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聊斋狐婿

作者:士心本尊 | 分类:武侠 | 字数:126.9万

第287章 感悟变化

书名:聊斋狐婿 作者:士心本尊 字数:2344 更新时间:2024-11-25 23:30:54

“心无他图,正心在中,万物得度。”

“当下之感,和老师《内篇》之言一致。”

“而我正心之中又多了仁德,故此我心暖热。”

“这即是仁心炙热。”

“胥先生曾说,凡有仁心者,不因世态而改性,一意固守仁道。”

“成仁者,身可杀,心不得诛,道不能毁,即‘仁者无敌’所在。”

“如今我感受到仁义之温,君心气神通,见身性流光……”

“此正心境地与之前明经境,真是天差地别。”

“如‘入学’到‘成学’……”

“学业有成,还要笃行不怠,便是第三重境‘乾道’。”

“乾道者,君子终日乾乾。”

……

通达正心后,刘彦细细体会感悟内在变化。

最直观之感,便是心窍暖热。

过去他能做到‘心见’,以自己之心见他人之心。

亦能做到‘观念’,即是‘以不动心,见心念动’。

但他不能时常感知自心温度。

人之所以感知心冷心热,在于人情的变化。

受伤时知‘心冷’,感动时知‘心热’。

而刘彦现在,能在感情未动之时,而知‘君心炽热’。

其温来自心中仁德,他能直观感觉到仁心流光。

此光即是气,此气乃精气、心气、意气、神气,直通周身九窍,致整个内在温暖如春。

使他‘人得静,心得正,身得安,神思聪,耳目明’。

这一切都是实质的感受,更有灵明之感存玄妙之处。

那灵明之感,乃统御之感。

犹如内在意志统御自身性命,全气全神,皆由夫志。

譬如孟子讲浩然正气时,所言【夫志,气之帅也】

刘彦正心之后,就像一身精气有了统帅,志心有了神明,而他即是驾驭之人。

“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正心,方能驾驭夫志,笃行至诚,把握神气!”

一念思量,刘彦再添明悟。

内视身学,见此前积攒的三千文光消耗一空,只剩一盏文灯明亮心窍。

那些文光全部浸入身性,如水浇筑田地,而非从身体中消失。

现在他根性得文光水润,以后便能自然生长,而且根源可以储水了,积攒文光不再受限制。

刘彦之所三千文光合根性,是因为三千文光是明经的瓶颈。

达到三千之数心窍就饱和了,即是‘明经圆满’。

所以需要正心明德,以三千文光浸润身性,使身性产生俱备【德】,有德有容,有容乃大。

今后,他可心窍只存一盏明灯。

明悟道理所得文光可储于身性之中,把根性作为蓄水之地,亦能借着文光不断的温养德性,明明德。

“翻山见通途,道路宽阔了。”

睁开眼眸,刘彦一语抒发。

他起身推开书房门,背手而立,门前望天。

眼眸与日相映,身气与风交汇,上下与自然融合,给人予正和静的感受。

南房众女止住话音,众眸透过门窗聚于此君身上。

三郡主神目如洗,刷去神灵中刘世才旧貌,换成当下所见新貌。

与妹道:“他神气德行俱新,必是通达所致,此时观君子顶天立地,乃正心之故。”

七郡主道:“我看不止于此,他身上气蕴藏仁和,他身形显现中正……”

“我猜是其魂风骨之形,合入了身骨。其身性仁义,合入了正心。”

“其正心有仁义,乃真正明德。”

“儒家三达德【智仁勇】,他已得其一。”

两位郡主细声谈话。

李怜云、阿九一字不漏的听过在耳中,各拥欣喜看着郎君、公子。

那边刘郎感应眸光,引归神思,转顾相视。

其目视如同清水,众女皆感舒适。

怜云起身迎出去,笑颜相接:“夫君今日更上一层楼,妾身恭喜夫君。”

刘彦把手托住娘子,笑道:“路漫漫其修远兮,跨过这座山,更见前路长。日后还要笃志前行。”

“不过,今日通达,确实快哉!”

听君子畅快之言,众女各是好神采。

刘彦请她们入书房叙话,问四位郡主来意。

七郡主道:“爹爹多为你想,今日让我们过来问你几个问题,想助你自解而悟,不想你自悟明德了。”

“可惜爹爹失了人情!”

刘彦闻言笑道:“人来即是情义,何故言失?不知师兄要考我什么?”

三郡主说:“父亲出了四题两问,四题分别是【格物】【致知】【亲善】【诚意】、两问是【夫志】【正道】。”

“父亲说,这些都是你身学所具备的,一定能答出来,答完必有所得。”

刘彦坐思‘四题两问’,少时道:“师兄所言不虚,”

“四题答完我可‘明德’,二问用意则在于让我明白‘道义可加正心,夫志作为主帅’。”

“真是聪明,你说的与我爹爹所言,分毫不差。”

八郡主出口夸赞。

六郡主问:“君可都做到了?”

刘彦点头应和其言,喝口冷茶把正心后感悟、所获讲与她们知。

说完,请郡主回府转告相君‘今夜他领娘子拜府,叙谈所得,求教后学’。

三郡主笑颜点头,领众妹回东湖。

她们走后,刘彦和怜云商议‘回门’之事,定下今日拜岳父,又问这两日家中事。

阿九说:“这两日家里无事,就是那边丈人等得急。见娘子三日未回门,昨日派人来问。”

“此外,东乡周慕白登门拜府,送来结婚请帖,邀请公子佳期赴宴。”

刘彦问:“他与匡娘佳期定在几日?”

阿九道:“腊月初十,就是后天。”

刘彦点点头:“初十正好无事,可去东乡吃喜酒。母亲去何处了?”

怜云接话回道:“今日腊八,母亲领小妹去白雀寺布施,为夫君讨腊八粥。”

“妾身本欲相随,但母亲不让,说新婚之女不可让客人看。”

“妾身就叫素儿、明儿跟着同去。”

两人顺着话题而谈。

不久听院里说话声,母亲、表妹她们回来了,一同进家的还有慧静法师。

刘彦出门见母,告知娘亲:“孩儿得正心了。”

老夫人甚是高兴,上下打量儿郎,感觉气貌有变化,仔细看又没变化。

唯有慧静眼目明亮。

她秉持心中般若明灯,能照见君子身正气和,山势更显,举手投足意气相随。

称赞道:“公子正心,竹节更显。”

此赞誉恰到好处点明变化,没有虚言浮华之词。

老夫人怕儿子饿着,忙叫丫鬟把腊八粥盛出来。

刘彦也的确饿了,吃着佛家五味粥,与母亲、慧静法师谈论正心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