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天宝十四年
作者:江山至 | 分类:历史 | 字数:43.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章 守卫土门关
颜季明索要马匹当然不是为了逃跑。
叛军现在声势浩大,仅凭一个常山郡抵抗叛军无异于以卵击石,他只有去寻求其他郡县的帮助。
就在颜季明吩咐事情的时候,外面响起一阵喧闹声,一名男子跌跌撞撞地跑进来,看见颜季明,他连忙想过来,却立刻被人给拦住。
男人顾不上愕然,就对着颜季明喊道:“三郎,快些回太守府去,城中进叛军了!”
“二哥?”
颜季明愣了一下,认得冲进来的男人是自己的二哥颜威明。
“安贼叛军进城了?”
“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颜威明不像大哥颜泉明那样果决,也不像现在的三弟颜季明一样有魄力,他更像是个普通的书生,遇到事情的时候便畏畏缩缩。
但现在,他竟然离开了较为安全的太守府,冒险出来寻找自己的三弟。
“城里有人在大肆劫掠,听说已经抢了两户富商之家,”颜威明咳嗽起来,他抓住颜季明的手,神情越发急切道:“你快随我回去,留在外面说不得便是平白丢了性命!”
“二哥无需惊慌。”颜季明拍了拍二哥的肩膀,心里闪过一丝温暖。
他上辈子是个孤儿,这辈子倒是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
颜季明转身问道:
“常山郡的司户参军事何在?”
一名老官员迟疑片刻,站出来施了一礼:
“老夫便是司户参军。”
“打开武库。”
颜季明唤出自己招募的那些老卒,对他们低声道:“麻烦诸位,从你们面前这五百人里挑选出最精悍的一百人。”
招募来的这五百人之前半个月都是在这十几名老卒手下,后者无疑对前者已经有了了解,当下动作迅速,老卒们很快便按照颜季明的要求选出了一百人。
颜季明站在那一百人的面前,大声道:
“自今日起,尔等便是常山郡恒州营的第一批士卒,每个人每月都可以领取钱粮,份额等同于大唐边军,绝无拖欠!”
这就直接当兵了?
话语一出,人人脸上都有吃惊神色。
与唐初尚武风气不同,唐玄宗治下大唐太平了数十年,纵然朝政越发紊乱腐朽,但百姓也习惯了太平日子,渐渐鄙夷起军中的士卒。
唐朝军制便是府兵制,但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府兵制已经濒临崩溃,没多少人愿意世代做军户了。
颜季明现在所采取的征兵措施,便是募兵制。
“若有谁现在不愿为卒,我也不强求,自己退出去即可!”
一百人彼此面面相觑,有人神色动摇,但也有人越发坚决地想要留下。
可再想想颜季明许诺的那些待遇,大家就都站在了原地没有动弹。
“开武库!所有人领取兵甲,二刻后在我面前站齐!”
颜季明见人心略微安定,心里也是松了口气。
“三郎你这是在做什么?”
二哥颜威明在旁边听的不对劲,这时候更是看见旁边的年老官吏在颜季明的吩咐下,真打开了武库,允许那些一看就知道是农夫的人进入武库拿取兵甲,他顿时惊愕道:
“三郎,你怎敢私自命人开武库!这,这是违反大唐律法的啊!”
“喂,二哥,你知不知道城中的叛军在哪里?”颜季明没回答,还反问了一句。
颜威明看着神情与往日大为不同的三弟,竟是下意识咽了口口水,才怯怯道:“听说正在城北劫掠,你想做什么?”
“自然是先去保护咱家了。”
颜季明咳嗽一声,低声道:“你不会以为我要去找叛军交战吧?”
看了一眼稍稍安心的二哥,颜季明暗自纳罕。
他明明记得这时候的安禄山似乎并未派兵入驻城中,为什么忽然就冒出一股叛军来?
“你们分成四队,先去探听城中各处情形,若果真发现了叛军,立刻回报,其余人带齐甲胄弓弩,先随我回太守府一趟。”
“剩下的四百人,编入恒州城守军,先守卫各处官衙,一旦收到我的命令,就立刻集结,向太守府靠拢。”
颜季明对在场的所有官吏拱拱手,大义凛然道:“诸位可将家眷先安置在县衙里,有诸多士卒保护,想来也不会受到骚扰。
在下却是得先回去一趟照顾家眷。”
“这个自然。”
“那就多谢三郎了!”
听说可以将家眷安置在县衙里,颜季明还特意派兵保护,这些官吏顿时有些感动了。
他们一开始还觉得颜季明不过是黄口小儿根本不配对他们指手画脚,现在却是觉得,颜季明做事果断,能够考虑到方方面面,这才是做大事的人啊!
随着叛军消息传遍全城,到处都是一副荒乱的景象。
有条件的高门大户胡乱收拾些细软钱财,便带着家眷急匆匆逃出城了,普通百姓们也只能躲在家里,用东西堵住房门,战战兢兢地听着外面的动静。
安禄山召颜杲卿和袁履谦两人入大营议事,也是希望常山郡不战而降,避免在这拖延过多时间。
所以他给颜杲卿开出的条件也算是有诚意,不仅允许颜杲卿和袁履谦等人继续镇守常山郡,也没有另外派兵马入驻城中。
“下官告辞。”
颜杲卿虽然已经决定诈降,但当他真的低下头表示恭敬时,心里还是止不住地泛起一阵阵耻辱的感觉。
“太守无需如此多礼,在下以后怕是H还要多依赖太守呢!”
安禄山笑起来的时候,脸上的肉都堆在一起,显得憨厚和善,再配上他的身材,所有人都会认为他只是一个人畜无害的胖子。
但就在刚才,当着颜杲卿的面,安禄山在谈笑间下令,命人一连诛杀了三支逃出恒州城的队伍,骑兵们纵马横刀,将队伍里的老少妇孺赶尽杀绝。
那一百多具新鲜尸首正横陈在叛军大营外。
颜杲卿压抑住怒火,又敷衍了几句,终于,安禄山允许他和袁履谦回城,并且要求他更改城头的旗帜。
等颜杲卿两人离开后,安禄山唤来自己的养子李钦凑,沉声道:
“河北郡县大多望风而降,不足为惧,只是我心中尚且有些忧虑。”
“阿父有忧,说出来又有何妨?”
李钦凑本是汉将,却甘心奉安禄山为主,呼之为父,其为人可见一斑,此刻听见安禄山的话,便更是谄媚道:“儿愚昧,生平别无他虑,只恐不能替阿父解忧呢。”
“我儿,如今河北尽降,我所虑者,唯有河东道唐军趁势而入,断我粮道和退路。”
安禄山沉吟片刻,缓缓道:
“自河东入河北,最快的道路便是常山郡内的土门关,此乃井陉门户。若此处不保,河东唐军朝夕间可兵临城下,夺回河北二十四郡,如此一来,我军危矣。”
“我与你七千兵马,无需你攻城略地,只要死守住此处即可,待我攻进洛阳后,记你一个大功。”
“儿,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