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赚大钱
作者:何物阿花 | 分类:历史 | 字数:216.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79章 帝王
当陈长生顶着夜色离开家门的时候,身为大明天子的朱棣也在这个时候起床了。
刚刚起床的朱棣仅仅只是穿了件单薄的绫衫,一个老太监捧着一双靴子走了过来:“这是巾帽局贡上来的新靴子,也不知合不合脚……”
“肯定合脚。”朱棣的心情似乎很不错:“朕的衣帽鞋袜,你选的一直都很合适。”
这是一句很中肯的夸奖。
从朱棣十七岁那年开始,这个名叫李芳的老太监就一直贴身服侍在朱棣左右,从京城到凤阳,再到北平,然后又回到京城,倏忽之间已经几十个春秋,老太监李芳从来都没有离开过。
朱棣的脚有多大,应该穿多大尺码的鞋子,李芳最清楚。
这双崭新的龙靴真的很合脚,让朱棣感到十分的舒适,他端起了手边的那碗羊肉羹,浅浅的尝了一口,还是以前那熟悉的味道。
或许是因为长时间在北平镇守的缘故,朱棣的个人饮食习惯已经严重的“北方化”了,尤其是这一碗羊肉羹,油润中带着明显的颗粒感,正是朱棣已经习惯了的那种口味。
“这几天总是起的太早,这精神头竟然大不如前了,看来朕是老了……”
“万岁春秋鼎盛万寿无疆,永远都不会老!”
“说什么万寿无疆,不过是下面人的奉承话罢了,古往今来又有哪一个帝王可以真的万寿无疆?”朱棣单手端着碗,笑骂了一句:“若是别人说出这样话语,朕就知道必是阿谀奉承之徒,但同样的话从你嘴里说出来,朕明明知道你是在拍马屁,还是感觉很舒服,现在什么时辰了……”
老太监李芳看了看那座三尺多高的“水钟”——从宋朝开始,宫廷之内就开始使用这种“计时器”了,虽然这东西的原理和民间的“水漏”大同小异,但却精准的多。
“寅时中刻又二分。”李芳端来一盏子温水,让朱棣漱了漱口:“还早着哩,万岁再眯一眯养养精神吧。”
“不用了。”朱棣吐掉了漱口水,微微往后仰了仰身子,换了一个舒适的姿势:“把积下来的奏章都拿过来吧。”
自从朱元璋废掉了“丞相”这个职位之后,就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皇帝兼职丞相”的双重身份,每天都要处理数不清的琐碎细务,甚至通宵达旦。朱棣也还算勤勉,但却远远没有朱元璋那种“疯狂工作”的劲头,这就导致每天都会有很多奏章来不及处理,也就越积越多……
趁着上朝之前的片刻闲暇,处理一下以前没有处理完的奏章,也就渐渐的成为一种习惯。
老太监李芳捧出来一大摞奏章,陈长生和羊希泓联名上的那一份《豫北晋南灾情奏报疏》就放在最上面一层。
朱棣翻开这份奏疏略略的看了两眼,就随手放在一旁,继续看其他的奏章。
大明朝三万里河山,每年都有数不清的水、旱、蝗、雹等等天灾,河南的灾情去年就已经有了,朝廷早就知道,并且已经调拨钱粮做了赈济。
相较于这种每年都会出现无数次的灾情奏报,朱棣似乎更加关心今年春闱的事情:开科取士为国选才,显然更加重要一些。
他一边看着本次春闱的录取名单,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李芳啊,你今年多大了?”
“奴婢贱齿五十五了。”
“你都已经五十五岁了?”朱棣看了看这个贴身服侍自己很多年的老太监,看着他那日渐花白的头发,忍不住的发出了一句感慨:“光阴似箭催人老啊,你都已经五十五岁了……老家那边还有些什么呀?”
“两个老兄弟,一个老姐姐。”李芳从来就不是那种多嘴的人,但今天他的话似乎稍稍显得有点多了,竟然和朱棣说起了家长里短的小事儿:“奴婢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去过了,就算是回去多半已是物是人非,好在这几日有个侄子从原武县老家过来探亲,总算是又见到了亲人……”
“原武县?那也是灾区吧?”
“是。”
“你那个侄子有没有对你说起灾情的情形?”
“略略的说了一嘴半嘴的。”
“灾情应该已经缓解了吧?灾民应该都领到了朝廷赈济的钱粮了吧?当地的百姓应该已经安居乐业了吧?”
“这个……奴婢的那个侄子只是个乡下人,没有对奴婢说起这么多……”
“没有说起?”朱棣脸上和善的眼神顿时消失,目光立刻就变得凌厉起来,“你显然知道灾情的情形,要不然又怎么会如此刻意的提醒于朕?”
