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帝子桑gl

作者:K兽 | 分类:都市 | 字数:47.7万

第25章 秋试凉

书名:帝子桑gl 作者:K兽 字数:3576 更新时间:2025-02-10 02:11:16

七月二十,初凉日。

江洲街头。

“义弟,你走慢一些,街上人多。”

“哈哈,义兄,你的脚步倒是别那么慢才对。”

不久之前的秋试指令颁下来之后,各乡各镇便开始连夜印刷空白纸张、出题、备考,以应付在这战乱初息时一涌而上的各界学子武士。各地官吏有公孙政或是李常的门生相辅,很快便将乡试顺利地完成,各地几乎是在同样的时间里放了榜,让过线的考生拿上行文前往洛关城等府池赴考。

而通过了省试的各个考生,则又带上新一封的考官举荐信,浩浩荡荡地往江洲而来。子桑聿也曾说过考试内容,乡试省试之后,便是江洲会试。江洲会试过了的,便是殿试,介时将会与文武前五十的考生相会于守备府,并定下文武各二十名进士,两名榜眼,一名探花以及一名状元。

江洲街头上,正走着这么一对兄弟。

年长的约十□□岁,身穿一袭白衣,很朴素,却是腰间佩剑;年幼的大概十六七岁,头上绑着书生方巾,手执一把纸扇,笑得甚是灿烂。

“最近这些天,不少考生到了这江洲来,如今大小街头,处处都是来赴考的文武学子。”那青年一闪身,又避让了一个路人,脸色有些焦急:“咱们还是回去罢,要是出了些什么事情,我可怎么是好。”

少年站停了脚,慢悠悠地扇着扇子。

后头的青年防备不及,险些便撞了上去。

“就是趁着现在人多,才应该出来走走。”少年收回了手中纸扇,回过身敲了那青年的脑袋一记:“义兄休再多言,随我一同到那酒肆里去。”

“嘶——知道了!”

江洲十八城连绵甚广,所以城池之内的大小酒肆也比比皆是。早在几天之前,酒肆之中的各样客房已经被考生们订下住满,并且以一定的速度增长着人流。

这对兄弟徐步来了城中最大的一家。

酒肆之中学子不在少数,尽管有些人还是被这兄弟吸引住目光,但是多数人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原本便在斗才斗艺的那批人里。

少年自顾自地寻了一处位子坐下,连同那呆木的青年。

“义兄,咱们站在这人群之中,方能知道他们最真的想法。”

“诶。”

酒肆的大堂坐了几桌青年,看样子,似乎都是这一次秋试前来江洲会试的考生。年龄基本也在二十岁左右,风流潇洒自命不凡;当然这当中也有一些顽固的书呆子,只是坐在角落里吃着自己的东西,一言不发。

“我看徐兄弟方才说得在理啊,大家伙也好好听听。”

左上角的一桌酒席,坐着几个青衫书生。

“谢过江兄弟赏识!”那被称为徐兄弟的青年站了起来,手执筷子敲着跟前小碗:“咱们这些过了省试前来会试的,都是想为新朝廷出一份力的人。说不定哪一天,咱们以后就是一起共事了,好说歹说,咱们的出发点可都是一样的。”

“哎,徐兄弟这一句我赞同得很!”桌上又一人端起酒杯敬向他:“咱们这些人,都是冲着给殿下卖命来的,那柏家皇帝当了十几年,政策不似政策,国论不似国论,只知道花咱们老百姓的钱财,从来没有给咱们百姓考虑过。这十七年,别说咱们,老一辈的人也是受够了的。”

听了这边几个秀才的苦水,旁边一桌的两个汉子也忍不住开口插话。

“几位公子哥儿!我老胡从来没赞同过哪个人的话,今儿个倒是说到我心里去了。”其中一汉子话声未落,另一个又接了话茬:“要不是那姓柏的这般对百姓,我们也不会萌生了赶赴秋试的念头!”

原本过来凑热闹的那对兄弟,也把目光看到了这几人身上。

那少年一手时而紧握着手里的纸扇,没规律地敲打着另一手的掌心。看那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似乎正在思考着什么。

“义弟。”

“……”

“义弟!”

“啊?怎么了?”少年这才回过神来。

“你怎么一副出神的模样?想什么了呢!”那青年有些哭笑不得。看了看那边几个人,回过头来摸了一下自己的下巴:“听这些考生所言,那姓柏的似乎做了不少坏事。你说会不会是咱们在京城天子脚下呆久了,所以对这些事不曾听说?”

那少年心中也拿不定主意。想了想,还是朝那几人走了过去。

“哎义弟!”

那青年没拦成,少年已经在那几人面前作揖。

“几位,有礼了。”少年握着纸扇作揖微微一笑,后又把手中扇子打开,语气不紧不慢:“方才在下在那边跟义兄喝酒,听得几位说起大宁的事情来,在下尚且年幼,而且旧时是京城人士,未曾知道这些。不知几位,可否与在下一说?”

