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一九八七
作者:那年我吃鸡 | 分类:都市 | 字数:111.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35章 增发新股
“还请丁先生今后多多关照!”荣佳成虽然长着一张白人脸,但为人处世却跟香江人没什么两样。
重新落座后,荣佳成问:“丁先生,您有什么指示?我应该重点关注什么行业?”
丁志远道:“我没有什么指示,你按自己的想法做吧。”
“好的。”荣佳成没有再问,因为他知道,这是新老板对自己的一次考验。
考验通过了,那超越资本首席执行官的位置就稳了,甚至很有希望成为这支投资基金的合伙人。
如果没通过,那自己也没脸呆在这了。
徐寿才和荣佳成在办公室里呆了小半个钟头,等他们走后,刘敏慧才蹑手蹑脚地从洗手间里走出来。
听到脚步声,丁志远扭头一看,见她除了小脸红扑扑的外,已经看不出任何雨打海棠的痕迹。
“叔叔,你把钢铁大王的女婿都招致麾下了?”刘敏慧刚才躲在洗手间里,外面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丁志远笑着道:“怎么了?钢铁大王很了不起吗?他的女婿就不能给我打工吗?”
“那可是钢铁大王啊!”刘敏慧觉得丁叔叔有点目中无人,“我从小就听过他的故事。”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丁志远脑海里冷不丁浮现出这句词,觉得非常应景。
他把刘敏慧拉到怀里抱着,语重心长道:“阿珍,荣家之所以是香江的钢铁大王,那是因为过去几十年香江的制造业发达。
可现在香江的制造业已经没落了,这个大趋势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一个人,一个企业,在历史大势面前毫无反抗之力。”
荣家发迹于五十年代后期,那时香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房地产飞快发展,大量需要钢材。
荣家慧眼独具,向重工业挺进,在香港将军澳创办“荣氏钢铁厂”。
60年代中后期,香港每年耗用25万吨钢铁,该厂供应其中一半数量,香港很大部分楼宇及公共工程的钢铁材料来自钢铁大王的工厂。
这种垄断,为荣家带来了巨额财富。
“特别是最近十年,受困于香江的高地价、高劳动力价格,香江的中低端制造业不断地转移到内地。
在香江,房地产和金融比制造业更赚钱,前年荣佳把将军澳的钢铁厂出售给港府搞房地产开发。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荣家已经意识到大事不妙,在给自己准备后路了。”
“啊?”刘敏慧听完丁志远的分析,有些不敢置信道:“叔叔,你的意思是荣家未来有危险?可荣家现在还是香江的钢铁大王啊。”
丁志远道:“阿珍,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赚钱的生意,也没有长久不衰的家族。
所以,一定要主动求变,你不变,别人变了,等待你的只有死路一条!
荣家出售将军澳的土地,看似是在吃老本,但何尝不是一种断尾求生?
有了这笔钱,我觉得只要荣家不瞎折腾,再保个三五十年的兴盛应该没问题。”刘敏慧若有所思道:“叔叔,你成立风险投资基金也是为了今后求变?”
“哦?”丁志远惊讶地看着她,“你也懂风险投资?”
刘敏慧脸色一红,摇摇头道:“我只是听说过,具体怎么回事不太明白。”
丁志远溺爱地点点她鼻子,笑道:“你现在年纪还小,不懂没关系。
如果伱有兴趣,可以找这方面的书看看,或者我给你找个老师讲讲。”
刘敏慧小鸡啄米似的点头:“我先看书,还有不懂的再问老师。”
丁志远很喜欢刘敏慧的态度,但凡学霸基本上都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和自学成才的能力。
学习意愿是说一个人愿意学,但光愿意学是不够的,没有自学的能力,光靠老师灌输知识,是永远成不了气候的。
“你说得对,成立风险投资基金的目的是着眼于未来。
我旗下还有几支对冲基金,它们是立足于当下。
所以今后我会从对冲基金收益中拿出大部分,投入到风险投资基金中。”
“我懂了!”刘敏慧笑嘻嘻道,“叔叔,那我有什么可以帮你的?”
丁志远双手轻轻摩挲着她光洁的后背,不怀好意道:“想帮叔叔可不容易啊,叔叔的要求很高的。”
“叔叔,你有什么要求?有多高?”刘敏慧很配合地挺直后背。
“上得了厨房,下得了厅堂,还得给我生七八个孩子。”
“啊?七八个孩子?叔叔,能不能少生几个?
听说生孩子很疼的,五个行不行?”
