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1805

作者:王子虚 | 分类:历史 | 字数:267.8万

第五二六章 泰西移民的血税

书名:大明1805 作者:王子虚 字数:4362 更新时间:2025-01-25 02:09:29

拿破仑和各国的将领一样,在来大明的路上,已经见识到了大明由内而外的强大。

根基牢固,枝叶繁茂,自上而下的全面强盛。

在拿破仑和很多有判断的泰西将领看来,就算是泰西大陆全面统一并建立了新罗马帝国。

短时间内也没有机会挑战大明。

只要大明不主动投降,耗下去早晚都能取得胜利。

泰西已经没有机会了。

拿破仑已经彻底放弃了对泰西诸国以及新罗马的期待。

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大明伯爵封臣。

所有本来就心向大明的泰西人和胡人,看着大明这种全面的大盛世姿态,都是满怀的激动和兴奋以及自豪。

大明与泰西诸国不一样。

大明的繁荣是持续的,而不是泰西诸国那样的暂时性的。

显然是因为大明人更加优秀,显然也是因为大明皇帝、朝廷、制度、官员都都比泰西诸国更好。

全面明化乃至加入大明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今日的宴会开场之后,到了自由活动环节的时候,有宫廷的仆人过来找拿破仑,通知他皇帝要召见他。

拿破仑听到消息明显一愣。

自己一个普通的泰西伯爵,竟然有机会单独面见大明皇帝?而且还是皇帝亲自召见的?

这是完全意料之外的情况。

不过拿破仑当了十几年大明伯爵,已经习惯了大明的礼仪和制度。

不过就算是不熟悉,面对大明皇帝的召见,也不可能会拒绝的。

拿破仑马上带着忐忑和疑惑跟着仆人进了皇帝的休息室。

一同受到召见的还有拿破仑的邻居亚当斯父子,也是大明伯爵藩属国的君主。

约翰·亚当斯已经八十五岁了,已经提前将伯爵和君主的位置传给了儿子昆西·亚当斯。

不过大明皇帝登基大典这种大事,约翰亚当斯只要还能动弹,就跟着儿子一起来到了应天府参加。

拿破仑见到大明皇帝陛下,也就是当初在西洋海角见过的大食亲王殿下,此时心中满怀着复杂的感慨之情。

自己可以说是被对方坑了。

对方当初明里暗里的对自己的怂恿和鼓励,可以说是让自己最终决定“造反”的重要推手。

对方怂恿自己造反,但却不允许自己取得全面的成功。

如果大明不插手,自己当初制定的自行车战术,很有机会一波冲锋直接拿下整个殷洲英法殖民地。

可惜大明提前在殷洲布了至少二十万部队,自己的计划不可能完全实现。

大明最多只允许自己从英法殖民地上割下一小块来独立,那是对大明而言最有利的情况。

最终的结果确实如此。

不过,自己从一个法国的高级将领,变成了大明的实权封臣,一个藩属国君主,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无论是在当初的法国还是在现在的法国,自己都已经不可能再获得实际的封地了。

自己通过造反从纯粹的臣子变成了半独立的封建君主。

这种身份上的进阶也确实成功了。

亚当斯父子的心情同样复杂,同样是最初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但是身份也确实完成了根本性的转变。

现在大小也是个世袭的君主了。

虽然不是独立的国家君主,但大明的藩属国胜在地位稳固。

看现在泰西大陆上的紧张状态,那些独立的君主未必有自己现在的状态安稳和放心。

不过不论拿破仑和亚当斯父子心中怎么想,本人都是老老实实的按照规矩向朱靖垣躬身行礼:

“臣拿破仑参见陛下。”

“臣亚当斯参见陛下……”

