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漂流人

作者:沐岚翊 | 分类:历史 | 字数:47.8万

第一百二十九章 南征军没了

书名:大明漂流人 作者:沐岚翊 字数:2133 更新时间:2025-01-23 02:07:54

林寅观、曾胜、方治等漂流汉人,人数虽然不多,但现在却是破虏军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也是李逸澜重要的倚仗。

蔡政此时又带了三百人来支援破虏军,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是延平藩势力向破虏军渗透的一步棋。

蔡政这一招,可以说是一步明棋,李逸澜很轻易便识破了。但即使看穿了蔡政的意图,李逸澜能够想到的解决办法也不多。

这是一步明棋,也是一个阳谋。

只要漂流汉人以及这些新加入的汉人士卒的家属还在东宁一日,李逸澜便一日也无法安心。

毕竟,虽然林寅观、曾胜等人现在对李逸澜忠心耿耿,对破虏军的事业兢兢业业,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们的亲人家属安全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

李逸澜甚至都不用问,都知道这些人的家属肯定一时半会是过不来济州岛了,毕竟延平藩还要依靠这些人来牵制破虏军。

虽然知道了延平藩以及眼前蔡政的意图,但李逸澜目前也没有既能够保证济州岛安全,同时还能够维持自身完全独立的能力,因此也只能保持微笑,脸上笑嘻嘻地接受了这三百人。

只不过,李逸澜没有按照蔡政之前所说的,将这三百人全部都分配到威武镇中,而是以锻炼新兵能力以及学习朝鲜语等等理由,将这三百人分配到了前后左右各镇中。

伸手不打笑脸人,李逸澜答应得这么爽快,蔡政也不好意思在士卒分配的去向上咄咄逼人,至少蔡政以及延平藩此次往破虏军里面塞人的目的是达成了。

这件事情只是破虏军和延平藩在确定合作关系之后各项事务交接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也就是双方在大方向上保持一致,而在事务的具体细节上则各自寻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在南征军没有再来进攻的这几天里,济州岛并没有恢复之前的平静,反而因为破虏军和延平藩之间的合作而变得更加忙碌起来。

只不过这种忙碌,不再是为了在战争中保全性命,而是为了济州岛更加美好的明天。

久违的朝气,再次出现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

与此同时,全州港口。

与济州的港口只有一个海峡之隔,全州港口最近的一个多月达到了近几十年的高峰。十天之前,随着庆尚道水师的到来,全州港口的承载量达到了它最顶峰的时候。当时,有将近两百艘板屋船停靠在全州港口以及附近的海域上。

然而,仅仅十天过后,之前被战船塞得密密麻麻的全州港口,此时又恢复到了它平时的样子,只有数十艘全罗道水师战船,此时还停留在全州港口。

庆尚道原先的将近百艘支援战船,经过战争之后只剩下不到七十艘,而这七十艘船此时也离开了全州港口。

指挥他们行动的,不是庆尚道兵马节制使赵俊博,而是禁军的金太应。

赵俊博倒不是被夺权或者被罢职了,只是自从他率领一千士卒南下进攻猊来里浦口之后,南征军便再也没有接到赵俊博的汇报。

派出船只寻找了几遍之后,南征军愣是没有发现赵俊博和他率领的一千士卒,苦等无果之后,王廷便直接下令,让金太应暂代赵俊博指责,指挥他直辖的部分禁军以及庆尚道士卒回防。

而白昊宪则率领剩余大部分禁军,星夜驰援汉城。

现在留下来在全州港口的,都是申方洋以及他下属的全罗道本地士卒,以及一小部分毫无战意的忠清道将士。

安排至此,事实上原先的南征军此时已经是四分五裂,重新回到了战前各自统属的局面,而南征军的督师郑致和,自然也被解除了督师指责,随白昊宪所率的禁军一起回汉城了。

.........

时间还得拉回到五日之前。

李棩接到了来自庆尚道的急报,报告中说破虏军其中的一员大将曾胜,率领一队奇兵突袭防备空虚的庆尚道,破釜山,转进忠清道,直逼汉城。

虽然报告中没有明确提到曾胜率领的这一支奇兵的数目,但无论是报告的地方将领还是李棩本人,都判断这支奇兵人数应该不多,毕竟破虏军目前正处于最艰难的时候,而且破虏军士卒总数也摆在那里,注定他们能够出动的奇袭兵力应该不多。

弄清楚了这一点之后,李棩放下心来。在第一次奇袭之后,朝鲜国内有了防备,这支奇袭部队很难再对汉城以及其他的重要城市造成威胁。

最让李棩恼怒的,是督师郑致和指挥不力,拥有超过五倍兵力于敌军的兵力,郑致和最终交出的答卷却是始终无法在济州岛扎稳脚跟,现在还被敌军成功实行了突袭,搅得国内人心惶惶。

当晚,李棩除了派出三千禁军围剿曾胜部之外,还派使者南下,准备换帅,对南征军的指挥系统进行调整。正所谓换帅如换刀,李棩也希望新的督师能够率领南征军取得突破。

新任督师的人选,李棩并没有考虑多久便确定了下来——正是和破虏军有着破财杀子之仇的刑曹判书李庆亿。

如果说郑致和尚且顾忌着自己的士林清誉的话,李庆亿就不会有这种顾虑了,因为他作为汉党党魁,其政治立场本身就是亲近清廷的,对于破虏军这种打着大明旗号的军队,由李庆亿来处理其实最为合适。

除了确定督师人选之外,李棩还要给前线的南征军调拨粮食。

大旱数月,又加上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令朝鲜的粮库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可是为了尽快结束战斗,李棩还是选择了大出血,将压箱底的粮食都拿出来了。

这些军粮,将和新任督师李庆亿一道,赶往全州前线。

.......

前线战事一直没有进展,自己儿子始终生死未卜,李庆亿心中早就焦急万分了。接到了担任南征军新任督师的诏谕之后,李庆亿立刻带着自己的亲兵,押着从国家粮库调配出来的粮食上路了。

可是,事情的发展最终超过了李庆亿的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