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记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203.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21章 锦义
崇祯皇帝封杨振为金海伯,而杨振当即奉旨谢恩,算是了却了午门献俘礼后的一件大事,他的心情稍稍好了一点。
但是一想到又要封祖大寿一个爵位,他的心情就又马上变得低沉了。
然而事到如今,经过洪承畴的提议,有了陈新甲、杨振的附议,崇祯皇帝就是心里不爽也不能当众否决。
本来他就担心祖大寿及其辽东军与朝廷离心离德,随时都有可能整个投降满清,让大明朝失去关外辽西之地。
若是此时否决了给祖大寿封爵的提议,祖大寿岂不是更要离心离德了吗?
崇祯皇帝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沉着脸说道:“至于祖大寿,率部镇守辽东十几年,的确是劳苦功高,此番松锦大战,也不可谓无功,既然如此,今日朕便一并封给世爵吧!”
“陛下圣明!”
在场众人几乎都知道皇帝心意,听见皇帝这么说,皆默默无语,唯有洪承畴依然揣着明白装糊涂,躬身称颂皇帝圣明。
崇祯皇帝见状,看了看洪承畴,沉吟不语。
崇祯皇帝知道洪承畴之所以如此,并不全是私心作祟,而是为了拉拢祖大寿及其兵马,为他将来出关坐镇宁远做准备。
所以,崇祯皇帝沉思了片刻,对洪承畴说道:“洪爱卿,以你之见,该封祖大寿一个什么爵号?”
洪承畴自从有了这提议之后,心中就在琢磨这个问题,此时见崇祯皇帝果然问题,当即躬身答道:
“祖总镇出身宁远卫,久镇锦州城,封给世爵,莫若以宁锦为号!”
“宁锦?宁锦?”
崇祯皇帝听了洪承畴的话以后,在嘴里念叨几下,回头对杨振说道:“汉卿,你以为如何?”
“这个,宁锦,虽说是从宁远与锦州各取一字,然观之却不如宁辽二字,显得圣上对其寄望更加深远!”
杨振见崇祯皇帝拿这个敏感话题问题自己,只好勉为其难回答道。
崇祯皇帝封给自己的所谓金海伯,包含了盖州、海州这两个完全不在自己手上的地方。
崇祯皇帝是什么意思,杨振的心里也能猜到,不过是开个空头支票,希望能够激励自己时刻不忘将盖州和海州也拿回来。
现在崇祯皇帝在宁锦二字上迟疑徘徊,恐怕也跟这一点有关,毕竟宁锦二地都在大明手上,若以此号封给祖大寿,那更坐实了辽西之地是祖家之地的说法了。
以崇祯皇帝在小事上颇精明,在大事上却糊涂的一贯作风,是不会答应的。
既然如此,那自己就照着崇祯皇帝的思路,给他一个选择,同时一旦消息传到祖大寿的耳朵里,自己这么说也绝不会得罪祖大寿。
毕竟,宁辽,可比宁锦大气多了。
然而,杨振还是低估了崇祯皇帝对祖大寿的成见,也低估了崇祯皇帝的小心眼儿。
他刚提出自己的建议,就听见崇祯皇帝说道:“这样吧,还是按照洪爱卿所提的,以地名为号,封祖大寿为锦义伯!朕不敢寄望太多,只希望祖大寿为朕守住大凌河一线!”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转而对洪承畴说道:“洪爱卿,朕的心意你可明了?朕望你率部出关,坐镇宁远之后,务必整饬兵马,守好辽西一线,绝不能再让东虏从辽西蓟北入边,否则朕唯你是问!”
崇祯皇帝把话说到最后的时候,已经是声色俱厉了。
这个洪承畴想要笼络祖大寿,违背自己的心意,硬要给祖大寿请封一个世爵,如今自己给了,若他还是不能掌控祖大寿及其所部兵马,如同方一藻那样,再让辽西有所失,那就别怪自己不客气了。
到时候,新账旧账一起算。
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个心思,洪承畴并没有完全看破,但是他多多少少也知道,今天担着得罪崇祯皇帝的风险给祖大寿请了世爵,将来一旦辽西有失,那处置可就要从重从严了。
但是他也无可奈何,只能立刻跪在地上,对着崇祯皇帝说道:“臣明白,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好了,今日时辰不早了,外面也渐冷了,卿等若无他事,今日就议到这里,散了吧!”
