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妃:陛下请自重
作者:闺蜜是我天使 | 分类:古言 | 字数:79.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一十一章 销售
为了方便沈玉华更好的研究药物,白三爷带领村民们专程给沈玉华打造了一间药房,里边放着几个储物的柜子,也砌了一个粗砂锅,专门用来熬药,常山也经常在其中研制药方。
感动之余,沈玉华很快便发现这个砂锅无比精美,柜子是由实木制成,还能闻到淡淡的木头的香味。
沈玉华脑子里突然有了主意,“舅舅,这个柜子和砂锅,都是村民们帮忙做的吗?”
白三爷点点头,“不错,木头也是村民们从附近的林子里砍来的,怎么样,是不是挺不错的。”
“不错,这手法,可比一般的木匠好了太多,而且,舅舅,你对木材有所了解吗,总觉得这个木材和我们平日里所见到的不一样,更有光泽度。”沈玉华若有所思道。
白三爷摇了摇头我,“这恐怕还得问制作柜子的人。”
沈玉华想又问了问常山,常山只知道这片林子年代已久,其他的确实没有研究过。
沈玉华想,如果能够将这么精美的砂锅和柜子宣传出去,那这里的经济水平想必会提高不少。
很快,沈玉华到了制作木柜的人家,手艺人果然名不虚传。
木匠家里,摆满了各种精美木制品,听木匠所说,在他眼里,任何一块木头都不应被浪费,有时候他还会做一些玩具给小孩子或者,给其他邻居送一些木质凳子等等。
“木匠?”邻居见沈玉华这么称呼自己,有些别扭。
沈玉华这才意识到,木匠两个字对于这些人来说,多少有些陌生。
“阿公,就是制作木制品的人,这种物品每家每户都需要,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的手艺的,就是在咱们这个村子里,您也是做的最好的不是吗?”
老人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这点活儿,谁不会做,只是我们祖上一直都是自己制作,更加熟悉一些罢了。”
沈玉华耐心解释,在这里人的认知中,他们自己会的一些东西,并不是独门绝技,而是生存必备的条件,所以,不知道自己的手艺可以出售,也很正常。
沈玉华和白三爷又一次将村民们聚集到了一起,这一次,村民们再也没有了怀疑的声音。
“乡亲们,后山有一处红木林,这些树木少说也有几千颗,乡亲们可否知道这些树木的由来?”
为了保险起见,沈玉华并没有告诉乡亲们,后山的树木其实是难得一见的降香黄檀。
一位老者颤颤巍巍站起身来,“这些树木,是以前在这里的前辈们留下的,我还是孩童时,就和同龄人在树林里玩儿呢。”
村里老人为数不多,不过说起童年之事,大多离不开这片树林。
搜集了很多信息,沈玉华和白三爷一致认为这片红木林,就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留下的珍贵木材,沈玉华心里已经有了新的方向。
紧接着,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沈玉华也发现村里有个身强力壮的男子,名叫铁柱。
听说几年前,他逃难来到了这里,村民们捡到他的时候,他没跟上逃荒大部队,晕倒在了田间。
铁柱是吃百家饭活下来的,非常乐于助人,村子里的人也都很喜欢这个帅气小伙,沈玉华合计一番,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白三爷。
“舅舅,我们现在不方便到人多的地方去,我想,难得一见的降香黄檀加上村里人精湛的手艺制成家具,让铁柱出去售卖,肯定让大家略有收益。”
白三爷仔细揣摩沈玉华所说的,过了许久才开口,“玉华,现在外面形势紧张,我们还是要小心为上,让铁柱先拿到銮盛去试试,更加保险一些。”
依照他们现在所处的地界,銮盛的确更方便些。
很快,沈玉华的想法得到村民们的一致认可,不过村民们齐心协力一起做这件事情之前,沈玉华也将自己的规矩说的清清楚楚。
“第一,未经每家主事者共同商议,不得擅自砍伐树木。第二,所得木材不得浪费,最终剩余的边角料,都要放着留着过冬用。第三,分工明确,收益也有相应的划分规则,年轻人负责伐木与切割锯板;中年人大多有手艺,自然是负责拐尺划线,也是最重要的制作过程;老人妇女则负责重新栽下树木幼苗,保持后山树林可持续发展。最后,由铁柱带着几个年轻人售卖做起生意。”
说罢,大家都鼓掌表示认同。
不过说起做生意,白三爷将沈玉华和铁柱专门叫到了一起,“铁柱,你可会些功夫?”
白三爷所说,正式沈玉华所担心的事情,出门在外,不会一点功夫,的确很难存活下去。
铁柱憨笑,“不会,不过我力气大的很,没有谁能打过我。”
“力气大和会功夫是两码事,这样吧,铁柱,闲暇时间,你带着几个年轻人,我来教你们一些基本防身术。”
沈玉华也打趣,“白三爷功夫了得,你们可要认真学,当然了,若是我有时间,也可以教你们,只要你们能打得过我,带着木材家具出去,大家也更放心。”
铁柱挠挠头,“姑娘竟然还会武功,真是无所不能。”
沈玉华看得出来铁柱有些不好意思,便说自己是瞎学的,其实也没什么本事。
过了半个月左右,木材制作的差不多,铁柱一行人在白三爷的带领下,明显有所长进。
沈玉华也时不时抽出时间,教他们一些基础的防身术,铁柱学的很快,沈玉华又单独教给他一些随机应变的武术。
首次经商,害怕携带大物件被别有用心之人盯上,沈玉华让木匠们做的都是一些小而精美的小物品,临行前,沈玉华还专门为他们准备了一些药包,以防不测。
沈玉华根据自己的记忆,给铁柱清晰的描绘出銮盛那边的路途,距离他们村落大概五百公里路,便可到达銮盛边境小市。
铁柱一行人,比沈玉华预想中更早的完成了这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