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小军将
作者:秋霜红蜜 | 分类:历史 | 字数:214.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九十四章 豫州要变
消息是从建康传来的,只有一句话:“辛丑,丞相昱与大司马温会涂中,以温世子熙为豫州刺史,假节。”
刘牢之把信笺给刘义之看了,说道:“朝廷到底是没能顶住大司马的压力,同意了大司马撤换豫州刺史袁真的奏陈。”
刘义之看了,也叹道:“淮水以南的兵权,将要全部落入桓氏的手中了。撤换豫州刺史这样的大事,大司马都已经不上朝议了。如此跋扈,恐难见容于其他士族!”
刘牢之叹道:“大司马这是把陛下当做傀儡了。看来先前陛下绕过大司马封赏我们,已经触怒了大司马。大司马之所以隐忍不发,就是还在忌惮我们。他不敢同时对豫州和司州动手!”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无奈地道,“天下兵权握于己手,大司马便是想要改朝换代,也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其他门阀士族,也不过只能通过旧部反抗而已。司马氏的影响力太小,各门阀难以在军事上形成合力,是对付不了大司马的。现在的变数,就是豫州刺史袁真,到底肯不肯乖乖地下台。如果袁真决定抗命,那些发对大司马的门阀也趁势捣乱,大司马想要降服豫州,就要费些力气了。甚至稍有不慎,就会给桓氏带来巨大的损失。”
郑豁皱眉道:“以一州之力,对抗全国兵力,哪里会有胜算。这袁贵诚,应该不会这么疯狂才是!”
刘牢之笑道:“不然!袁贵诚一直以为自己是代人受过,心里委屈无比。他是行伍出身,虽然是高门士族,却自有军中将士的决绝,真要闹个鱼死网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说罢,刘牢之把袁贵诚和司马氏的关系,以及这些日子掌握的豫州刺史府的动向详细地说了说。
郑豁听了,暗暗吃惊:“刘氏兄弟独自抗拒秦燕两国,占据淮北之地尚且不满足,竟然还要打豫州的主意。建康辛丑日做出决定,到现在也不过四天的工夫,恐怕连在寿春的袁贵诚都不知道消息,刘家兄弟远在洛阳,竟然便得知了。看来这兄弟两人所谋甚大啊!”
郑豁为袁真不值,他对司马氏殊无好感,这时候便道:“袁贵诚心系朝廷,为了司马氏做得那些事虽然不光彩,到底是为了保住司马氏的江山。朝廷屈从于桓温的压力,竟然不肯为袁真做主,真是令天下忠氏心寒。这司马氏的江山,恐怕单靠委屈求全是保不住的。”
刘牢之点了点头,笑道:“司马昱就是这么没有担当。当初为了抗衡桓温,司马昱援引陈郡的名士殷浩,让其领兵北伐,结果殷浩轻信敌将,北伐兵败,闹了个灰头土脸。桓温一纸奏章上去,把殷浩贬为庶人了。”
“看来这陈郡就出这些愚忠之臣呢!”郑豁叹道。
刘牢之瞥了刘义之一眼,笑道:“所以,我们要处处小心,不能被别人用恩义算计了!当初殷浩说‘上人者百尺楼上,儋梯将去’,算是彻底看明白司马昱的嘴脸。”
刘义之也不知道是否听进去了,只是叹道:“这真是多事之秋啊!听说燕国吴王慕容垂已经叛逃至秦国,受到秦主的热烈欢迎。燕主自毁柱石尚且不知收敛,竟然毁诺,不向秦国移交河内郡的治权。秦主苻坚,一向心怀大志,恐怕不会善罢甘休的!”
弓皓听刘义之提起慕容垂投靠秦国,受到秦主的欢迎,神色间一动,想起在秦国的时光,不由得叹了口气。黄势见了,知道他心怀故国,刚要反唇相讥,却被刘牢之瞪了一眼,再也不敢说话,在那里喝起了闷酒。
刘牢之进言道:“秦国若要向燕,走河洛乃是最便捷的。何况潼关在我们的手中,秦主坚肯定是坐立不安。所以,秦军肯定会很快在潼关发起攻势。眼下,我们需要在潼关加强防务才行!”
黄势听了,连忙道:“鹰扬将军所言甚是。末将请命到潼关抗秦,以保司州百姓平安。”
刘义之摆了摆手,吩咐道:“不必如此。潼关险峻,又有沈劲和高义这些宿将在,秦军短时间是不可能攻克潼关的。除非潼关守将告急求援,否则我们正常轮戍就可以了!”
黄势也不过就是为了表忠心而已,哪里又是愿意冲到第一线去拼命的。这时候听刘义之这么说,黄势连忙应了下来。
刘牢之拱手道:“燕国遭逢大乱,必然难以南顾,荥阳、陈留有丁程和刘洪他们,也尽可以阻挡的住。豫州大变在即,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刘牢之在寿春经营多年,就是为了等待豫州出现变局的时候施加影响。这个时候,他怎么可能不插手豫州事务呢!
刘义之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豫州是我司州的后方,不能乱。道坚在寿春经营多年,对那里熟悉得很,寿春的事,就拜托道坚了。”
刘牢之连忙躬身领命。
黄势见了,舒了一口气。这刘牢之来洛阳时间不长,折腾出来的事却不少,又是建城,又是开矿的。司州官府一分钱没出,净往里收钱了,就这样,还有不少人家像逐臭之蝇一样扑上来。黄家想要独占铁矿,刘牢之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这些日子,刘牢之对黄势的压力太大了。如今他要去主持豫州的事,自己总算是可以轻松些了。
郑豁听刘义之把豫州的事务悉数交给刘牢之处理,甚是惊异。豫州的大部分地盘都在淮北,虽然这些年残破了不少,那里还是有不少人口的。这些地盘虽说是刘牢之趁势攻占的,毕竟也是要打着司州的名义,借助司州的力量。刘义之能对刘牢之这么放心,看来自己对刘牢之还要重新评估才行。
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大家匆匆地散了宴席。刘义之把刘牢之单独留了下来,商量应对之策。虽然两人已经就豫州的事商量过多次了,刘义之还是事无巨细的和刘牢之又捋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