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瞳
作者:丫丫不学语 | 分类:悬疑 | 字数:297.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零二章 萨满送魂
而车子就从那镜泊出口处滑入了匝道,从高速下来之后,来到了这普通的省道,速度登时降低了不少,东子回头看了我们一眼,“你们醒的还当真是快呢,只是一会儿这路是越来越难走了……”他说完又转过头去开车。
这普通的道路确实把车速给放低了不少,但是一路摇摇晃晃看着窗外的景色,仍旧平添了不少的乐趣。
而沿途路过了一个村庄,在一处麦田当中,竟然围着一众的人,并且这些人都虔诚地跪在一圈,个个儿都低着头,而在这圈子当中,有这三个带着面具,身着兽皮还有树叶的人在跳着舞。
并且他们的手中均拿着一个类似于银铃法螺一样的东西,不停地发出了“哗哗啦啦”地声音,此时,还有不少人从公路上走到了地里面,去围观这样的一个场景。
只是,那些带着面具的人嘴巴里面在念着什么我倒是听不懂,但是他们三个却围绕着一个草人儿不停地转着圈而儿。
“这是?”我有些奇怪地看着面前的这一幕。
崔明伏微微一笑,“这就是,和我们出马弟子属于同一脉的萨满教。”
我有些惊讶,之前当然是有听说过萨满教,但也仅仅知道这是分布于北亚一类巫觋宗教,包括满族萨满教、蒙古族萨满教、中亚萨满教、西伯利亚萨满教。
而这次竟然真真儿在我们面前出现了,周密此时也从那靠椅上面支起了身子,看着窗外的那一幕,看来,好像所有人都对这萨满教充满了兴趣。
“面具好奇特啊!”我看着这些萨满巫师戴的面具,不由自主地说着。
看到这个崔明伏更加来劲了,便一下子坐了起来,滔滔不绝地讲起有关这萨满面具的事情,原来这选材多为当地俯拾即是的兽皮、桦树皮、木、石、兽毛羽革、纸、龟板等,后期才用金属制作。
面具的形制较为简单,多为人形面具,仅具口、眼、鼻等形,少数用兽毛羽革等装饰成须眉或胡须。
并且这萨满面具,在这萨满教当中还有这至关重要的服务作用。它不仅仅是在祭祀或者法事的时候,充当着与神沟通的一个媒介,并且据说在法师施法的时候,免不了要与那恶鬼相遇,带上这面具也避免这恶鬼在以后会认出他。
而崔明伏的话音刚落,那三个原本还绕着草人旋转的萨满法师立时停下,而后其中一个最高大的法师从身上掏出了一根红绳儿,绑在了这草人的身上,并且还绑了整整六根。
绑好之后,便把最前面的三个穿着白色孝衣的人给扶了起来,并且把这其中的三根线分别递到他们的手中,而他和另外两名萨满巫师则一人执起一根红线,把这草人提起,慢慢地往前走着,此时那萨满巫师仍旧在摇着那手中的银铃法螺,清脆的铃音响亮地洒了一地。
此时,路上的众人都跟着一路看了过去,公路上终于通畅了,“喂,崔大师,这是什么祭祀啊?”
崔明伏咳嗽了一声,终于说了一句,“我不知道……”
我的心中登时十万头草泥马涉水而过,这家伙,就是这么地不禁夸,只是提及了一句,登时便露出了狐狸尾巴。而此时,正在开车的东子转过头来,一脸微笑,“哦,这是我们满族萨满教当中的传统仪式——送魂仪式。”
“送魂仪式?”这次,周密总算是说出了一路上唯一的一次话,看来,他还是对这个东西比较感兴趣。
东子点了点头,详细地给我们讲起了这个送魂仪式:鄂伦春、鄂温克人或者满族人在丧葬时,多举行萨满送魂仪式,即扎一草人,系上多根细线,身着孝服的死者子女或其他亲人各牵一线。
萨满也握一线念咒祷告,请死者勿恋家人旧地,赶快离去。然后用神棒将线—一打断,尽力将草人远抛,认为死者灵魂就随之远去。
尸体入棺后,放在山林风葬,或土葬。赫哲族下葬送魂时,做个穿衣服的小木人,代表死者,点香烧纸上供,或请萨满跳神,用酒肉招待亲友三天。第三天由萨满射箭三支,为亡灵指示去阴间的方向。
崔明伏有些不好意思地搔着后脑勺儿,“只道是和萨满教同属于一脉,但还是一知半解啊!”东子摇头说,这没有什么,因为他自己就是满族,在他小的时候家里面的长辈去世的时,也有举行过这种送魂仪式,所以他自然知晓。
此时,车子行驶到了一处拱桥的位置,东子告诉我们这里就是那松乙桥。