崇祯皇帝今日平台召对,本心是要问杨振一些平辽之策,但是最后议定的事情之中,有许多却违逆了他的本心。
若是他任性而为,那自然称心快意,可是如今大明朝风雨飘摇危机四伏,崇祯皇帝根本不可能事事称心快意。
这让他非常郁闷,非常疲惫,眼见着太阳偏西,茶水冷了又热,热了又冷,炭盆也换了好几次,于是就要结束召对,遣散众人。
崇祯皇帝说完了话,起身就要离开,却听见杨振突然说道:“陛下,臣,尚有事要奏!”
已经站起身来的崇祯皇帝,见是杨振有事要奏,立刻又守住了脚步,询问他道:“卿有何事要奏?”
“启奏陛下,本次臣率领征东先遣营主力东渡辽海,夺取复州、金州与旅顺口等地,有一人功劳甚大。臣想为此人请封!”
杨振眼见崇祯皇帝要走,而他尚有话要说,不得已只能叫住皇帝,声称有事要奏,而他所奏请的事情,正与在金州城内反正归明的沈志祥有关。
结果他这么一说,崇祯皇帝虽然留步细听,没有径直离开,但是见他要学洪承畴,给人请封,心中颇不乐,就站在那里,看着杨振。
杨振见状,连忙接着说道:“陛下,若非其人能幡然悔悟,率部反正,举城来降,臣能不能一举收复金州、旅顺,能不能俘得东虏伪辅国公屯齐,属实难说!是故,臣特为此人请封!”
说到这里,杨振一咬牙,干脆叩首说道:“臣亦深知,皇明世爵一贯贵重,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圣上特旨不得与。但此人反正归明,意义重大,臣宁愿此次不封,而以世爵赠此人!”
“杨振你放肆!圣上金口玉言,口出成宪,岂能你说不封便不封,你说赠人便赠人?!还不快收回你的妄言,向陛下请罪!”
杨振话音刚落,正要上前伺候皇帝离开的大太监王德化,便张口呵斥起了杨振。
但是话里话外,完全是一副长辈训斥晚辈的意思,其中包含的意味,杨振自是领会得到。
可是杨振既然把话说了,便不会再收回去。
他对沈志祥那帮人有过许诺,虽然没有明说要给他们请封世爵,但是意思却是那个意思。
如果他此时提都不提,那回去以后,怎么交代?
如果他此时提了,但是崇祯皇帝否决了,那只能说是大明朝的损失。
杨振会感到遗憾,但他不会多么不满。
因为崇祯皇帝若否决,若拒绝,那就等于是完全将沈志祥及其所部各支人马,推给了自己。
从此以后,自己就算是完全继承了旧东江镇的遗产或者衣钵了。
不过,杨振还是希望崇祯皇帝能够接受自己的请求,毕竟一旦沈志祥封爵,那么今后自己再用沈志祥为例子,去挖黄台吉的墙脚就有了先例可循,就好办一点了。
“请封?请封?好吧,你且说说看,你要为之请封的,却是何人?”
崇祯皇帝面对杨振的跪地请求,有点无可奈何。
他见杨振受到了王德化的呵斥,但却并没有出声收回那番话,于是只好叹着气向他问道。
“陛下,此人即东虏伪续顺公沈志祥,此人,原为大明东江镇总兵官征虏前将军沈世魁的侄子兼麾下大将,当年皮岛沦陷,总兵沈世魁被俘不屈而死,其侄沈志祥收拢东江各部逃散人马,聚众于石城,坚守作战!”
杨振见崇祯皇帝终于接了他的话头,当下连忙把沈志祥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先说了好的一面,尔后斟酌着说道:
“这个,这个,后来沈志祥得了沈世魁总兵印,为号令群岛部众,乃自称总兵,从此犯了王法,与朝廷失去联系。去年春荒,岛上大饥,人相食,乃为部众裹挟弃岛,降了东虏!”
说到这里,杨振抬头见崇祯皇帝目视远方,脸色阴沉,但却并没有打断自己的意思,于是赶紧又说道:
“但是,沈志祥素怀为其叔父宗族复仇之心,臣率部东渡辽海,兵围金州,其在城中率部反正,举城来归,后我部人马围旅顺,沈志祥伪装东虏援兵,入城为内应,一举拿下旅顺口!若无此人,臣即有东攻西守之策,环顾辽海,也无可落子处!”
“原来如此,若如你所说,此人倒是功不可没。然而,此人先前既无总兵之位,此时封一总兵足矣!”
崇祯皇帝听了杨振的这些话以后,脸色好多了,但是他的想法,仍然不是封爵,而是封一总兵即可。
杨振闻言,立刻又说道:“陛下,臣亦知,沈志祥之功在我大明,的确不足以封爵,但是沈志祥此人在东虏那边,却是受封续顺公世爵,如今其率部反正归明,若不封爵,乃是堵塞了他人今后弃暗投明之路啊!臣请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