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作者:青红 | 分类:历史 | 字数:491.6万

第86章 试探百官

书名: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作者:青红 字数:2729 更新时间:2024-11-16 16:55:53

大明官员七成来自江南,就连大多勋贵也是如此,除了靖难功臣外,想来没多少愿意迁都北平。

或许,就连靖难功臣也不愿回去。

北平的经济水平,和金陵差的不是一点两点,二者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举个例子:北平连个像样的青楼都没有!

金陵随便一个中等偏上的酒楼,就比北平最好的酒楼还要好,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亦或交通,都和金陵相差甚远。

朱棣通运河,很大原因就是为了方便赋税运往新都。

大明不仅南方官员占七成,赋税也是如此,北方的赋税太少了,官员们在南方这富裕之地,稍微伸伸手,就能捞到油水,而北平……

这时代的北平,和后世的京都,完全是两码事。

北平不仅贫苦,环境也十分不好,沙尘暴、寒冷气候……处处比不上金陵。

而大明在金陵定都这么久,无论是勋贵,还是百官,都在这里落了户,老婆孩子都在这儿,家资,子女教育……李青苦笑摇头。

“李兄愁眉不展,是有什么烦心事儿吗?”李景隆问。

李青也没避讳,将心中的顾虑说给他听。

“的确。”李景隆点头,“不说别人,就拿我来说吧,我也不想去北平。”

“北平…也没那么差劲儿。”李青道,“是,它现在是比不上金陵,但真迁都过去,未来那里肯定发展迅速。”

李景隆摇头:“问题不是出在这儿,人都有乡土之情,谁愿意大老远拖家带口去北平?”

顿了顿,“不过,其实也不用太担心,当今皇帝可不是建文,他要做的事儿,哪怕群臣没一个答应,一样能执行下去;

他和太祖一样,是个有实权的武皇帝!

迁都肯定有阻力,但只要他铁了心迁都,谁也阻止不了。”

“这话不错。”李青苦笑:“不过…我更希望能心平气和地迁都,而不是以强硬手段硬迁。”

李景隆道:“这个怕是很难啊!”

李青也知道难,但他还是想努力一下,不想因为迁都破坏了这大好局势。

……

一场酒,直喝到下午申时才散。

出了国公府,李青没有回家,转头进了宫。

~

“朕也知道难,不过这个都,朕是迁定了,谁挡不住。”朱棣面容严肃,势在必行。

李青叹了口气,问:“新都还有多长时间能竣工?”

说到这个,朱棣的脸色难看起来,“本来按照朕的意思,最迟后年,不过看如今这架势,估摸着还得个四五年。”

顿了顿,“不行,朕等不了那么久,两年之内必须迁都。”

“皇上先别急,迁都的阻碍不在于京都建设,而是群臣。”李青劝道,“不若先试探一下百官的口风。”

“你的意思是……?”

“投票!”李青道,“不记名投票。”

朱棣没好气道,“这不是白费劲儿嘛,那样的话大多数官员都会反对。”

李青道:“只有这样才能知道百官的真实想法,投票并不决定迁都与否,而是摸摸群臣的底,看看迁都的阻碍有多大;

有了底,便能提前应对、谋划,到时候才能水到渠成。”

“嗯…也有道理。”朱棣哼哼道,“朕倒要看看,反对迁都的有多少。”

“来人。”

“奴婢在。”殿门口的小黄门迈着小碎步急急上前,“皇上有何吩咐?”

“传朕口谕,明日早朝在奉天殿广场进行。”朱棣吁了口气,“包括公、侯、伯所有勋贵,所有在京官员,必须到场。”

“奴婢遵旨。”小黄门第一次办皇差,激动的不行,腰杆都硬了几分。

这会儿,他就是钦差了,行了个大礼,转身后,脸上带着小人得志的笑,昂首挺胸地出了大殿。

“李青,你觉得会有几成官员反对?”

