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霸春秋
作者:小钐 | 分类:历史 | 字数:78.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83章 铁山
修一条五十里的运河固然不能和两千余里的大运河相比,但由于所处时代不同,济淄运河对齐国来说也并不是个小工程。
由于淄水不算什么大河,且水量并不稳定,所谓的淄原意为甾(zaⅰ),也就有灾害之意。淄水丰水期枯水期水位相差极大,再加上冬季的冰期,一年里有四五个月难以通航。
济水水量倒是稳定,水量也丰沛,水流更相对平稳,是条好的航道。但由于河流流向的关系,即使修建了联通两条河流的运河,也要受淄水水文条件的限制,较大的船只难以在淄水上航行。
所以这条运河小白倒也不要求挖多深,只要有一丈深,便可供淄水上船船行驶。宁戚在考察清楚之后,便将方案递交小白,最终确认这条运河宽两丈,深一丈即可,也足以满足这时代的水上交通需求了。
冬日里本就是农闲之时,贵族们有权在此时征召劳役,往年也是干修宫室,城墙,河渠,道路之类的活,今年不过修条运河而已,在被征召之人眼里没什么不同。
而且在冬曰里施工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减少了蚊蚁蛇虫的侵扰。修建运河所经之地都是些低洼湖沼之地,草木茂密,蚊虫孽生,若在天暖之后开工,光是蚊虫所带来的疾病也不在少数。
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将运河修通,必须要调集足够的人力物力。人可以从全国征召,小白这两年从未大兴劳役,建设运河也算第一次兴役,想来应没有多少逃亡者,征集两三万人是没有问题的。
人虽不是问题,但物力上也要加强保障才可以。齐国今年丰收,粮秣充足,供应几万人吃一两个月没有什么问题。冬曰里最为担忧的反倒是寒冷的天气,这几万人不能住在野地里,毕须让他们自建窝棚,或者地窝子保暖。天寒地冻,大地被冻住,要挖河道需扒掉表层冻土,光靠木石工具效率太低,需要更好用的铁工具才行。
齐国的铁山也就是后世的金岭镇铁矿,位于临淄以西四十里,矿山出露于地表,极易开采;且含铁量较高,含杂质较少,属于磁铁矿,也算难得的富矿了。
小白专门任命冶利为铁官,负责在此兴炉炼铁,在经过几年的摸索,铁的产量已经较为稳定,估计也达到这年代生产力的较高水平,再想增产便只有增加人力物力投入了。
在下达了给工地生产一批铁镐铁钎,铁锹铁铲的命令后,小不放心铁器的质量和产量,特意再度前往铁山,视察铁器生产。
从临淄到铁山的道路几经修建,冬曰里更是平整硬实,早上从临淄出发,乘轻车一日可至。小白傍晚就到了铁山,除了身子骨如同巅散了架,倒也没感觉太疲备。明日一早,小白又生龙活虎的起来,在冶利的陪同下视察铁山。
铁山之高不过一二百米,山上草木虽稀,但原也不算光颓颓的,风景也算秀丽。只是自被发现山有矿脉以来,浑身变被挖出了好几个坑洞,看上去丑陋无比。
但在常人眼中丑陋的地方,在小白眼里却是一座宝山,远比什么牛山稷山,天齐山此类此时的文化明山更重要。这座山里蕴藏的铁矿是齐国强大的基石,在接下来的时代里,钢铁便代表一国国力,使用钢铁的文明胜过青铜文明已是必然趋势,小白又怎会不重视呢?
矿山是一个伴随着沉重劳役和伤亡风险的地方,即使是露天矿也难保绝对的安全,所以小白也没有假清高的亲自探视,只是随口提了几句意见。比如要细化考核方式,鼓励矿奴增产,给矿奴们提供一日三餐,表现好的可以享受咸鱼作奖励。至于受伤的也不应让他们等死,还是请“屠夫医生”们治疗下,也算对得起良心了。
小白最为关心的便是冶炼部分,要说中国的铁矿出多了去了,但在此时为什么人们还盯着青铜不放呢,还不是没有冶炼的技术吗?所以冶利手下的这些冶铁工匠,在小白眼中便是最宝贵的一群人,是实实在在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这些工匠大都是从铸冶青铜器的地方转行的,几代人从事的都是冶金之业,只有在小白这里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将他们称作国之基石,这让他们那沉重的工作都轻了两分。
冶利亲自为小白介绍铁山,铁山这里主要负责采矿和初步的选冶,虽然也生产铁器,但大部分是为临淄的冶铁作坊提供原料。
临淄的铁冶作坊现在规模极大,主要的产品都是农具和铁锅,这两种产品需求庞大,仅国内的需求都难以完成,乃至需要夜里开工。
只不过产品仍以生铁为主,熟铁制品还是太少,至于小白所期待的钢,其产量和由块炼铁生产的小块钢铁差不多,实在不值一提。
小白之所以来矿山,是因为这儿生产的铁器多以开矿的工具,少量农具为主。这倒是挺适合小白的要求,而且其产量也能保证供应运河工地,要比临淄的作坊供应方便。
在炉冶间略作转悠,小白倒又想起了什么,问跟在一旁的冶利道:“我看此处的冶炼还是以木炭为主,为什么没用煤呢?”
话说小白早已命冶利试着煤代替木炭,但见此处还是多用木炭,便忍不住问了下原因。这倒叫冶利好生为难,只得道:
“君上,这煤我们倒也试过,确实比木炭火力足,用于炼铁是没问题的。只是炼出来的铁多不堪用,较木炭冶炼更脆,炼废了几炉,我们又回到木炭冶炼了。”
小白倒是没想到还有这个原因,想来应是煤中含硫,造成铁的质量下降,以致于又走回了木炭炼铁老路上。虽说只要炼出铁来便不该苛责,但小白还是责怪道:
“出了这种事为什么不向我报告?你所言之事应该与煤中杂质有关,无论是对煤淘洗精选,还是加石灰中和,都该多试几次才对。”
见冶利惊慌失措的样子,小白意识到自己斥责过重,自己毕竟有后世的见识,知道什么才是正方向,而冶利即使是本时代最顶级的冶金人才,但毕竟没有学过自然科学知识,自然只能摸索着积累经验。想到这里,小白又道:
“当然,现在运河工地正缺工具,你还是先保障那里的用具。至于用煤炼铁,你只需在日后多试验几次,倒也不急于一时。”
冶利方才放下心中担忧,唯唯喏喏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