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贞观传说

作者:肆世叁公 | 分类:历史 | 字数:91.9万

第二百四十五章 战备

书名:贞观传说 作者:肆世叁公 字数:2400 更新时间:2025-02-12 02:15:02

金河是个讲规矩的地方。

金河也是个没有规矩的地方。

金河上的一切,都从那森严的高地上发出,所有的人都是以高地为中心运作着。

而在高地上,袁淼的命令高于一切。

即使是帝国的律法,在这里也要得到袁淼的同意,方才能施行。

袁淼说,金河上要公平交易,于是来到金河的所有人,都必须使用银票,按照高地上的定价进行交易。

于是,一张张本来毫无意义的银票,便被赋予了等同于金银通宝的价值。

凡不使用银票进行交易的,早就已经被吊在了河岸边的木桩上了。

临近着高地脚下的一座棚屋,四周一大堆右武卫士卒护卫在此。

棚屋里,从骊山来的先生和学生们,每日里坐镇于此,将来到这里的牧民与商人们手中的金银通宝兑换成银票,又或者是为离开这里的人们将银票兑换成金银通宝。

按照现代的意思,这座棚屋就是金河两岸的经济中心。

小小的棚屋,掌管着整个草原与大唐的经济往来。

每一日,棚屋前都有众多的牧民和商人排出长长的队伍,办理着兑换的业务。

而近日的棚屋前,排着队的人更加的多。

商人和牧民们的队伍中,一个个目光精明的突厥人混在其中,眼神不断的向着棚屋及四周的右武卫士卒打量,更是小心翼翼的观望着四周游走着的牧民们。

“三百贯银票,都要换成真钱!”

一个突厥人站在棚屋的窗台前,将一叠子银票重重的拍在台面上。

窗台里面,越发干练的学生们不由看了过来,主办这个窗台的学生不由微微皱眉:“三百贯都换?你是要离开这里?那也该是去换成货物带走才是啊!”

窗台里的学生不得不小心询问起来,一般来这里将银票换成金银通宝的,都该是大唐的商人才是。毕竟银票离开了金河,在大唐并不能用作流通。

而那些手握银票的牧民的,一般都会在离开的时候,尽可能多的从大唐的商人手中兑换成货物才是。

就算是来到这里,也该是将部落里的金银兑换成银票。

然而,窗台前的牧民却是冷哼一声,巴掌重重的拍在窗台上:“你管耶耶?耶耶的银票,你们定的规矩,来你们这兑换还不成了?”

“行行行……”

里头的学生连翻白眼,将三百贯的银票点齐,然后开问:“换成什么?”

金子、银子、大唐通宝。

都在兑换的范围内。

“金子,耶耶要金子!”

牧民重重的锤着台面,声音闷闷的说着。

“金子!金子!给你!”

学生无奈的摆摆手,将兑换后的金锭推到窗台外面。

“金子,我也要金子!”

“我也换成金子……”

“金子……没有的话,银子也行……”

随着第一个牧民将银票换成金子后,无数的牧民开始叫喊着,要将手中的银票换成金银,甚至是大唐的通宝也行。

规矩摆在那里,除非新丰侯、河东道副总管袁淼发话,没有人该拒绝这些牧民的要求,敢去破坏定下的规矩。

“怎么回事?”

棚屋里,有先生掌控,发现窗台前的情形后,立马询问。

“兑换,这些牧民不知道怎么回事,都开始拿着银票过来兑换了。”

说话的学生显得有些慌张,问话的先生脸色顿时一变,将身子靠到窗台边上看向外面,只见外面排着长龙队伍的人群,除了大唐的商人外,都在呼喊着要兑换银票。

先生立马回头看向里面一直在统筹计算的学生们:“快算下,一共兑换出去多少!”

几名学生连忙拿着算盘,对着面前的账本啪啪啪的拨起算珠来。

不多时,一名学生站起身:“回先生的话,一共兑出去近两万贯。这些牧民都在换金子,眼下咱们存储的金子已经不多了……”

金银与通宝的兑换,并不是一比一的,但近两万贯的金子,亦不是小数目。在这远离大唐的金河边,已经算是少有的了。

掌中的先生闻言,顿时一愣。

一旁等候着的学生越发的急了,连忙询问:“先生,现在怎么办?我们的银子并没有多少……”

“去,快去禀报侯爷,由侯爷决断!”

掌中的先生看着外面的牧民们,挥手指着棚屋的后门吩咐着。

学生连忙推开后门,冲了出去。

“慢一些,不要那么快就将我们的储存兑出去!”

而在学生离去之后,掌中的先生开始对着窗台后的学生们吩咐道。

在规矩的限定下,即使是先生们,也不能关闭棚屋的兑换,但放慢兑换的速度却没有任何的问题。

“搞什么?快些不行啊!”

“赶紧的,是不是你们没有金子和银子了?”

“……骗人?难道你们都是骗子?”

“你们是不是没有金子和银子了?”

“唐人骗走了我们的财富!”

“还钱!还钱!”

随着棚屋里的学生们开始放慢速度,排着队的牧民们开始越发的躁动起来。

各种猜测和言论,直上云霄。

护卫的士卒们也不得不抵近棚屋,在墙边站成一排,腰间的横刀业已被取下。

噔噔噔……

从棚屋赶到高地上的学生,步伐匆忙的冲到中军大帐内。

如果没有外出的军务或者其他事情,袁淼大多时间都是在坐镇中军大帐的。

看到眼前满头大汗的学生,袁淼露出些疑惑:“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我记得,你是负责银票兑换的吧!”

“是……”学生喘了口粗气,一边擦着汗水一边开口道:“回侯爷的话,棚屋那边的兑换突然变多了……”

“马上就要降雪了,商人们将银票兑换了,好返回也是正常的啊……”说着说着,袁淼忽然停下了话,目光微动:“你是说,那些牧民在兑换?”

那学生喉头耸动,脸上苦涩的说:“是的……”

见被自己说中,袁淼立即追问:“兑换了多少?”

“学生来的时候,已经兑换了近两万贯。这时候……应当已经三万多了……”

瞬间,袁淼只觉得心肺一滞。

银票一直都是超发的,而最近袁淼甚至赶在入冬降雪之前,将一批金银给运到了河东道云台山大营,由李靖看管。

现在那些最不该拿着银票兑换的牧民们,竟然纷纷开始了兑换。

这件事,显然背后是有人策动的。

“通知孙先生前来中军大帐!令一营、二营全员返回营地。三营在外集中隐蔽,随时策应。辎重营接管营外要害所在。骊山营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出营镇压。”

瞬间,袁淼站起身,向着帐内的行军书记们发出军令。

只是转眼间,中军大帐开始高速运作起来,一条条军令向着营地的四面八方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