“八成吧!”

“应该不会这么多吧!”朱棣不悦的扫了他一眼,道,“朕觉得最多七成。”

顿了顿,“朕还是觉得应该记名投票,方便秋后算账!”

“……”李青翻了个白眼儿,“皇上,投票的目的是把问题暴露出来,发现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并为解决问题做准备,真要记名,那投票还有什么意义?”

“嗯……那成吧!”朱棣叹了口气,“你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先等看完结果再说吧!”李青道,“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尚早。”

朱棣点头,转而又问起徐妙云病情。

对此,李青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表示尽心尽力。

……

回到家,已临近傍晚。

“先生,你喝酒喝到现在呀?”婉灵略带埋怨,更多的是心疼。

“没有,进宫和皇上谈公事了。”李青笑嘻嘻道,“你闻闻,我身上有那么重的酒味儿吗?”

婉灵嗅了嗅鼻子,故意道,“有呢,刺鼻子。”

“你这丫头……”李青失笑摇头,接着,突然问道,“丫头,你想不想去北平住?”

“先生去的话妾就去。”婉灵帮他退下外衣,从一旁衣柜里取出厚些的袍子,一边伺候着他穿衣,一边说道,“先生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呵呵……”李青伸开双臂,配合着她,“抛开先生不谈,单论金陵和北平,你更喜欢哪个地方?”

“更喜欢……”婉灵帮他穿好袍子,又整了整少许褶皱,这才道:“当然是金陵啊!”

“北平不好嘛?”

“倒也不是,北平有北平的特色,上次去那儿的时候,千里冰封实在壮观,但……”婉灵嘟着嘴道,“偶尔看看还行,真要定居久住…还是金陵好。”

李青苦笑点头,连婉灵这样没有利益得失的女子,都不愿去北平,可见关乎自身利益的官员会多排斥了。

“先生,朝廷要迁都吗?”婉灵问。

“早着呢。”李青笑道,“我就随口问问你的意见。”

婉灵好笑道,“妾能有什么意见呀,先生去哪儿,妾就去哪儿。”

“嗯…嘴儿真甜。”李青笑着捧起她的脸,想去吻她,却被避开了,“先生,该吃饭啦。”

这妮子又开始自卑了,看来晚上得好好惩治她们一番……李青打定主意,与她一起前往大堂。

红袖、怜香都在等着了,见他进来,这才让下人上菜。

晚饭间,李青又问了一下两女的意见。

如婉灵一样,只论金陵和北平,她们更喜欢金陵。

无他,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宜人的气候,这些都是北平比不了的。

三女如此,李青不禁对投票结果更为悲观。

……

次日,天刚泛青,还没蒙蒙亮,李青便进了宫。

奉天殿广场,百官汇集于此,很是热闹。

文武百官只是一个统称,事实上,上朝的并不只有百人。

只是很多人没资格进殿,朝会都是在殿外站着,又紧要奏本,需通知先让站殿将军通禀,得到召见才能进殿面禀。

今天平日不上朝的勋贵都来了,广场上的官员足有上千人,比平时热闹多了。

朔风呼呼挂着,夹杂着清早的水汽,还是很冷的。

冬季的金陵就是这样,出太阳时暖洋洋的,但清早这会儿,气温并不高,尤其是刮风时。

六部大佬平时都在殿内上朝,贸然来到殿外,却还是习惯性得穿着之前的衣服,一阵风来,一个个直哆嗦,人都年轻了不少,冻得跟个孙子似的。

生无可恋地看着空空的龙椅,祈祷皇帝快来。

两刻钟后,朱棣终于姗姗来迟,身后还跟着一群小太监,一个抱着箱子,其余几个分别拿着笔墨纸砚,还有两个小太监抬着桌子。

群臣不明所以,照例行君臣之礼,山呼万岁。

“众卿平身。”

朱棣轻轻挥一挥衣袖,坐在龙椅上,“朕宣布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