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凰谋乱天下

作者:起居小舍人 | 分类:古言 | 字数:128.5万

第166章 不畏浮云遮望眼

书名:凰谋乱天下 作者:起居小舍人 字数:2497 更新时间:2025-01-25 02:09:06

祁然很是佩服能够已激昂的语气说完通篇的老大臣,宁亲侯张劼了,平时一副摇摇晃晃的样子,此时的劲头比谁都足。

祁然虽然很想骂娘了,但所处的地方和端坐在上方御座的皇帝,使得他一遍遍提醒自己要忍耐,这些都是自己的同僚,有的还在一间屋子里写公文。

而且说这话的宁亲侯张劼也惹不起,在前朝时候,张家就已经是显贵中的显贵,曾经出过三位皇后,五任宰相,燕国建立后,荣宠不衰,一门出过四代帝师,在三总管之乱时,还是从龙功臣。

单拿出来一个身份,都够祁然喝一壶了。这些全部加起来,都可以压死祁然了。

祁然必须想出一个很好的解释,说服在场的大臣,不过目前来看说服张劼,貌似就可以成功大半了。

“侯爷不必如此动怒,且听祁然说分明。”祁然轻轻咳了咳,“整田开荒,不是废弃骑兵。骑兵是我大燕的屏障,天下闻名,祁然怎会生动摇之心?

废除多余兵役,不是制造新的乱子,而是要将百姓现在多服的兵役转成其他劳役,能让朝廷多收些粮食和布匹等;

废除天下各业承袭之制,不是弃用天下承袭之制,若是打铁的只会打铁,我让他去绣花,也绣不出来啊。这项政令只是放宽条件,避免有些祖业失传,如此没有限制,百姓也好生活下去,交上来的各种税收便不会成为沉重的负担,是一件可以人人承受的事情。

还有科举取材,是祁然所想的为地方派遣能人贤士的最快办法。我大燕和其他各国国情不同,祁然不会等同视之,生搬硬套。

我是这么琢磨的,陛下对此也很是赞同——地方之官由科举选出,再到国子监进行考察,各项合格者方可为官,两年一次查阅,不合格者永世弃用。

然中央之官,还是依照祖制,必须由各级官吏层层选拨,层层推荐才能委以任用。

双管齐下,我大燕必定永远吏治清明,不失本色。

以上便是祁然今日所要说的话,请诸公明察。”

祁然说完,朝着九五之尊的圣上深深行礼,意在告诉皇帝,变法不可动摇,祁然会坚持到底,陛下也请不要放弃。

李曜与祁然相识十几年,对于祁然的心性品德和能力,了如指掌,见祁然与众人的辩论,句句在理,将他们驳的无话可说,也增添了不少的底气。

细看之下,众臣已经意志动摇,只要再有一个重量级的老臣出来说句支持,他李曜再站起来拍板下旨,今天的目的就达成了。

李曜自然而然的将这个人选定为了中书令柳述。

柳述也感受到了来自皇帝的眼神中的期待,和威胁,他作为两朝宰相,不能轻易对皇帝感兴趣的事情说不,对皇帝满满期许的的决策说不。

祁然的新政策划已经不是一天两天,陛下的决定也不是这一天两天里下的,他柳述又能在一天中扭转些什么呢?再者,祁然所言无不是为燕国考虑,这些弊政他也非常清楚,有些是他的决策失误造成的,如今有了祁然帮他修改,然后继续推行,无有弊害——

柳述也看得很清楚,再不变革,燕国的气数也快尽了,他们世家贵族的好日子也会到头的——

如今有了祁然做变革的出头鸟,他也能省很多力气,祁然想做的事情中,亦有很多他想做而不敢做的,陛下已然表了态,他便顺水推舟,将一切推给祁然吧,其中的荣辱都由他祁然一人承担吧。

这件事情,做得好了,他也可以留名后世,做的不好了,相信不用他出手,满朝文武及其遍布天下的门生故旧们也会将祁然“就地正法”,到那时,皇帝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灰心,还是需要他柳述出面才能力挽狂澜啊,所以,这时候,他不能倒下。

其实柳述的心里还有一层意思,那便是如今燕国的乱象缘何而起,他是心知肚明——先帝李恽刚刚即位时,朝野人心不稳,三总管之乱让天下人受苦受难,也让士林一片哗然,所幸先帝李恽天生孔武有力,武略超群,短短几年就已经威名遍布四海内外,为了解决某些矛盾,他亲自进宫见了先帝,提出了影响燕国及其邻国几十年的政令——以战止战。

那不过是扬汤止沸之法,柳述伊始并没有打算用多久,可最后他也劝阻不了先帝,先帝的野心实在太大,他身为人臣,只得遵从圣明,不能违背皇恩,

所以,当平和的越王李曜出现在他面前,寻求他的庇护时,他义不容辞的答应了——他要为天下保留一丝希望,也要为整个世族保留一丝希望,决不能让先帝及故太子李旸的作法害了燕国,毁了世族。

此时此刻,不止皇帝将焦灼的目光盯在了柳述身上,朝臣期许疑惑的目光也盯住了柳述——这个曾经最耀眼的世族子弟——柳述绝对是他们中的天才,十三岁拜相的记录至今无人逾越。

柳述面无波澜,起身道:“祁相公所言字字在理,本公赞同欣赏。这也是天命如此,我等臣民理当顺承天意,辅佐陛下,襄助祁公,共计大业,保我大燕,永垂不朽!”

说罢,离座,行跪拜大礼,群臣见中书令如此作为,不论有怨言还是没有怨言,都纷纷起身,跪于丹樨之前,面色恭谨,共同请旨变法强国。

李曜见此,长舒一口气,他本来是抱着无人赞成的心态来政事堂的,已经做好了用场时间说服众位大臣的准备。

见祁然一人将全场摆平,李曜大喜。这些臣僚不管心里如何想,如何骂,能够在表面上齐心共计已经很不容易了。

“柳令公,请就座,为朕拟旨。”李曜道。

内常侍李龁忙亲自为柳述铺纸磨墨,柳述坦然落座,气定神闲。

“自古皆道:国以民为本,本固则邦宁,天下永安。我大燕太祖太宗皇帝仗剑驱逐逆虏,协同万民,方有天下;孝宗皇帝选贤任能,强我燕国,富我子民,成就伟业。难测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干戈不断,壮丁马革裹尸,女弱填入沟壑,一时之间万民失业,四海沸腾,国无宁日,民无安时,朕痛心疾首,立下振国兴邦之志,实行新政,择万古之典,改历代之弊。

振国兴邦,首先于民,一国昌盛,莫先于学,天下升平,有赖于礼,愿诸卿勿重腐化而轻大道,偏私利而薄儒雅,使民见德而心悦臣服,勿使民见大欲而心生轻意。为万民之表率,立旷古之功绩,纳受新法,教导百姓。

积习除则国强,崇俭戒奢则臣民富,轻徭薄赋则天下安。古人之学,且耕且养,农亩之馀敦以学业,非役之时劝以经礼。

其余逐条法令,另有尚书省明文,中书省即日抄送,门下省速验分发各地。

颁布天下,始自京师,爰及州郡县,宜祗朕意。”

李曜口音刚落,柳述也写完了,由李龁捧起交由李曜查看。

柳述所拟诏令,辞藻优美,叙事清楚,无半点含糊,李曜点头称赞。

李曜刚才所提相关人员,逐一答是,不敢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