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农妇
作者:歆宝 | 分类:古言 | 字数:58.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2章 搭棚子
陈明月先是和姜子承去了隔壁的王家屯,丽娘的娘家就在这里。不过自从陈明月出生之后,丽娘就没有回过娘家,当然,娘家人更不会来陈家村看丽娘。陈明月自然不知道姥姥家在哪里,姥姥家的人也并不认识她。
她们虽然赶着牛车,可牛车毕竟有限,拉不住太多的红薯。她们来的主要目的还是宣传,让这些人家里有多余的红薯和土豆,都可以送到陈家村去,有多少她们都收。
村人们把红薯辛辛苦苦运到城里去,七斤红薯只卖得两文钱,还得是个头不大不小匀称的,上面没有虫洞的,那些挖的时候挖破的,不小心弄断的,人家都是不要的。所以他们多是喜欢种了来自家吃,或者是喂猪。
陈明月收的价钱是六斤两文钱,而且大小都要,只要不是坏的,她都不挑的。这些人们自然是乐意卖给她。换了钱,可以去买成更耐饥的粗粮,也可以攒起来办家中的大事,比如婚嫁丧娶这些。
王家屯和陈家村一样是个人口大村,一下午时间她们赶着牛车,堪堪把王家屯转了个遍。
一圈下来,村里人都知道陈家村里有人收红薯和土豆,收的价钱比城里收的还要贵上一些。来收的人客客气气的,说是多少人家都收,村里人都答应陈明月回头给七里八乡的亲戚们说一下,家里有多余红薯的都送到陈家村去。
今天的目的算是达成了,陈明月和姜子承赶着牛车,拉着满满一车的红薯往家里走去。两个人并肩一起坐在前面,夕阳西下,把两个人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就这样,每天前院的女工们忙着做红薯淀粉,加上后来又招的十多人,现在院子里一共二十多个人在做工。这么多人没有偷懒的,都忙忙碌碌的,本来不小的院子也衬的有些狭挤。
后院的工人们得了族长的关照,又每天馍菜管饱,吃饱了自然干劲十足,眼看着那院墙已经一人高了,再过两天就能完工了。
陈明月和姜子承上午去城里谈合作,下午去邻近村子收红薯,几天下来,两个人本来就不白的肤色更是添了几抹健康色。
第十天,又一批粉条做了出来。这次做的量要比第一次多的多,估摸着得有一千多斤。陈明月交付了清风楼这个月余下的二百斤,又给摊位送去一百斤,收了六两银子。
这几天往陈家村送红薯的很多,前院的空地都要堆不下了。陈明月看着院墙已经完工了,又让工人们在后院的一处空地上,挖了一个很大的地窖。
秋天一贯多雨,秋雨一旦下起来,就会绵延不断。今年算是她的运气好,暂时还没有下雨,前院的红薯就那样露天堆放在那里。可是一旦下起雨来,那么多的红薯没有地方放,坏掉了就完蛋了。
一部分工人在后院挖地窖。陈明月先前订的木头和草帘子也都被送了来。她让工人们沿着院墙一圈搭棚子。棚子是用木头做柱子和横梁,本来她不想用砖把中间隔开的,后来为了挖地窖,她不得不又订了一万块砖,就顺道让工人把棚子中间用砖墙隔开。
先建中间的隔墙,再用木头做横梁和柱子,最后棚子顶上盖上一层厚厚的茅草。茅草做成的屋顶当年是能够遮风挡雨的,可是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雨淋,茅草枯朽之后就会漏雨,得换新的。陈明月当然不想每年折腾一遍,想直接用瓦盖棚子顶上,可是她现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银子不够啊!
棚子顶上用茅草,最后面的棚子前面也不安门,直接搭上厚厚的草帘子。这些棚子陈明月是打算存放东西用的。无论是来不及下窖的红薯,还是制作出来还没有售出去的粉条,还有她打算屯放的红薯淀粉,都可以放在这些棚子里面。
当然了,靠院墙西边的棚子是需要有门窗的。这些棚子是到时候女工们工作的工坊。现在天气还不冷,太阳又不像大夏天那样毒辣,她们可以在空荡荡的院子里做工。但是到了寒冬腊月,外面刺骨的北方一吹,人的手就被动的没有知觉了,还怎么做工呢?夏天太阳下烤着,一会儿人就被晒得头晕眼花,万一中暑了这个时代可不好救治。
棚子里还搭了几个大灶台,这些是到时候做粉条让淀粉成型的。
地窖挖在靠院墙东边的位置,旁边沿着院墙还搭了几个只有顶的棚子,这些棚子到时候堆放木柴用。加工粉条需要用到大量的木柴,她不得不早做打算,万一下雨了也能有干木柴用。
工人们把地窖挖好,又把棚子搭好,才用了十二天半时间。他们也是为着主家考虑的,余下的半天时间也没有歇着,去拉了村里平麦场用的大石碾子来,把后院的地面碾的平平整整的。把地面上的砖瓦石砾捡走,用石碾子在上面滚上几圈,再往地面上泼洒些水,继续碾。这样半天下来,那地面虽然是泥土地面,却光亮平坦。
陈明月很是感动,这些人们是真心实意为她做工的。然而她现在有一件窘迫的事情,她没有钱发工钱了。
她身上余下的钱这几天全拿来收购了红薯,付了木料和草帘子钱,已经一文不剩了。连那一万的青砖都是先赊着账的,多亏了窑主看她是个大主顾,又付钱一向爽快,才同意赊给她。
她不好意思地对工人们讲,她还要两天才能收回货款,再过两天,她亲自把钱送到他们家里去,还会额外多付五文钱。
工人们倒是不在意,族长和里正都来了,她这么大的一摊子都在这里,还能跑得了吗?他们也不怕她欠钱不还,反正钱到了自己手里面也是存起来,存那里又不能下崽,她晚两天付工钱还能多赚五文钱,怎么想都是他们赚了。
有的工人甚至开起了玩笑:“晚给两天就多给五文,照这样算,晚二十天就多给五十文,陈家三姑娘,反正我们大家伙也不急用钱,你就能多晚给就多晚给得了。”
大家伙都笑起来,表示赞同这样的说法。说说笑笑中,大家都同意了晚两天发工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