说道:“小的们斗胆,听闻之前掌家的是大夫人,现在四姑娘掌家,那四姑娘说的话……一年之后还能算数吗?”
原是这样。
董娇微微一笑:“诸位放心,事情是我答应的,但是契约之上签字的会是我祖父,印章盖的也是我祖父的。不管换了谁管家,都是作数的。”
几人这才放心,交换了一个眼神,竟齐齐给董娇跪下。
“多谢四姑娘,若不是四姑娘,小的们明年怕是要种地的种粮都没有了。四姑娘真是活菩萨。”中年男子一边磕头一边说道。
其余的人也一声声的喊着‘谢四姑娘’。
“不必如此,你们起来吧。回去让文书先生写了契约你们按好手印送来就是了。”董娇道。
因为以前出过大户人家欺负人家有的农户不识字,便说一套,契约上写的是一套,等农户按上了手印,那就是浑身长满嘴都说不清了。
所以后来一般都是农户自己找衙门的文书,或者是教书先生写契约,再按上手印。这般可一定程度上避免不识字的人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