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举世名医

作者:道不尽平生 | 分类:古言 | 字数:108.4万

第172章 面神经麻痹症

书名:举世名医 作者:道不尽平生 字数:2292 更新时间:2025-01-25 02:08:28

张健医生笑了笑,抬起茶杯喝了一口,随后将多余的茶渣吐到了垃圾桶里。

这时,门口进来了一位刚刚去做检查的女患者,40多岁。

她手里拿着大大小小好几张检查单,并递到了张健面前。

张健接过检查单首先看了看她的血常规,24项其中有嗜碱细胞和平均红细胞值两项有点增高,其他的都正常。

血凝检查也正常。

再看她的脑CT检查单,其中提示这位患者脑血管受压。

经过这位患者的描述,她以前也做过微血管减压术。

不过效果好像不大好。

看着张健皱了皱眉头,周辰起身站到他身旁,也将检查单结果看了看。

“小周,我想听听你的看法。”张健问道。

周辰目光转向那位女患者,例行询问了一下病情。

女患者主诉:

近半年来,感觉左眼由阵发性跳动,但并没有引起重视。

近半个月来跳动越来越频繁,而且已经扩展到了左侧的整个面部肌肉都会不正常抽搐了。

周辰根据自己的经验,首先说出了他的诊断结果。

“依我看来,这位患者很有可能是患了面神经麻痹症!”

这样的诊断结果,和张健诊断的病情如出一辙。

张健点了点头:

“看来,咱们想到一块去了!”

既然周辰都这么说了,张健也暗自确定了自己的诊断结果。

这也能够从侧面证明误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周辰在张健的心中,已经成了权威的专家。

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作为疾病鉴别诊断的教科书式的参考。

接着,周辰说了说他的治疗思路:

“急性期以控制感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为治疗目的。”

“常可选用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另外还可选用加兰他敏、B族维生素、烟酸、ATP、肌昔、细胞色素C等药物治疗。”

按照名医系统给出的治疗经验看,这些药物都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如果要根治此病,选用中医针刺治疗法,能够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着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的优势。

一念及此,周辰转问到这位女患者:

“以前有做过中医针刺吗?”

女患者摇了摇头,看起来有几分疑惑。

这里可是市立医院的急诊科呀?

怎么医生会推荐中医针刺疗法呢?

她想。

张健医生也看了看周辰,有些不大明白他的言外之意。

于是开口问道:“小周啊,你的意思是中医针刺疗法对症疗效更加确切吗?”

周辰点点头,眼神里闪着自信的光芒。

目前,面神经麻痹症的病因未明。

一般认为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均可导致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疼李,神经缺血、水肿出现面肌瘫痰。

故,治疗上多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主。

激素类和B族维生素类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的首选药。

用以减轻神经水肿,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如同时伴有病毒感染,则常用阿昔洛韦口服用以抗病毒治疗。

病情顽固的患者也可采用手术治疗。

这是一般的西医治疗思路。

也是目前西医上治疗这种疾病得到最多医生认可的治疗方法。

接着,周辰阐明了中医关于此病的病因。

“面瘫”在中医学中又被称为“口眼口呙斜、口僻、偏风口口呙”。

最早的记述见于《内经》,是指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探讨颇多,就病因而论,不外乎内因和外因。

古代医家多把此病归为“风证”,认为此病大多由虚邪贼风入侵引起。

如《内经·灵枢》曰“:足阳明之筋……颊筋有热则筋驰纵缓不胜收,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故僻。”

《诸病源候论·偏风口口呙候》曰“偏风口口呙是体虚受风,风入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经筋急而不调,故今口口呙僻也。”

张健医生就这么眼睁睁的盯着周辰一字一句的把这些话说完后,他听得一头雾水。

毕竟,这是中医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

作为西医出身的张健,自然不懂。

更别说站在一旁的那位女患者了。

她更就像是听天书一般,一脸蒙圈。

不过她看向周辰的眼中,却不由流露出了敬佩的神色。

名医系统中的医学知识浩如烟海。

周辰能够信手拈来,在别人看来,还以为他这是在借此机会炫耀所学。

周辰这会儿继续滔滔不绝的说道:

除上述外因致病之说,另有一些医家认为病是由内因引起的。

如《类证治裁》中认为口眼喝僻是因血液衰酒,不能荣润筋脉所致。

《医内法律》云:“口眼喝斜,面部之气不顺也。”

综上所述,本病主要是由于劳累过度,气血虚耗过多或平素机体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外邪乘虚入中阳明、少阳经脉以致气血运行不通、阻滞经脉,经筋失于湍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

期间,张健根本没有半点插嘴的机会。

当然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直到周辰停下来,张健这才开口道:

“那小周啊,说了这么多,你中医治疗的思路和方法究竟是什么?”

“对不同的病症,我们应该辨证分型治疗。”周辰掷地有声的回道。

中医医学历来讲究辨证论治。

根据名医系统的分类,此疾病主要分为以下几个证型:

风寒型,多见于面部受凉或风寒侵袭以后,突然出现面瘫,患侧面部肌肉松弛,有冷感,无痛,可兼有恶风寒,无汗,头痛,肢体拘紧,耳下压痛。

治疗上宜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的方药为主。

风热型,早期有外感热病的病史,患侧面部肌肉松弛,口歪眼斜,有火烧感,汗出,口渴,面赤目红,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疗上宜以法风清热的解表药以及通络活血的方药为主。

风湿型,多发生于中年以上肥胖者,皮肤及眼睑发厚,肌肤有浮肿感,面部受凉或风寒侵袭以后,突然出现面痛,患侧面部肌肉松驰,有冷感,无痛,肢体拘紧,耳下压痛。为风湿之气相携向上侵入面部肌肉所致。

治疗宜祛风通络及温化寒湿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