“你们看对面那座岛国人遗弃的水电站,这里发生过东北抗联最有名的‘莲花泡战斗’,在那次战斗后的第三天,花脸沟那场血腥的屠杀。”
东子说着,不禁地咬住了牙齿,我明白,这是因为东北汉子的热血本性,对于那禽兽不如的岛国侵略者,这是当然是首当其冲的位置。
车子行进在这松乙桥上,这座拱桥既像是一条彩虹,又像两座山伸出的,亲密地握在一起手。眼前弥望的是宽阔的水域。
两边的山峦夹挤着大江,水流深不见底,东西两山黑色的火山岩已经被浓荫所蔽,两岸蓊蓊郁郁的草在风中潮起潮涌,波澜壮阔。
车子又往前行进了一会儿,周遭的景色出现了变化,此时便走上了那稍微有些颠簸的山路,而大概过了十多分钟,东子便停车熄火,转头告诉我们,“好了,莺歌岭到了……”
打开车门走了下来,登时一口新鲜无比又十分微凉的空气吸进了我的鼻孔当中,而此时的大脑细胞就在这一瞬间活跃了起来。
站在这莺歌岭上,脚下是一块块外表粗犷的石头,倘若一不小心踩上去的话,当真是会把脚给硌得生疼。
往西望去,是那一望无垠的镜泊湖,湖水碧绿,沉静的就仿佛是一面镜子一般,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红罗女”的传说,当然了,这么一大片的湖泊当真不会是那王母娘娘的梳妆镜,从天宫上掉下来的时候变成的。
但是站在这里也不由得想起了董必武先生描写镜泊的诗句:
泛舟南北两湖头,到处青幽不用求。
水碧山青宜入画,游人欣赏愿勾留。
这莺歌岭西面临湖,南北两侧有房身河和松乙河贴身流入镜泊湖,整个山岭由西向东逐渐升高,融入广袤的崇山峻岭之中。
莺歌岭的西端促入湖中,形成一面背山三面环水的地形特点,临近湖边的岭脚地段就是莺歌岭遗址。
这里就是文献中最早记录的中国北方肃慎人繁衍生息所在地。
“真美啊!”崔明丽也不禁展开了双臂,迎着那从湖面上吹来的凉风,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我环视四周,莺歌岭的山势由西向东渐渐走高,西入镜泊湖,东连遮根猜岭,而松乙河还有房身河分别从在那山岭的南边还有北边环绕于此,行成了这一面背山,三面环水的风水格局。
这莺歌岭在松乙河南,在房身河北,在古代方位当中,山南水北是为阳,山北水南是为阴,因此,这莺歌岭的两面分别聚集阴阳之气,而后于其岭上汇聚,阴阳调和,是为大吉。
西面紧邻着镜泊湖,却为那滚滚的水源不断地带来人丁财源之气,而后还有那遮根猜山岭,巍峨雄壮,着实为一大“靠山”,便使得人丁财源之气于此不断聚集,而因此,这里也长年累月吹来了东风。
《陆判手卷》当中针对于这种风水有了详细的描述:风者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为温风暖风,长吹则无妨。
而后莺歌岭的山势由西向东渐渐走高,西为右方白虎之位,而东为左方青龙之位,这样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在这个风水格局当中青龙位高于白虎位,因而是使得这里还有着隐隐的“龙气”!
怪不得,这里会成为那古肃慎国的起源地,单单这风水,现在看来也仍旧可以使得人丁兴旺,财源广进。
那么,前两天,周密的女儿周玲玲,就是在这里走丢了吗?看这莺歌岭的范围也不是很大,倘若开始地毯式搜救的话,也并不是特别复杂。
我看向了周密,但此时的他却在四顾着,并没有立即要开始寻找的意思,而是仿佛在观察着山峦的走势,这么说来……
我的心中暗暗地想着,难不成他也看出了点儿什么端倪,又或者可以说,他也看出来这个地方隐隐聚集的“龙气”了吗?
但是此时,我却觉得这周密的反应有那么些个不对劲儿,如果他当真是来找女儿的话,到了现在这个地方,应该是比较焦急地开始搜索了,野外搜救贵在时间,怎么现在他还可以淡定地站在这里,只是环顾四周呢?
难不成……我的心一紧,他当真是先观察这山脉走向,来推测女儿在哪里吗?要知道,周玲玲现在是完全失联的状态,并且连卫星都定位不到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