拿破仑和亚当斯在思考的时候,朱靖垣也在观察这三人的的状态。

老亚当斯自然不必说,八十五岁的老人,就算在后世也是老态龙钟的状态了,现在就是勉强还能动而已。

历史上的老亚当斯活到了九十岁,在这个时代绝对可以算是是寿星公了。

他儿子昆西现在也是个正常的五十岁出头的人。

朱靖垣对这两父子的印象不算深,虽然他们是美国原有历史上第一对父子总统,但远不如杰斐逊和门罗等人出名。

朱靖垣比较好奇的是拿破仑的状态。

这位历史上的法兰西皇帝,此时虽然须发都白了很多,但是却没有病态的消瘦,整个人看上去还算是有精神。

看上去也像是一个正常的五十岁的人。

没有癌症晚期的状态,也不像是慢性砷中毒的状态。

朱靖垣观察之后微不可查的轻轻点头:

“三位爱卿免礼,拿破仑将军在殷洲生活的还习惯吗?身体上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包括拿破仑在内,现场三人对面对朱靖垣的这种问题都是非常的疑惑。

他们都完全没想到,朱靖垣开口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关心拿破仑的身体怎么样。

也许是因为朱靖垣真的非常欣赏拿破仑?

在亚当斯父子的注视下,拿破仑再次老老实实的回答:

“谢陛下关心,臣身体还算硬朗,每年都有大明的医生专门检查,也没有发现慢性病症。

第五二六章 泰西移民的血税

“臣已经习惯了殷洲的生活,虽然大平原的冬季天气变幻无常,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土地也是非常的肥沃,每年就算是只种一季的粮食,农民也能有不错的收入。”

朱靖垣听了再次微不可查的轻轻点头,他的声音没有发虚的感觉,中气还算是充足。

朱靖垣确定现在这个拿破仑比历史同期健康了很多:

“看来爱卿已经适应了藩国君主的身份。

“按照拿破仑和亚当斯两国按照每年呈上来的报表,两国的建设和开发效率和进度也还算不错。

“因为战争流离失所的泰西移民和殷洲土着也都安稳了下来。

“不过拿卿既然是将领出身,现在也还算方当盛年,可还想过再次带兵上战场?”

拿破仑愣了一下,面对这种稍微有点敏感的话题,有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能本能的推脱和掩饰:

“臣……臣觉得现在的生活挺舒适的,比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轻松的多了。”

朱靖垣似乎颇为感慨的说:

“虽然说,‘国虽大,好战必亡’,但是‘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啊。

“战争随时可能再爆发,作为有指挥能力的君主,不能忘了战争的可能性和潜在威胁。

“也许会有一天,大明需要你再次踏上战场,带着你的领地子弟兵。

“所以,拿破仑、亚当斯两国,回去之后开始组织普遍的民兵训练,确保当地的青年能够迅速投入战场。”

“这次回去之后就开始做好准备吧。”

拿破仑和亚当斯父子再次明显一愣,心中同时想到了一个大明曾经的典型操作。

招募藩属国土着部队去前线打仗。

这些部队……在某些情况下,都可以算是大明部队的炮灰。

按照两人的了解,这种部队就算是没有在战场上消耗掉,战争结束之后多半也无法回乡了。

他们通常会被当做移民使用……

朝鲜人、日本人、南越人等大明的周边藩属国人,就这样被大明持续的往全世界的殖民地输送。

从而让他们本土的人口始终难以增长,而且始终保持女多男少的状态。

再让大明的移民到当地去生活,纳当地数量众多的女子为妾,进而实现某种被称为腾笼换鸟的殖民策略。

现在自己也要摊上这种任务了。

问题是,拿破仑和亚当斯两个藩属国本来就是移民国家,自己的民众大部分都是泰西来的。

大明要把自己的国民往哪儿送?

关键是,现在全世界哪儿还有打仗的地方?

墨洲内陆的开拓,完全用不到泰西人的,大明训练的黑贵族军团,对当地土着已经是碾压局了。

不过三人都是战略家或者政治家,很快就意识到了朱靖垣的真正目的。

三人几乎是下意识的对望了一眼,几乎要同时喊出声来了:

“难道是泰西大陆!”

