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福妃,别太甜
作者:橙子澄澄 | 分类:古言 | 字数:341.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21章 毕竟身份有别啊,皇上
“问你话呢,你光瞅着我干啥?知道就点头不知道就摇头不就完了!”巴豆心肌有点梗。
光用眼睛瞅,谁知道你是个啥意思?
老让人家猜,人家不累的么?
七七立即摇头。
巴豆,“……”真不知道?你亲娘可是蛊女,还是蛊女中的圣女!这天下还有她没玩过的虫子?
算了,七七这个小可怜打小就不入他亲娘的眼,他还是别提那个人让七七伤心。
“那个夫人好讨厌。要是我身上有虫子,娘亲一定不会离我远远的,娘亲会帮我赶跑虫子。她不帮她女儿赶虫子,还离她远远的,这种才不是娘亲。”红豆的注意力还在外面,乌黑瞳仁瞪着外面的边大夫人,眼里全是不喜。
闫容谨低头,笑问,“红豆不喜欢她?”
“不喜欢。”红豆仰起小脑袋,眨巴着眼睛认真道,“我家的人,还有我们杏花村所有的人,都好疼孩子的。她不疼自己的小孩,她只会用嘴巴说。我爹爹说这种只说不做的人,都不值得交往。”
“你爹爹说的对,红豆要记牢了。”克制不住,捏上小娃儿肉呼呼的脸蛋,闫容谨抬头往外看去,“红豆不喜欢她,小七哥哥帮你把她赶走。”
话刚说完,还停留在小娃儿脸颊的手就被人一爪子拍开了。
闫容谨垂眸看去,正对上巴豆气呼呼的脸,“男女三岁不同席!授受不亲!你再摸我告状去了啊!”
忍俊不禁,闫容谨道,“那你家里舅舅们叔叔们也不能跟红豆玩?”
“那不一样,他们是长辈。”
“一样的,我也是长辈。”
巴豆耸肩大笑,“你把我当三岁小孩儿哄呢?甭管你大我们十岁还是二十岁三十岁,你既然自称哥哥,跟我们就是平辈。想当长辈,不是不可以,那咱以后就叫你小七叔叔了?”
闫容谨眉眼间笑意深了几分。这孩子聪明得很,若是再大上几岁,他未必压得住。
“一个称呼,叫什么都无妨。只是我唤你娘亲为柳姨,她即是我的长辈。若你唤我为叔叔,那我的辈分就跟你爹爹平辈了,恐怕你爹爹不会高兴。”
这话非常中肯。
巴豆小脸上的嘚瑟劲儿微微垮了下来。
这时旁边有股轻轻的力道拉扯他,巴豆侧眸看去,是七七。
见他转头过来,七七便一手指指闫容谨,然后又指指头顶。
巴豆福至心灵,笑眯眯瞧向闫容谨,“说的是,不过一个称呼,但是这称呼却不是我们乱叫得的,毕竟身份有别啊,皇上。”
什么哥哥叔叔的,他们家跟闫容谨有那么亲近?凭啥让他攀关系占便宜啊?
一句皇上,最是恰到好处。
既附和闫容谨的身份,这个身份也能限制他做出什么不合宜的举动来。起码,十五岁的皇帝,捏个小女娃的脸蛋,是不合宜的。
闫容谨怔愣须臾,无奈笑叹,“小小年纪,怎么如此排外。”
说话的同时,多看了那个不会说话的娃儿一眼,心头越发肯定,这个小娃儿藏拙了。
对他的目光,七七一点不避讳,反而抿了小嘴朝他扬起一抹温软浅笑,然后伸手指向外面妇人,继而,做了个请的姿势。
他刚才说帮红豆把妇人赶走。
现在七七说,请。
三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一齐瞅着他,天真无邪,单纯懵懂,就等着他去实现诺言为红豆出气。
闫容谨倒没有被赶鸭子上架之感,他确实是心有打算的。
只是同时,也为红豆之外另外两个娃娃的心智大为感叹。
南陵王教出来的人,全都不可小觑。
要是想欺他们年纪小,必定吃亏,被坑得找不着北。
真正单纯可爱的,只有红豆一个。
回了小七七一个微笑,闫容谨举步,慢慢走了出去。
外面发生这么大事情,知府马松早就赶出来了,只是出来的时候看到南陵王夫妻在亲自处理事情,是以侯在一旁先行观变,需要到的时候再出场。
现在冷不丁看到皇上居然也来凑热闹,而且有要插手的意思,心里吓得抖了三抖。
是皇上要出来,他到底是叫破皇上身份呢?还是依皇上此前的意思,继续瞒着?
这让他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配合啊。
“皇……”他试探了一下,还没叫出口,就被少年一记淡淡眼神给压了下去,重新退回原来的位置。
外头,因为跑离女儿边昭华身边被百姓群嘲的边大夫人,此时已经重新调整好了情绪,一脸悲愤看着柳玉笙。
“蛊虫?众所周知周边四国只有西凉人会蛊。我凤月一个小国从未得罪西凉,怎么会有人无缘无故对我女儿下蛊虫?只怕是王爷王妃托词,把罪过推到西凉头上吧?王妃是神医,擅医者也擅毒!到了现在还要装模作样推卸责任吗?我女儿就算有罪,也罪不至死,王爷王妃心思太狠了!”
“怎么,爱女心切的慈母扮不下去了,便开始撕破脸皮诬陷本王妃,转移注意力?”柳玉笙瞧着歇斯底里的妇人,眼神很冷,“你既暗指本王妃下毒,可有证据?若无证据,空口白牙只凭一张嘴说,那你此行的目的在本王妃看来,根本不是来求医,更像是来报复的。”
“王爷王妃位高权重,王爷只要开口一句话,就能将我监国府夷为平地,我一小小妇人如何敢报复王爷王妃?不过是爱女心切,为女儿的遭遇感到不忿!妾身带着女儿千里迢迢来求医,并非是要惹怒王爷王妃来的,只要王妃能救回小女一命,妾身愿意跟王妃叩头谢罪!”
越说越激动,边大夫人双目赤红,悲愤之情溢于言表,这副模样倒又引得旁人生出几分同情来。
加上当初风青柏确实曾经扬言要将监国府夷为平地,边大夫人提起这一点理直气壮的样子,也让百姓们心头再次犹疑摇摆起来。
柳玉笙面无表情,对周围始终变来变去的目光视若不见。
旁观者,最多便是这种人。心思摇摆不定,道听途说,然后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这个批判那个,宣扬个人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