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山下
作者:魏家老七 | 分类:历史 | 字数:44.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九十三章 合议
冒籍案发后,官兵围了许知县家,把岳教谕一个老师并没放在眼里,不料他在本地多年,不论兰县还是兰州卫,都有很多学生子弟,稍有风吹草动,他就得到消息,靠着大家帮忙,顺利逃出兰州,搭着通商车辆一路向北,他犯的是钦案,只要是大明境内,逃到哪都一样,索性就随着车队到了蒙古。
他本是前朝的举人,高中的时候天下已经大乱,朝廷还没来得及安排官职就倒台了,原来在兰州一起的故交好友大多随着蒙古军逃到大草原。他是汉人没必要跑,拉家带口的也没办法跑,好在大明对他这样有学问并且在前朝没有官职的汉人很优待,让他主持兰县和兰州卫的学校。自觉能苟活下来已经是老天爷照顾,便安心治学,不指望在新朝考功名当官。
万没想到几十年后,他也踏上了和老同学一样的逃亡路线。到了蒙古四处打听故人,几十年过去了,这些人大多死的死亡的亡。在草原流亡了一年多才找到一位当年的同学。这位也已重病在身,向王子推荐他接替自己的工作,给小王子们上汉学课。
自从大王子在兰州城下战败身亡,小王子便带着族人在草原流浪,多方周旋总算没被其他部落吞并,以前只是个甩手掌柜,并不觉得生活有多艰难,现在全族都得靠他,才发现大哥当年的不易。对大哥的几个孩子格外爱护,不但教他们骑射技艺,还抓来最好的老师教他们汉人的文化,一定要把子孙后代培养成能改变草原命运的一代英杰。不像他们兄弟两个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汉人的当。
经过这次磨难,岳教谕的心境已大不相同,不再偏执的要求孩子们学习道德文章,而是重点教授各种兵法韬略、政治计谋,历朝历代治理天下的智慧,小王子旁听了几次,佩服的五体投地,便拜岳教谕为自己的老师,经常安排部落高层来和孩子们一起听讲。岳教谕不但站稳了脚跟,更在草原上地位尊崇。
这一日,给孩子们上完课,闲来无事,岳老师骑着马在草原上游逛,登上一座小山丘,遥望南方,也不知千里之外自己的家小是否安好。心想自己年过花甲还要忍受这背井离乡之苦,忍不住向着家乡的方向痛哭流涕。
不自觉已近黄昏,下得山来,在山边的溪流处洗把脸,正准备上马回营,却听到有人呻吟,走近了才看到,溪边躺着一名男子,穿着像是汉人的样子,身旁有一把长刀。
岳老师上前扶坐起来,喂了几口水,拿清水拍了拍脸,总算清醒过来,拿出自己随身带的干粮,来人吃了几口,渐渐有了精神,言说自己是过路的客商,姓刘,因为途中遇到狼群袭击,和队伍跑散了,昏昏沉沉的不知道跑了多久,倒在这里。
这位便是残杀了张老汉的老刘,那日在山字墩堡,其他人都在抵御狼群进攻,他发现堡内有个放兵器的暗室,便把门顶死躲在里面。任外面人拼死呼救。足足有两个时辰,外面一点动静都没了,才悄悄爬出来。
城堡内无一活口,一片狼藉,正儿八经的狼藉。吓得他魂飞魄散,不敢停留一刻,拿着老汉的长刀趁夜向北逃窜。一路上一想起刚才的场景便呕吐不止,也不知跑了有多远,好几天没碰到水源,又饿又渴,心想终归还是丧于狼口,频死之际远远看到有条小溪,便一步步爬过去,到水边了却实在支撑不住,一步也挪不动。本来已经晕死过去,却听到有人大声号哭,吵醒过来,就觉得浑身疼痛,嘴里像着火一样,难受的爬在地上叫唤。
在这草原难得见到汉人,岳老师倍感亲切,便扶上马回自己的帐篷。找寻大夫医治,休养了几日,身体恢复过来,只不过像是受过什么惊吓,经常半夜惊醒,大呼小叫。嘴里不停的喊狼狼狼。岳老师看着可怜,便收留在自己身边。不想这位做得一手好饭菜,尤其是各种面食,让岳老师深感欣慰。
有一日小王子过来请教问题,见有陌生人,也不在意,岳老师让老刘出去打水,自己和小王子聊天,无意瞥见立在桌旁的长刀,小王子大吃一惊,拿过来仔细端详,颤声道:老师怎么会有此物。
岳老师见王子表情郑重,忙把老刘叫进来,言说这是他的。
小王子死抓住他的手臂,大声道:你怎么有王叔的战刀,快说,王叔在哪里,战刀怎么到你手里了。