短短数语,便把这两桌人的目光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那几个文生看了看眼前这纤弱少年,明眸皓齿,双目如星,待人礼数得当得很,一看便知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再看那衣着打扮以及口气,方才说什么?京城人士?莫非是战事乱起来的时候,搬迁来的?

第25章 秋试凉

“这位小兄弟,”那江兄弟站起一笑:“也是考生?”

少年顿了顿,淡笑点了点头。

后头那青年尴尬地跟了过来,只是站在那少年旁边,神情有些责怪,却不说话。几个青衫书生当即便腾出了空位,让这两兄弟加入酒席。

“小兄弟看起来年幼啊。”

“十七。”

酒席上的几个秀才皆是笑了,不免带着惊艳之色,“本以为我们这席上徐兄弟已经是少年出英雄、十九。不曾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小兄弟年纪轻轻便已经能赴考会试,实在是让我等敬佩。”

“各位抬举了。”少年淡笑:“不知各位大名?”

原来这几人,都是在赴考的路上认识,在省试之时在洛关的同一个贡院结缘的。后来,这三人皆是名列一甲成绩,便相邀一同赶赴江洲。那十九岁的徐兄弟,全名徐文宏,而另一个一直不作声只是笑的青年则唤卢锦正,二人是同乡;

还有一个从刚才便招呼着那少年的江兄弟,全名江宇行,是世家子弟,不顾家族反对而前来秋试赴考的。

言语谈吐,行为举止,都是过人的君子。

少年心里给这几个人打了个好感分,脸上的微笑一直丝毫未减。

“你们兄弟在京城,那是天子脚下,自然是不知我们底下百姓的事。”那徐文宏叹了一口气,有些落寞:“我跟锦正是同一个地方的人,那些年,我们都经历过被官府苛政重税的苦日子。我和妹妹相依为命在家乡,父母早早不堪劳累双双病逝。早些年那姓柏的为了所谓的微服出巡,却是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桌上的人皆是叹气,止不住地摇头。

“我们江家虽然是大户人家,但是也从未过得轻松。”江宇行在听了几番话之后神情也开始变得严肃,“官府经常以各种名义敲诈勒索,更甚是有一次,柏家的三皇子途径我们那座城,我们江家因富裕,硬生生地献出四份一的家财供那皇子消遣。”

少年听了,不禁皱眉。

“实在不知,那柏家却是这般…”

“柏家人也是有好的,但是坏的人坏得太透彻。”徐文宏娓娓道:“听说那大宁太子除了有断袖之好,其他事情上还是比之有余的。而那大宁公主……”

少年轻挑了一下眉。

“大宁公主如果生就男儿身,想必就能为大宁带来一个盛世。”坐在一边,一直不出声的卢锦正开口了,张嘴一句,便是惊到四下。

“也对,公主才学过人,又是出了名的有胆识,实在比那几个草包皇子要好得多。”江宇行摇了摇头,有些唏嘘:“那姓柏的之所以能登基为帝,靠得也只是得力的部下和手段。为帝那么多年,虚荣心早已经将他的热血消磨殆尽。如今得知大延皇孙尚在人间,你我很应该趁此机会为君效命,为百姓造福。”

“江兄弟说得极是。”

少年笑了笑,跟着他们一同点头附和。

--------------------------

五日后,江洲会试结束。不出两日,会试结果便撰写皇榜之上,公告众人。

皇榜上公布了此次会试文武各两百名考生的成绩,位列会试文武两百名者,子桑聿颁令赋予他们‘文士’‘武士’称号,拥有在各地办学为师的资格。

而会试之中文武的前五十名考生,将会在次日进入江洲守备府参加殿试。

殿试之前,子桑聿正在府中翻阅中举的名单。

“殿下,关于稍后殿试的一切事宜,都已经准备好了。”

子桑聿的目光从名单上挪了出来,看向眼前的人。“辛苦义兄了。那么这一次文武殿试都将出席的各个将领,是否已经到达?”

二人对话之时,便已有婢女捧着子桑聿的更替衣物走进房来,全新的长袍,领子,外衾,腰带以及头冠等物。听说是海固王亲自操办准备,为的是不让首次秋试丢了脸面,堂堂子桑帝裔,怎么可以敷衍了事。

“各个大人,将军都已经在后院稍作歇息。只不过…”连信顿了顿:“李常李将军并没有出现在席中。”

“怎么。”

端坐高位已经有一段时间,愈发陷入家族观念的子桑聿,此时此刻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懵懂少年,反而,是一个说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就让人感到有压迫的少年君主。

“这一次来参加殿试的文生五十人中,位列前十的有一考生名李新,正正是李常李将军的亲侄儿。李将军为了避嫌,故而没有出席。”听得连信这句话,子桑聿方想起这名单上确实有这么一个人。

文章也看过,言辞犀利,狠角色。

“李将军倒是客气了,他侄儿报考文生,他毕竟一介武将,哪里有得避嫌一说。”子桑聿今天看起来似乎心情不错,难得地笑着:“不过将军应该是怕他侄儿日后若是入了仕途,会被人抓把柄。罢了,罢了!”

连信守在一旁,看她难得愉悦,也放心了不少。

守备府待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