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地走出的大佬
作者:一根撬棍 | 分类:都市 | 字数:76.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百三十八章 故事与事故
第339章 故事与事故
金立常知道张强的经济基础知识薄弱,索性就从原理上先给张强讲解一些经济基础知识,让张强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中,理解这些选择背后的经济逻辑。
金立常不直接给张强答案,直说从理论中自己找结论找答案。照着金立常的说法,这世界上的道理很多,但每个人走的路不同,所以,只有自己找到的道理才是自己的道理,其他的只是一种视角而已。
学经济,倒不是为了懂得多少方法,或者学得多少技巧,所以学习最终的作用,就是为自己塑造一种看问题办事情的思路和模型。
这些日子,卸任了总经理,张强也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了。前一两周还不太放心,每天早上得去公司里走走看看,后来看着宋明锐进入状态以后,很快把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张强也就放心当了甩手掌柜,只是一周了过去一两趟。
张强找到了当学生的状态,一边跟着学生在教室里上课,也不拘于经济管理这些,有时候也去听听人文历史,甚至哲学什么的。不得不说,不以学生身份的学习,也许是心态上放松了,也许是更加珍稀时间和机会了,这学习思考的时候,感觉头脑似乎都灵便了许多。
张强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当初上学的时候,之所以学习成绩还算不错,说白了还是勤学苦练。现在能够进入高效学习的状态,张强也是分外珍惜,如饥似渴的沉入知识的海洋不能自拔。
早些时候,张强看到过一个名人说的话,“成功没有侥幸。”,当时还听着挺有道理的,这些所谓的成功者,哪个不是付出了许多精力和汗水。可随着对经济理论的深入学习,听着金立常对一个个企业案例的讲解,张强发现,成功的企业确实各有各的优势,但真要论起来,最终决定结果的倒好像就成了运气或者说侥幸了。
“老师,这些天,我越是学习,就越是迷茫。”张强坐在金立常办公室,又开始请教问题,这些日子,他也不拘于金立常的专业,只要是平日里学习或者思考中有疑惑的地方,就带着问题来跟金立常探讨。
金立常也乐的有人跟自己讨论问题,两人又时还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的。
“哈哈,前两天还志得意满,今儿怎么就感觉到迷茫了?”金立常调侃了一句。
“嗨,学海无涯,越学越无知么。”张强也觉得自个最近有点飘了,一知半解的就敢跟一个大教授辩论。
“有个大哲人说过,我们穷极一生的学习,就像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断拓展自身的圆。所以越是学习,自身的圆越大,接触到的未知领域就越多,我们就会愈加感觉自己的无知。也就愈加懂得敬畏。”
“这其实跟无知者无畏,说的是一样的道理。”
“老师,我这么说,那岂不是不用学习最好了。”
“哈哈,你是跟我抬杠呢。”金立常哈哈大笑。
“老师,我最近越是看书,就越是觉得古人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然后我就有些迷茫,你说如果我努力了九分,有人努力了一分,我差了一分运气,而他恰好有九分的运气。然后,我失败了,一无所有。他功成名就。”
“这公平吗?努力还有意义吗?”
张强之所以有这个疑问,就是近来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再看着许许多多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每天累死累活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群,再对比一些那些同样和自己一样年龄的,被父母送到外国去,整日里花天酒地。
一定程度来说,他张强是幸运的,但……
“哈哈,你有这种想法,其实还是很正常的。很多刚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孩子,走到社会上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我最喜欢一句话,命运馈赠你的,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个世界上,凡是你看到不公平的地方,其实都有它的公平所在。”
“大道理我也不跟你多说。我就说一说我听到的几个故事吧,你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听了你就明白了。”
金立常说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在金城发生过的。
当初一建就是因为有人想要它的那块地皮,差点被搞得倒闭了事,还是李旦力挽狂澜,最终让一建稳定了下来。但手里的那块地,也算成了烫手山芋,空置了一年多时间了,还是没有人来接手。故事的主角,就是金城机电公司。
要说这金城机电,曾经也算是金城企业里面大哥级别的存在了,巅峰时期,厂子门口等着拉货的汽车排队要七八天才能拉到货,厂子里一个门房,都有一大堆厂长老板来巴结。
金城机电厂这两年日子也不太好过了,说不好过,但也比金城大多数的国企要强一些,最起码还能保持生产出货,职工也还能正常拿到工资。
但就是这么一家企业,在93年的时候,轰然倒塌了。
“你可能没有关注到,那时候,厂里的工人,打着横幅,堵着马路,写着血书,到处请愿。为啥请愿呢,因为机电城好端端的倒闭了,被卖掉了。”
金城机电厂,一个还在好端端运营的企业,在厂长和工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说倒闭了,工人被安置到了一个发不出工资的企业里面。大家当然不干啊,我好端端的过我的日子,凭什么就突然让我去一个发不出工资的企业?
工人不答应,继续守着厂子生产。
然后就在一个夜黑月高的晚上,金城机电厂失火了,这一把火起的莫名其妙,烧的那是气焰滔天,值班的工人拼命救火,搭进去了四条人命,火还是不可控的把大半厂区烧成了废墟。
那一夜,金城的夜空都被火光照亮了。
既然厂子烧成了白地,生产自然无从谈起。照着上面的意思,你工人就乖乖去分配好的工厂去呗。
可工人也不傻啊,说是给分配了工作,可那厂子里两百多号职工,现在都在街上做杂货谋生着呢,你让我们去上班?不就是另类的下岗吗。再说,下岗还得给个安置费呢,你这空口白牙的,就让大家没了收入。
这年代,工人是工厂的主人,像是机电厂的工人,很多人兢兢业业把几十年岁月都耗在了厂子里,对厂子也是感情深厚,争取自己的利益,也是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