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在心上开了花
作者:木子栖 | 分类:现言 | 字数:25.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零五章
第二天就要送小舟舟去新的幼儿园上学了,叶陶陶提前还特意问过小舟舟愿意去新的幼儿园吗。小舟舟想了想没有说话,但表情看得出来是不大愿意的。
叶陶陶委婉的问他为什么。
小舟舟低着头玩弄着手指头,想了一会儿才说:“只有我是一个人,他们小朋友都是朋友。”
叶陶陶恍然大悟,没跟他过多的讲一些道理,只是教他明天去学校里要怎么做,往往小朋友之间最容易就成为朋友了。叶陶陶在他书包里塞了一些饼干零食之类的,叫他明天分给同学们吃。
送小舟舟第一天去幼儿园,叶陶陶特意在外面多留了一会儿看看他们相处得情况。小舟舟刚开始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一个人坐在角落,老师看到了就让他坐到身边让他向大家做自我介绍,他有些忸怩不太想站起来的,一个小女孩踊跃的站了起来先向他介绍了自己,紧接着其他的孩子也争先恐后的站起来介绍自己,同学们的热情渐渐感染了他,小舟舟终于也敢站起来介绍自己。
叶陶陶看到这里会心一笑,然后放心的离开了学校。
她本来想给方煜打电话想跟他谈谈工作的事儿,这事儿一直记挂在她心上不解决她实在不能安心的在这里住下。拿起手机才想起来,方煜昨儿赶飞机差不多深夜才到,这会儿应该在补觉吧,于是就没打扰他。
走在早晨的街上,人渐渐开始多了起来,路边早餐摊儿烟雾缭绕,老板忙得不亦乐乎,简易支起的几张桌子坐着三三两两吃早餐的人。一碗简单的豆汤面,吃出来微微的薄汗,连汤带底儿喝个干净。
叶陶陶路过几个卖早餐的摊子越看越想吃,但摸摸肚子还是鼓囊囊的,都怪剧组早餐太好吃了,下次找个机会还是想要来早餐摊儿上吃,吃的不是早餐而是那个氛围。
早晨的阳光冒了尖儿,沐浴着暖暖的橙光别样的舒服。叶陶陶对着晨光的方向微微眯了眯眼睛,心里就想着要是没什么事真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享受一会儿。
方煜不在她也没什么事儿可做,现在就处于一个闲人的状态,真是难得啊属于自己悠闲地时光,要是夏天在就好了。刚闪过这个念头,叶陶陶一愣然后若无其事的朝前走着,眼睛不停的左右张望,看到新鲜的事物就会停下来一会儿,看看又往前走。
哦,对了,她还有件事儿得和芳妹说呢。就是这个大晚上的吧,她总能听见外面走廊上传来的脚步声,前两天吧她还以为是方煜回来了发出的动静,可昨天晚上方煜没在可门口仍然传来了一阵脚步声。虽然声音很轻缓吧,但你想外面是木制的楼板再加上叶陶陶因为到了陌生环境睡眠浅,听的还是非常清晰的,这冷不丁的大晚上传出来脚步的声音可真够吓人的。
叶陶陶想到这儿加快了脚步,想着还是径直回去吧先把这件要命的事儿解决了再说,不然她今天晚上都不敢睡觉,谁知道外面是谁啊,万一是个变态杀人狂呢,那太可怕了。
很不幸,叶陶陶迷路了。她连她自己都忘了路痴这个有些羞愧的称呼,更何况是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她还以为这个小镇看起来一点也不大,就算多绕几圈也总能绕回去的,可惜她低估了自己路痴的实力。就在她又一次绕到镇上唯一的那个三岔路口的时候,有了些不同。
那颗长在三岔路中间的老槐树下坐着一个手抱吉他的人,正在忘情的弹唱着歌曲,面前的琴盒里放着两排碟子还有一些零钱。
叶陶陶看了他两眼,朝其中一条路走去。过了一会儿,她走了回来站在了那位街头歌手面前,呆呆的听着他唱歌。
等到一首歌唱完,她才终于上前买了一盒歌碟,在琴盒里放下一百块钱离开了。
我叫刘柳,云南楚雄人,现在是一个流浪歌手。你有时间听听我的故事吗。
印象里,家里一直很穷。我出生的时候,家里只有一口锅,二十斤大米。
那时候我的两个姐姐都已经出生,为了养活家里的五口人,父亲当了民工,每天搬着比人还高的砖头到处去给人当临时工,微薄的薪水。
父亲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家里靠母亲一个人持家种菜浇地。地离得远,她就背上背着我,一手挑着扁担,一只手拉着两个姐姐的手,蹒跚而行。
我们渐渐长大,二姐却永远的留在了七岁的时光里。她那时候患上了痢疾,成天不住地拉稀,直到后来人瘦成皮包骨,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这件事成了父母心中的一道坎,我小时候常常能听见母亲半夜里的哭泣,凄凄艾艾,听得人心头难受。
后来上小学,只剩下母亲一个人在田地里劳作。有时她想我们俩了,会提前收工,来到学校门口眼巴巴的等着。
要是有机会我真想给那时候的自己狠狠的耳刮子,我看见母亲满身泥泞的身影趁她不注意偷偷溜了。几次过后,我发现我再也没有在学校门口看见过母亲的身影。
成年后我才知道母亲那时候的委屈,她不光是在我这委屈,她在很多事上都很委屈。
当年她和外公决裂,毅然决然的嫁给了父亲。理由是:他不喝酒不抽烟,脾气好对我也好。
可后来父亲回来的日子里几乎都喝得酩酊大醉,母亲很头疼,但也怪不得他。那么重的体力活一趟接着一趟,永远看不到尽头,他累啊,只有酒能稍微缓解这种身心的疲惫。
人活在世上,谁不是图个温饱体面。底层的草芥小民不图个大富大贵,只想稍微能过的好一点已经是最大的奢望。父母后来尝试过做一点小生意,想着父亲可以不用那么辛苦,有个头疼脑热也能买得起药,给孩子攒点学费。可往往蝇头小利的生意最熬人,累死累活一天到晚,没挣到几个钱,倒是我们饿得哇哇直哭。
母亲看到我们哭,把担子一扔再也没出过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