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容华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 分类:古言 | 字数:206.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百二十三章 君臣(一)
太子醒来的消息,很快传入卫国公等人耳中。
跪灵的卫国公目中闪过喜色,立刻低声对靖国公说道:“太子殿下果然福大命大,熬过这一劫了。”
如果不是身在灵堂,卫国公真想长笑畅快地笑几声。
国有储君,人心安定。
宣和帝驾崩归天,太子要是再出了事,大楚就真的乱了。最要紧最要命的问题就来了,要立谁为新太子?
七皇子八皇子都是庶出的皇子,也不是聪慧机灵之辈,天资平平。从他们两个中选一个,也够人头痛的。而且,这事也不是他们一拍脑门就能决定的。光是裴皇后那一关就过不去。
裴皇后昨日就令二皇子妃母子去了椒房殿,这一举动蕴含的心意,眼明心亮的朝臣们心里都很清楚。
衡哥儿是嫡出的皇孙,论身份倒是挑剔不出什么。只是,衡哥儿也太小了。一个三岁的孩童,要长大成人要十几年的时间。这其中变故太多了。
这一天两夜,卫国公愁得大把大把掉头发。
现在好了。
太子一醒,这些难题顿时迎刃而解。
靖国公目中闪过一丝笑意,低声道:“我来将此事告诉众人,让所有人都安安心。”
卫国公略一点头。
灵堂里不能高声喧哗,靖国公先对身后的几个官员低声几句。一个传一个,不到一炷香时间,灵堂内外的所有官员都知道太子醒来的好消息了。
众人精神俱为之一振。
尤其是梁尚书,激动得差点当场落泪。
太好了,他的孙女婿安然无事。他的孙女还可以做皇后。
……
转眼,天又黑了。
众臣跪了一天,终于可以稍事休息。
卫国公靖国公和吏部尚书三人一同去探望太子殿下。
没曾想,到了寝室外就被拦下了。
东宫侍卫统领贺祈拱一拱手:“请三位大人见谅。皇后娘娘下了凤旨,太子殿下今日刚醒,身体虚弱,不宜见任何人。请三位大人回去歇着,等太子殿下能见人了,自会宣召大人们前来。”
卫国公瞥了贺祈一眼,沉声说道:“我们只看太子殿下一眼,确定殿下安然无事,便能安心了。”
贺祈没有半点要让步的意思:“末将只听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号令。”
卫国公:“……”
卫国公碰了个硬钉子,心里有些恼怒。不过,他颇有城府。面上并未露出不快,反而张口称赞:“贺统领对太子殿下一片忠心,令人敬佩。”
贺祈俊脸上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末将最大的心愿,就是成为大楚的忠臣良将。”
一个毛头小子,也敢在他面前说忠臣良将!
他是三朝老臣,是武将勋贵之首。论资历,就是贺祈的亲爹平国公在他面前也得低头喊一声江伯父。这个贺祈,眼里只有裴皇后和太子,压根没将他放在眼底。
卫国公心里重重哼了一声。
贺祈神色未变。
经历过大皇子等人联手刺杀一事,裴皇后现在杯弓蛇影,能信得过的人,只有朱启珏和他。朱启珏去守着天牢,他领着侍卫守护太子安危。
君臣之间,也有角力。天子强势手段凌厉,能压制住群臣。反之,天子被众臣架空,空剩一个名头,皇命出不了京城。这种事在历朝历代也不稀奇。
六皇子还没登基,现在还是太子,又正值最虚弱的时候,防备群臣也是应有之义。
靖国公也不甘心就此离去,张口说道:“太子殿下身中剧毒,众臣心中忧虑牵挂。我等前来亲自看一眼,确定殿下安然无事。如此也能安抚群臣。请贺统领去禀报皇后娘娘一声,皇后娘娘仔细斟酌,就能体会我们的一片苦心了。”
贺祈油盐不进,动也不动:“皇后娘娘守了太子殿下一整日,刚歇下不久。末将不敢轻易惊扰。”
靖国公:“……”
靖国公也碰了个硬钉子。
气氛略有几分尴尬。
吏部尚书只得张口打圆场:“天色晚了,现在惊扰娘娘和太子确实不合适。不如我们先回去,等明日天亮了再来。”
总算有个识趣的。
贺祈赞许地看了吏部尚书一眼:“大人言之有理。”
得了,贺祈领着一众东宫侍卫将门拦得紧紧的,他们总不能硬闯。只能悻悻离去。
贺祈看着三人离去的身影,暗暗呼出一口气。
这件得罪人的事,别人做不了也不敢做,也只有他能拦下卫国公等人了。
……
“这个混账小子,仗着自己是东宫侍卫统领深得皇后太子信任,半点没将你我放在眼底!听听他说的那些混账话,我要是再年轻二十岁,今日非动手教训他一顿不可!”
卫国公去了靖国公的屋子里,狠狠地臭骂了贺祈一顿。
靖国公也是一肚子窝囊气,和卫国公一同骂贺祈。
骂过之后,靖国公出了心头闷气,转念一想又不得不承认:“这个贺祈,对皇后太子确实忠心。不惜连你我一并得罪了,也没让我们进寝宫。”
“说实在的,这份悍勇和凌厉,你我年轻的时候都远远不及。”
卫国公骂了一顿出出气,也没小气到不承认贺祈优秀的地步:“年少一辈的少年中,确实无人能及贺祈。”
顿了顿,又道:“也只有裴璋能和贺祈比肩。可惜,裴璋被亲爹连累,成了罪臣之子,前程尽毁,被流放去了岭南。”
靖国公听到裴璋的名字,立刻翻了个白眼:“别在我面前提这个名字。”
要不是裴璋,他的孙女也不会彻底做了老姑娘。
过了年,叶轻云整整二十岁。在京城贵女中,这个年龄还没嫁人的,可算是绝无仅有了。
卫国公瞥了靖国公一眼:“你也别嘴硬了。依我看,裴璋是个厚道人。不然,他真将你孙女娶过门。现在,轻云那丫头也就得去岭南了。与其遭那个罪,还不如一直养在府里。”
靖国公叹了口气,不想再提孙女,转而低声道:“依你看,几位皇子行刺太子的事,晋宁侯和镇远候到底知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