老刘是何等聪慧之人,见状扑倒在地,放声大哭:张爷啊,老天保佑,您在天之灵显圣,终于让我找到亲人了。
见有内情,两人忙把老刘扶起来。老刘抽泣了半天,言说自己全家被官府征召,从山西发往甘肃,不想路上遇到各种艰难,家里人就他一个人活着到达目的地。本想到地方了能好过一点,却不想让编入军户,不但要种很多地,每天还要训练,他年纪太小,根本应付不了,所以经常让旗官殴打。有次实在打的狠了,自己就偷偷逃出军营。也不知走了多远,在一处山沟被一个放羊的老汉收留,那老汉一个人过活,腿有些瘸,自己对他就像对亲爷爷一样服侍,老汉对自己也像对亲孙子一样爱护。两个人相依为命多少年,本想爷孙俩就这么过下去,不想山里闹狼灾,爷孙俩为了护羊与狼群搏杀,爷爷不幸被害,自己拼死才逃出来。没有爷爷的庇护,只能到处流浪,幸好又让岳老师救了。
小王子又问了许多老汉的长相特征,老刘自然是很熟悉的,一一作答。确认无误,老刘所言的老汉正是自己失踪多年的叔叔,不想却已陨命。
这个叔叔文武双全,是他们部族最出彩的人物,即便在整个蒙古,也是出类拔萃。原是部族首领的不二人选,后来天下大乱,他带领族中勇士,召集兵马协助朝廷平叛。建立了很多功业,后来与王保保合兵一处,成为齐王的左膀右臂。在沈儿峪战败后便没了音信。家里人一直认为是战死沙场了。不想今天又看到叔父遗物,睹物思人,想起小时候叔叔对自己兄弟俩的疼爱教导,小王子忍不住放声大哭。
如此老刘便成为自己人,他本就聪明伶俐,渐渐成为小王子的亲信。加之他对甘肃镇及兰州卫的地型交通兵力部署非常熟悉,所以几次各部联合侵犯都是他做的向导,立下很多功劳。小王子的部落也因为屡有斩获势力逐步恢复,成为草原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可是自从李千户坐镇河北,他们的进攻就没那么顺利,尤其是靖难之役结束后,朝廷重新撑控西北,王监军精通战阵,几次对决都铩羽而归,不但讨不到便宜,还折损了不少兵将。
本想好日子这么快就到头了,岳老师又出奇计,自称不费一兵一卒,还能得到比以前更多的战利品。
听完他的计策,小王爷疑惑道:大明的皇帝这么傻,会上这个当?
岳老师笑笑:不是傻,只是好面子而已。更何况他是有所图的。各取所需罢了。
这么复杂的政治谈判,别人肯定不行,只能岳老师亲自出马。
见是老熟人,王监军失笑道:我就说蒙古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聪明,原来是自己人啊。现在新朝刚立,正是用人之际,岳教谕何不回归我大明,为家乡建功立业,日后安度晚年,也好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岳老师知道他的用意,正色道:蒙古王爷救我性命,待我宽厚,我必当以死效之。望王监军念在故人情面,别再挑拨离间了。
王监军被看破心思,笑道:哪里哪里,岳老师想多了。
对方要的太多,二人不敢决断,向朝廷汇报,朝廷回复:接家人和托兰州卫加工羊绒的要求可以先答应下来,其他方面让使团来京城,由朝廷决定。兰州卫分派精兵,将使团好生护送到京师。
使团不日到达京师,岳老师精通儒家礼仪,把面子给的十足,朝野上下欢欣鼓舞,龙心大悦,封小王爷为顺义王,赏赐了很多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对方要求的粮食盐巴等战略物资却闭口不提。
虽然这次赏赐的物品都非常昂贵,但对草原游牧民族而言却没什么用处。使团回程时路过兰州卫,岳老师与王监军经过密谈,双方皆大欢喜。蒙古使团携带大量物资在兰州卫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回到草原。
小王爷见岳老师所言不虚,不费一兵一卒,却得来这么多的战利品。激动的给岳老师分了最好最大的草场,大批的奴隶。但对朝廷加封他为顺义王的命令却有担心,万一大明与蒙古其他部族作战,发令让自己配合怎么办,去不去都不合适。
岳老师笑道:不用理会,只要我们摇摆不定,大明才会一直重视,才会恩赏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