故意把那份灾情奏疏放在最上面,这显然是有某种用意,只不过做的比较隐晦而已。
“太祖铁律,内功及阉宦人等干政者,立斩,这个规矩你应该是知道的呀。”
听了这句话,老太监李芳顿时汗流浃背,赶紧跪倒在地连连叩头:“奴婢罪该万死。”
凌厉凶狠的表情仅仅只在朱棣的脸上停留了一个短暂的瞬间,旋即就又恢复了和善微笑的模样,但讲话的语气中却透露着一股森然之意:“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点什么?”
“奴婢……确实早就听说了一些消息。据说……河南那边的灾情十分严重,辉县官仓被毁,怀庆府七县饥民蜂起为盗贼,竟然屡屡对抗官军……”
“你身在深宫之内,如何得知千里之外的河南灾情?”
老太监李芳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宫中,就算出去也绝不可能离开京城半步,他竟然知道灾区的详细状况,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若是内宦和外官勾结,那就是犯了皇帝的大忌,是万万不能容的。
李芳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也不敢那么做。
赶紧从袖子里掏出几张折叠的整整齐齐的《同文报》,高高举过头顶:“近日来,京城中有民间邸报流入宫中,虽多是些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却也曾经提起过河南的灾情,奴婢故而得知。”
朱棣拿起《同文报》看了看,什么话都没有说,眉目之间渐渐变得扭曲起来。
自从上一次看了陈长生和羊希泓联名上的那份奏疏之后,朱棣就已经对河南和山西一带的灾情上了心,并且派遣锦衣卫去实地查证,已经初步知道了一些真实情况。
地方官员利用灾情,大肆侵吞赈济灾民的钱粮。各州各县的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以至于民不聊生,把天灾变成了人祸,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有,一点都不稀奇。
最让朱棣震怒的不是灾情本身,而是那些官员的胆大妄为。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连京城里的贩夫走卒愚妇村氓都已经知道了灾区的情形,甚至连宫里的太监都已经知道了,偏偏作为皇帝的朱棣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天大的笑话!
朱棣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把那口久久的憋在胸中,慢慢的放下了手中的那份《同文报》,过了许久才终于长长的呼出了这口气,故作淡定的看了看还在磕头请罪的老太监李芳:“你早就看到了这个什么什么邸报,又听了侄子的诉说,就想让朕知道灾情,是也不是啊?”
朱棣把最后的那个“啊”字咬的很重,虽然声音不大,听在李芳的耳中却仿佛从极遥远之处传来闷雷,带着隐隐的轰鸣之声。
老太监李芳伺候了朱棣这么多年,很清楚这位真龙天子的性情,这就说明他已经到了暴走的边缘,马上就要“龙颜震怒”了。
“奴婢担心万岁被那些个贪官欺瞒,所以才……”
“你本是阉宦,却胆大包天竟敢干涉朝政,本是死罪。朕念你还有些愚忠之心,这次就不和你计较了。”
李芳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别的本事,也就是胜在一个“忠”字而已,无论什么事情,即便是对自己不利的事,也从不对朱棣隐瞒。
朱棣这个人本就刻薄寡闻,这么多年以来他身边的人屡屡获罪,李芳却能始终屹立不倒,就是因为这一点。
“谢万岁宏恩。”
当李芳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朱棣已经恢复了和善的笑容,就好像刚才的那一幕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他笑眯眯的看了看李芳:“给朕更衣。”
李芳赶紧取来了龙袍和皇冠,小心翼翼的帮朱棣穿戴整齐。
身穿龙袍头戴皇冠的朱棣大踏步的走了出去,走到寝宫门口的时候却又突然止住了脚步,头也不回的说了一句:“你贴身伺候朕这么多年,虽无殊功却有苦劳,朕念你也算是有几分忠诚之心,不能让你落个断子绝孙的下场。且让那李琪做了你的嗣子吧,再让他到城门监去讨个差事好了。”
听了这番话,老太监李芳先是呆愣了一下,赶紧扑倒在地朝着朱棣远去的背影连连磕头:“万岁恩典天高地厚……”
朱棣说的那个李琪,就是老太监李芳的侄子。太监们没有子嗣,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近支的亲戚过继一个儿子,就在前几天,李芳才刚刚认那个侄子做了自己的儿子。
虽然李芳从来没有提起过侄子的名字,朱棣却知道的如此清楚,已经足以说明朱棣对于身边人的监视严密到了何种程度。
这也是在提醒李芳:你做了什么事情,朕全都心中雪亮。
连身边的太监都监视的如此严密,外臣的所作所为,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河南的灾情到底成了什么样子,朱棣想必是已经知道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