三人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

朱靖垣就是准备将殷洲的泰西人往泰西大陆运送。

这是朱靖垣自和谈开始的长期目标和规划。

现在泰西随时可能爆发战争,大明后续肯定要派兵参与。

正好趁这个机会,把殷洲的泰西移民青年们,尽可能的往泰西本土输送一部分。

战争打完了就让他们留在泰西,负责协助大明通知当地的“土着”。

泰西人前往殷洲移民,除了部分投机者之外,大多是生活困顿的失业者,以及政治斗争失败的人员。

以后让他们在大明手下镇压泰西本土的土着,那可以算是衣锦还乡了。

拿破仑和亚当斯父子心情复杂,但是却没有办法拒绝。

大明的藩属国有提供仆从军的义务。

其实这也是传统君主理所当然的权力和经常性的做法。

历史上的露西亚国,就经常招募本土的外族民众,组成军队去参加战争。

历史上的大清国也长期维持着一支索伦人部队。

拿破仑和亚当斯父子只能应承着:

“臣等遵旨……”

朱靖垣能大概猜到他们的心情,所以这时候也笑呵呵的安抚说:

“三位爱卿不需要担心,现在和未来的战争的形态,相比十余年前已经截然不同了。

“大明的部队再次加入战争,将会是雷霆压顶之势,未来已经不会有消耗性的阵地战了。

“仆从军的主要作用,很可能会是大炮和飞机轰炸之后的战争控制,以及战后的镇压和治安。”

拿破仑顿时反应过来,实际情况确实是这样。

大明在重火力和飞机上都有绝对的优势,以后大明再打仗应该都会是碾压之势。

以后就算是给大明当仆从军,也不是每天在大明军的监督下步兵冲锋了。

很可能是要与装甲战车配合进攻,以及负责占领敌人的土地和城市,镇压当地人的小规模反抗。

两人顿时就都松了半口气……

是半口而不是一口,因为还有另外的担忧的事情。

因为虽然仆从军死亡率不会太高了,但是这些仆从军多半仍然不会归国了。

可能要永远留在泰西本土了。

这意味着自己统治的子民数量也就随之减少了。

还都是最有价值的青壮年男性。

这就是血税啊。

就算是无奈也只能继续按照要求缴纳。

反抗大明是完全没有胜算的战斗,甚至可能导致全体国民都被绞杀殆尽。

三人都非常的明白,大明人要殖民地就是殖民的。

上面有没有人根本不重要。

甚至于,完全没有人更好,大明人会来种地的。

服从至少还能活下去。

三人都再次老老实实的答应一声,同时还要恭维朱靖垣的仁慈,以及大明朝廷和军队的强盛。

朱靖垣再次安抚了几句,就让拿破仑和亚当斯父子回去继续娱乐休息了。

然后朱靖垣继续召见其他的比较特殊的人员。

包括海外各个大域的大明人官僚代表,罗亚山和穆易等原有的藩属国君主,以及高斯等外族学者和官僚代表。

跟他们聊聊当地的情况,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工作和生活。

告诉他们,有什么特殊的难处和想法,都可以向朝廷寻求帮助。

如果朝廷上的官员不负责任,可以通过负责对应地区的九卿直接向自己举报。

皇帝的面谈和勉励,当然是形式大过实际的。

但是在很多时候,即便是纯粹的形式,也会产生实际的作用。

统一制服和统一礼节,也都可以说是形式主义,但是却能有效的提升管理效果。

特别是在自己的身份足够高的情况下。

就算是自己什么实际的事情都不做,单纯的口头慰问和鼓励几句,这些人回去也会称赞自己仁慈和蔼。

单独跟自己谈话这种事情,就能让很多人念叨很多年。

聚变登基大典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类似的效果,让天下人和精英们确定新的皇帝。

朱靖垣就这样跟下面人聊着天,一天的宴会慢慢的到了尾声。

接下来的几天,大明的代表和泰西的代表,都在休息和调整状态,也都在迎接最后的盛典时间到来。

经过七天的煎熬之后,安康十五年也终于到了最终的尾声。

安康十六年元月二日,也就是大公元年正月初一,朱靖垣的登基大典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