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当大亨
作者:剑叁狗剩儿 | 分类:都市 | 字数:306.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百七十章 商场如战场
林佰诚和沈粥两人继续谈判。
这次的谈判,最后退一步选择妥协的是沈粥,他亲自出马跑到东京来找林佰诚,其实已经说明了汇丰的态度。
双方达成一致,对另一方都有要求。
林佰诚需要配合汇丰完成20亿港币资金的建仓,必要时配合汇丰压制或者拉升和记黄埔的股价,配合次数在五次到十次之间。当然,配合的前提是不会对林佰诚的名誉造成损害,也不会对和记黄埔的经营造成影响。
作为报酬,林佰诚可以获得20亿港币三年的低息贷款,年利息只要5%就可以了。除此之外,汇丰会将一块地皮低价处理给林佰诚,其实际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差额是7000万港币,等于多给林佰诚7000万港币的好处。
也就是说,这次林佰诚和汇丰的合作,林佰诚其实可以获得2.5亿港币的好处费。只不过,其中1.8亿港币是三年贷款的利息,只有7000万港币才是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好处。
双方虽然达成一致,并且会草签一份合同,但这份合同上不会有任何涉及到双方交易的内容。不管是林佰诚还是汇丰,都不会将把柄交到对方的手上。
林佰诚和汇丰的合作,为的是各自的利益,可要是被公布出去的话,必然会被股民们骂死,甚至会被股民们告上法庭。尽管香江股市的法律不是很完善,但真要发生这种事,对双方都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双方不敢冒险。
因此,双方的合作不能明明白白的写在纸上,并且按照阶段性支付报酬。
双方确定合作后,汇丰会先将5亿港币的低息贷款借给林佰诚的公司,然后汇丰开始打压和记黄埔的股价,把股价打到双方确定的40港币的震荡价位。
这时,汇丰会再次将5亿港币的低息贷款借给林佰诚的公司。
汇丰在和记黄埔股价的40港币震荡价位建仓买入股票,每完成5亿港币的建仓则将5亿港币的低息贷款借给林佰诚的公司。一旦汇丰完成10亿港币资金的建仓,那么汇丰承诺给林佰诚的20亿港币低息贷款就都借给他了。
至于差额在7000万港币的地价地皮,要么汇丰在今年年底交付给林佰诚;要么和记黄埔的股价再次涨到60港币上方,并且林佰诚配合汇丰完成不低于价值5亿港币股票的出货,汇丰才会将地皮低价交易给林佰诚。
真要是到了这一步,虽然说在双方的协议中林佰诚还要配合汇丰完成剩下股票的出货,不过真要是出了问题,那也和林佰诚没有关系,因为好处他已经全都拿到了。
“林生,合作愉快!”
两人谈妥,沈粥很是高兴的向林佰诚伸出手。要是这次的合作能够顺利完成,那么汇丰的利润将不低于5亿港币,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更何况5亿港币只是最低预估而已。
“合作愉快!”
林佰诚笑着同沈粥握了握手。
别看和汇丰已经达成了一致,但林佰诚其实已经有了决定,和汇丰的谈判只不过是为了表面上让他看起来很重视这次的合作而已。
双方开始合作林佰诚能获得5亿港币三年的低息贷款,等和记黄埔的股价被打到40港币价位附近,林佰诚又可以获得5亿港币三年的低息贷款,等于他什么都不用做就已经赚了9000万港币。
等拿到10亿港币的低息贷款之后,林佰诚就会暗中出力,尽量让和记黄埔的股价反弹起来,不让汇丰轻易完成建仓。因为他很清楚和记黄埔的股价后面肯定会大涨,现在让汇丰在低位建仓,等于在捡钱,他怎么可能就这样轻松的将好处送给汇丰。
至于这么做后汇丰无法完成建仓怎么办?林佰诚顶多不要后面的那些好处,反正他已经拿到了10亿港币三年的低息贷款,白赚9000万港币,并非没有任何收获,至于汇丰的损失就不在他的考虑之中了。
表面上和汇丰谈着合作,暗地里却已经准备背刺汇丰,林佰诚却不觉得自己卑鄙。商场如战场,要是跟别人讲仁义,最后倒霉的只会是自己。
沈粥出声说道:“林生,既然我们达成了一致,确定合作,那么我明天就回香江去,汇丰差不多也就开始行动了。”
“这么急啊?”
林佰诚闻言不由扬了扬眉。
沈粥摆了摆手:“也不算急,关于这次的合作,前期准备汇丰已经做好了。”
林佰诚笑着道:“我这边都可以,汇丰什么时候将第一笔5亿港币的低息贷款借给星河半导体公司,我们的合作就算是什么时候开始了。”
沈粥点点头:“这件事我回去之后就让人办,到时候还是联系廖思仁助理?”
“可以,晚上回去后,我会交代他这件事的。”
林佰诚决定将10亿港币的低息贷款全都借给星河半导体公司。
虽然这次将星河游戏公司的股份卖出让林佰诚获得了将近五亿美元的现金,而且这些钱林佰诚不再准备拿去做多黄金期货,实在是他在这块的投资已经够多了,他没有必要赌上全部身家。
林佰诚决定拿出一些资金给各个公司用,哪个公司缺钱就给哪个公司一些。
剩下的绝大部分资金,林佰诚会拿出一半给星河半导体和它的子公司银河半导体公司,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非常烧钱,可以说钱是越多越好,因此再多出10亿港币的贷款也不算什么。
至于剩下的一些资金,林佰诚决定拿去成立一个生物药品的研发公司,前期购买设备招人什么的可以先进行了,他自己也可以慢慢加入进去,一边学知识一边进行实验验证。
有关和记黄埔的医药业发展,还是走建医院和开药房的道路好了,不再参与药品的研发。真要是做的好,可以做医疗器械研发,这一块的市场也不小。
自行开一家百分百控股的生物药品研发公司,主要是方便林佰诚对这家公司的掌控。和记黄埔虽然也在林佰诚的控制中,但它到底是上市公司,要顾虑其它股东的利益,研发上会有限制,这是林佰诚所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