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极品王侯
作者:狂风扫落叶 | 分类:历史 | 字数:5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3章 朝堂论事
管家老廖最先反应过来,见到那位二牛已经在朝他使眼色,知道是让自己带着人跟他走,马上招呼身边的人,“都跟着过来。”
不管如何,自己也算是有了着落,若是新主子是个心善的,那自然就是最好。
买来的仆人男女比例差不多对半开。
男的由管家老廖管着,目前主要负责前院。
女的由那位崔嬷嬷带着,负责后院部分。
虽然现在府上没有女主人,但也是要分为前后院。
至于祁烨一开始就直接将人交下去,自己也不怎么管,以后会不会出事,被他们联合起来糊弄。
那倒是不怕,一来,这些人都是刚刚在人市中被买来,心中还未安定,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总会小心翼翼。
二来,如果他们真的觉得祁烨人口简单,可以欺负,那祁烨直接将他们打残打废,甚至打死,也只是需要缴纳百来文钱,便一点事都没有。
因为他们的契书都在祁烨手上,属于是他的奴仆。
大康律规定,百姓不得蓄奴,但官身可以,甚至是有功名的人也可以。
祁烨不止是童生,还是县尉,自然有这个资格。
二牛先是带着人去到前院原本用来安置仆役的院子,对老廖说道:“老廖,这里就是你们居住地方,你是管家,有自己的房间,也在外面,隔着一个月亮门。这里东西比较少,你先安排着,缺些什么,记下来,到时候给烨哥,看他会怎么安排。”
老廖不停的点头,脸上带笑,“好好好,多谢二牛大爷。”
因为不知道他跟自己主子什么关系,又见他跟主子关系很好,便叫了声大爷。
二牛听着,一脸享受的“啊”了出来,倍感舒服,但是很快他又说道:“叫我二牛就好了,叫大爷太嚣张了,再说了,你还比我大一辈呢。”
“那便托大了叫一声二牛。”老廖也是没有客气,笑呵呵的说道。
二牛哈哈笑着,“还是这样听着舒服一些,那老廖,你先弄着,我带她们去内院。”
“好好好。”老廖点头应道。
随后二牛带着剩下的丫鬟婆子去后院,同样是找了一个地方给她们居住。
老廖是老管家,手下大部分又是旧相识,安排起来得心应手。
一些不认识的,像木匠和封小婵的父亲,也是询问过后,再作出安排。
看了一下空空的房间,一边写着一些要用到的东西。
心中也在想着,自己对这个新主子不太了解,身为管家,怎么都是要明白主人的想法才行。
直接问肯定不行,老廖就想着可以从二牛入手,从侧面找点线索。
二牛安排好了人,便回到了祁烨身边。
这时候,祁烨正在听着李瑾吹嘘。
听他说着京师各花楼的美人质量有多高,有多才华横溢,跟金陵的有什么区别。
因为今晚就能一次性看到各花楼的头牌花魁,他非常激动。
说得眉飞色舞,但是祁烨知道,这家伙是只童子鸡。
这边正在说着今晚的盛大的花楼相会。
而在远处的皇宫中。
乾清宫门前,宫门大开,多条队伍从殿内排到殿外。
宫卫和内侍也是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动不动。
这是大康朝的常朝。
大康律规定,京中大小官员都要来上朝,所以队伍从殿内排到殿外。
在外面的官员听不到殿内说什么,要等消息传过来才知道,一般而言,又不需要问他们的意见,所以多少有些心不在焉。
而这时候就会有殿前御史巡逻,让一些官员站好,不得交头接耳。
殿内。
建兴帝李贤正坐在龙椅之上,听着下面一位官员的话。
“陛下,河南一带因受水患,又年年失收,河南布政使发公文请求朝廷拨下赈灾粮,以供河南度过难关。”
李贤听到后,脸色淡淡,沉声说道:“准,着令户部与之对接。”
“臣领命。”那弯身阐述的官员说道,随即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这时候,另外一位官员上前,“臣宗正府经历,有事启奏。关于赐还永定侯爵位一事,宗正府与礼部已经准备妥当,但永定侯一脉已绝嗣,无人承爵。而永定侯承祀大宗,已与现存大宗族老相问,其他房并无能力承其爵,意欲将爵位交于同宗,过继赵公一脉,特恭请圣意裁决。”
这话一出,队伍里的一位官员也是连忙走出来,弯身行礼,“臣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恭请圣意。”
本朝勋爵的奉赏,若是封赏人为皇家宗室,就是宗正府主导,礼部在旁协助。
若是功臣外戚,则是由礼部主导,宗正府参与记录。
所以看到是宗正府的人先跑出来,一些明白的人就有些诧异了。
不会是想要争功吧?但这封爵,跟功劳也没多大关系啊。
这就引起了一些官员有些好奇。
也有一些官员好奇说的内容,永定侯一脉绝嗣,本宗下其他人自认自己没有能力承爵,而将爵位给予到同宗的另外一人上。
能够站在这大殿上的,自然就能够想到,这是被“没有能力”了。
朝廷这些年,都只是封了几位一等将军,连一个男爵都没有封赏过,可见爵位之难。
现在有个永定侯的爵位落在自己宗族,还无人继承,居然没打得头破血流,还推脱自己缺少能力继承……
难不成真要你继承之后领兵打仗?
还无能力,这时候还不赶紧大肆吹嘘自己的能力才怪了。
现在一听就知道,是有人按住了那些旁支宗族,只能说,这位同宗,运气真好。
不少官员心中这般想着。
其中一些甚至是知道永定侯是谁,自然也就知道了想要继承的是哪位同宗。
李贤坐在龙椅上,俯看着下方两人,说道:“爵位,乃是国朝赐予于国大功之臣,不可怠慢。既然你们都已调查过,那这位同宗之人是谁?”
这次,是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率先开口,“回禀陛下,乃是同宗祁家大房二子,唤作祁崇。年岁十七,又是二房,没有夺祀之嫌,正合适。”
“你刚才说,旁支皆称自己能力不足,无以承爵,那此子能力如何?”李贤又问道。