丁志远见她信以为真,不禁哈哈大笑:“你想生这么多,我还舍不得呢!”
刘敏慧娇嗔道:“坏叔叔,又欺负人家!”
两人又亲热了一会儿,丁志远看看时间,下一个汇报的人估计要来了。
“好了,叔叔还有事儿要忙。”丁志远拍了拍刘敏慧的屁股,“自己玩去吧。”
“才不呢!”刘敏慧连忙从他大腿上下来,手忙脚乱地整理衣服,“人家现在是你的秘书。”
丁志远莞尔一笑:“那刘秘书,是不是该给叔叔倒杯茶喝?”
“呸!”刘敏慧啐了一口,“丁先生,秘书和叔叔不搭的!”
这时,敲门声响了。
这次来的是新星科技的卢沛甫和简文乐。
新星科技去年10月份借壳上市后,股价一路上扬。
今年年初,新星科技推出了CT2无绳电话系统后,市场反响非常好,一个月内股价翻了一番。
虽然随后股价有所回调,但五月份新星科技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后,股价再次迎来大涨。
进入7月份,新星科技的股价一直在9.5港元附近徘徊,相对于上市时的发行价,涨幅将近300%。
目前新星科技的市值高达47亿港元,不出意外的话,马上就能冲破50亿港元的大关。
股价上涨,股东们自然高兴。
不过,丁志远却没有被不断高涨的股价冲昏头脑。
新星科技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超过2.5亿港元,利润4800万港元。
以这个营收和利润做参考,今年全年营收10亿港元,利润1.92亿港元。
也就是说,新星科技现在的市盈率接近25,比刚上市的时候翻了一番还多。
丁志远认为新星科技目前的股价被高估了,而且高估了不少。
在他看来,新星科技的市值在30-35亿之间是比较合理的,每股价格6-7港元。
新星科技的市场主要面向内地和东南亚,虽然这两个地区的增量市场依然不小,但总有开拓完的那一天。
到那时,如果新星科技找不到新的增长点,那股价必然暴跌。
甚至不用等到那个时候,只要新星科技的市场增长减缓,利润下滑,市场就会用脚投票。
所以,新星科技现在必须未雨绸缪,为未来寻找新的增长点。
而新的增长点不会平白无故的产生,需要更多的研发资源。
搞研发就得需要钱,钱从哪来?
上市公司当然是从股市上募集资金来搞研发。
丁志远今天就是跟卢沛甫、简文乐商量这事儿的。
“增发新股?”卢沛甫和简文乐面面相觑,“有这个必要吗?”
他俩都认为新星科技目前发展良好,股价不断上涨,公司利润丰厚,完全没有增发新股的必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丁志远语气严肃道,“你们不会认为传呼机能一直做下去吧?
传呼机这种满身缺点的产品,必然是要被淘汰的。
或许十年,或许三五年,或许一两年。
大哥大不比传呼机方便?
不过相对于GSM而言,大哥大这种模拟信号的通讯设备,同样落伍了。
欧洲今年都开始商用GSM系统了,我们新星科技还趴在传呼机上沾沾自喜。
二位,抬头看看世界,看看别人在搞什么,不要只盯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
卢沛甫和简文乐被怼得哑口无言。
丁志远看了一眼简文乐道:“简先生,你是新星科技的技术执行官,你应该有前瞻的眼光才行。
CT2无绳电话系统只能打电话,不能接电话。
每次只能跟一个基站通信,打电话得站着,走路快了都能断信号。
这种垃圾系统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发明CT2的英国人都弃而不用,转向GSM系统,你还拿着当个宝?”
办公室里鸦雀无声,简文乐被骂得无地自容。
他是技术出身,自然对CT2系统的优缺点了如指掌。
摩托罗拉的移动电话在内地被称为“大哥大”,CT2无绳电话发展得较迟,传入内地后被称为“二哥大”。
听说过“大哥大”的人很多,但“二哥大”知道的人却不多,原因在于它过于短命,没有大范围普及。
CT2是家用无绳电话的改良版本,其特点是传输距离短,和基站之间的通信距离一般只有150-300米。
要命的是还不能自动切换基站,所以只能在固定地方打出,或者勉强走着打。
如果在车上,不好意思,打一会儿离开了已连接基站的范围后,就没信号了。
因为CT2只能往外打电话,不能接电话,而传呼机正好反过来,只能接收消息,而无法发消息。
所以这两个东西是天然的一对,CT2电话通常配合传呼机一起使用。
这也是为什么新星科技研发CT2无绳电话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